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0年,在通州的八里桥,清王朝和英法联军爆发了一场不对等的战争,也是一场从海洋攻势而来的战争。
最终,八里桥之战以清军的全线溃败而告终,清军损失数千余人,而英法联军累计伤亡不过60人。
要知道,当时指挥清军的统帅僧格林沁可是在八里桥附近布置了近3万的步骑兵,其中还有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而英法联军总人数不过1万人。
僧格林沁
但是,就是在这样兵力数量不均等的情况下,清军还是败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清王朝的军队已经腐朽难堪,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答案绝非如此。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探秘八里桥之战的背后故事,一场海权时代的变革也是从这里彻底影响清王朝的,也才有了后面的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舰队。
其实,在八里桥之战的前一年,英法联军也派出了数千人向天津大沽口进攻。不过,好在当时清王朝拥有海防实力强的大沽口炮台,英法联军在此损失近500余人便由海洋撤回母港。
大沽口炮台(博物馆复原)
但是,八里桥之战时,英法联军就变得聪明了。他们没有直接从大沽口炮台方向登陆,而是采取迂回形式,从大沽口的北方阵地绕到炮台的后面进行攻击。
因为炮台本身就是防御海域目标修建的,所以炮台大多都是固定的,只能沿着海面正向或者东西方向射击,但是无法调转炮口攻击迂回至后方的敌军。
最终,英法联军正是凭借这个有利机会成功占领了大沽口炮台,并随即攻占了天津,天津一破,北京城岌岌可危。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战争都是陆基为核心的,而这次英法联军却直接从海洋而来进攻清王朝,这也直接打破了中原王朝痴迷陆地、陆防战争的战役格局。
在传统的陆基战场上,以英法联军最终的攻击目标北京城为例,北京城靠近渤海一带,最大的军事威胁便是来自北方、西方乃至东北的游牧政权。
但是,在这些军事威胁间,北京城又有太行山和燕山两大山脉阻挡。所以,防卫北京城的军队只要护卫好从太行山、燕山进出北京城的通道就可高枕无忧。
旧北京城楼
至于我们前文说过的渤海,在当时的清王朝内部来看,海洋就是一道天险,没有人会选择从这里进攻陆地。但是,英法联军的到来让这句话成为了过去式。
不过,即使当时的英法联军确实从海洋上登陆到陆地,但是并没有吓退清廷。在他们看来,即使你能从海洋成功进入陆地作战,但是运输兵力的船舶必然运力有限,加之后期的武器、粮食都需要从海上进行补给,这必然影响联军的作战计划。
同时,英法联军如果从渤海湾一带登陆,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根本没有好的的战略纵深和地形可用,在清军骑兵的攻击下,完全会沦为活靶,最终势必会被清军彻底消灭,这是当时清朝统治集团内部趋于一致的看法。
在八里桥战役中,僧格林沁在前期战争统筹中布置了重兵伏击英法联军,兵力比达到悬殊的6:1,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军还是败了。
当时,僧格林沁采用迂回作战的形式,想要攻击联军的大后方,进而引发其混乱。
当清军骑兵手拿战刀向英法联军砍去时,却遭到联军枪炮的集中式攻击,很多清军士兵在离联军仅几十步的地方便一一倒下。战斗结束以后,大清引以为傲的骑兵已经在联军的枪炮攻击下消耗殆尽。
说实话,僧格林沁的战术根本没有问题,大清的军队也不是贪生之辈。但是,在武器装备都不对等的情况下,任何高超的战术都是徒劳无功的。
正是八里桥之战,才让大清王朝如梦初醒,那个曾经金戈铁马的时代恐要成为过去式了。
曾经古人引以为傲的海洋屏障,在百年、千年之后,变成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原大地的最佳通道。清朝末年,清军和列强的主战场也均从内陆地区转向了海滨地区。
这就是海洋的战略时代,它终究还是影响了人类现代化的战争格局!
但是,海洋战略的实质还是为陆地战争服务,战争重心依然会转移到陆地上,海洋更多承担的是战争场景转换的一个角色。
例如当年日本军队侵华,他们虽然都从海洋出发,但依然需要陆地作为落脚点,在战争后期,由于没有占领国内的地形地势制高点,最终陷入战争泥潭!
所以说,无论是制海权的获得还是后来的制空权的确立,当战争主场景进入陆地时,影响战争进程的依然是那些星罗满布的山川地形,抗日战争中四川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八里桥之战是那个时代所有国人的屈辱,但是也从那开始,我们将目光也不局限于陆地,而转向了机遇和风险并存的海洋。
公元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它是我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当时清王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舰队中势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