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朝代更替,皇帝也是一个又一个。但在众多皇帝中能够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却屈指可数,在这寥寥几人中,清朝的康熙皇帝可以算得上其中一位。
康熙在整个清王朝的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在很小的时候就大有作为,擒鳌拜,平三藩……。年纪轻轻就达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可以说是年少有为,意气风发。也正是因为他的出色作为,为之后清王朝的盛世繁华奠定了重要基础。
俗话说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康熙皇帝尽管年轻时意气风发大有作为,但在晚年的时候还是出了岔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皇帝选拔下一任继承人是一个千古难题,而康熙皇帝也不例外,到了晚年的时候,众多皇子因为争名夺利,都想成为最后的继承人,于是出现了九子夺嫡兄弟相残的血腥局面。
众所周知,最后成功拔得头筹的是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但是胤禛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历来颇受争议,很多人认为胤禛能成为皇帝很大可能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康熙之前并没有想过要立胤禛为下一任继承人,而是看重十四阿哥。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如何的呢?2013年有一份康熙遗照呈现在大众的眼前,或许他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康熙皇帝在晚年时就开始寻觅自己的继承人,太子被两立两废,众多阿哥们见太子之位一直空着便都蠢蠢欲动想要能够坐上这个宝座,于是一场血雨腥风的争斗便开始了。
众多皇子中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无疑是八阿哥,十四阿哥。这两位在朝廷上的呼声最高,也是经常在皇帝面前表现的。很多人都认为太子最终会在这两者之间产生。可最后谁也没想到获得成功的是一直在众人面前表现得默默无闻的四阿哥。
或许这也就是民间一直流传着四阿哥的皇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原因,传言表示他很有可能是篡改遗诏而登上王位。据民间流传康熙皇帝的遗照上本写着传位十四阿哥,可因为十四阿哥常年在边疆征战,那时候的交通信息也并不发达,所以远在边疆的四阿哥并没有及时的得到宫中的消息。此时四阿哥便蠢蠢欲动,冒着风险将遗诏改为“传位于四阿哥”,以这样不正当的手段最后得到了皇位。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书面表达都是用繁体字,繁体字中“于”是为“於”,单看这个笔画,在笔画上做手脚就是完全不可能的。除此之外,清朝的统治者乃是满族人,在关于传达大型事件时,必定会用满文备份,从满文的笔画来看,修改遗诏更加是天方夜谭了。
所以单看这两点,雍正就不可能是篡改遗诏这样的不正当手段而取得皇位的。所以这个传言在历史学家那里一直未得到认可,只有那些导演或者编剧为了增加剧本的戏剧性而“坚信不疑”。这个传言一直到了2013年,官方公布了《康熙皇帝遗诏》的原文,民间一直流传的雍正篡改遗诏的传闻也就正式推翻了。
呈现的遗诏上清楚表示立皇四子为下一任皇帝,并且旁边印有蒙古文和满族文,都是表明胤禛是不二人选。不仅如此,遗诏上面盖有表示权威的皇帝专用印章,这样就更加证明了雍正的的确确是康熙看中的继承人。
很多人一直认为康熙皇帝之前明明十分看中十四阿哥,将众多兵权都给了他,如果不是青睐有加,何至于对他委以重任。其实很多历史学家也给出了答案,正是因为并不想要立十四阿哥,才在最初的时候将他派到遥远的边塞,让他远离朝堂远离纷争,除此之外,他和四阿哥都是同一母亲所生,康熙也不想看到亲兄弟闹到六亲不认的地步。
所以纵观这以上几点,雍正篡改遗诏的说法是不真实的,他是康熙亲选的皇帝。但历史也可以证明康熙选择雍正是一个正确的决策,雍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全身心投入到国家政事之中,在位十余年,几乎天天都在忙碌国家大事,从未有一丝懈怠,从他后宫中的妃嫔只有寥寥几人就可以看得出雍正是一个负责任的皇帝。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为康乾盛世的发展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
因为雍正也是从夺嫡风波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他深知兄弟残杀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所以他后来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便改了继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