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无疑是世界各国现存宪法中最古老的一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多数国家都制订过不止一部宪法,这种现象突出表明了宪法在许多国家中的不稳定性。然而,《美国宪法》却迄今沿用不衰。《美国宪法》不仅对美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也在整个西方世界产生重要的政治思想影响。
美国宪法,是1787年由美国制宪会议制定和通过,1789年3月4日生效的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
查考宪法的起源,对于了解美国历史和现代美国社会都将是有益的。
“胡司造反了!”
“马萨诸塞叛乱大有蔓延之势!”
1786年秋天,美国到处传播着这个惊人的消息:独立战争中的英雄丹尼尔·胡司上尉,领导1500名衣衫褴褛的农民,向马萨诸塞州政府发起有力的挑战。他们屡次挫败装备精良的官军。这次起义虽然在次年2月被镇压下去,作为一个严峻的教训,它依然迫使开国元勋们就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局势进行一番认真的思考。
人们在回顾中看到:1775年4月19日,北美人民在莱克星顿打响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次年7月,发表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的《独立宣言》。经过5年多的浴血奋战,美国才真正摆脱英国统治,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独立宣言》,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美国立国文书之一。
独立战争的硝烟未尽,美国却已险象环生:根据1777年《邦联条例》建立的邦联国会,名为国家领导机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自身威望难于建立。1783年,它被军人赶出首都费城,后来又3次迁移,最后栖身于纽约。
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无力在外交折冲中保护美国利益;对内,则无法领导和协调13个州,各州自行其是,以邻为壑、不相往来。国内经济严重萧条,国债年息高达1200万美元,而国家年收入仅20多亿美元。英国、西班牙、法国诸强虎视耽耽。更大的动乱迫在眉睫。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华盛顿的亲密战友,也是一位年轻勇敢、目光敏锐的政治家。他清楚地意识到,在当时的局势下,只有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才能使美利坚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实现这一点的最大障碍,则是《邦联条例》。因此,他在一次会议上倡议:由各州推选代表,于1787年5月集会费城,以讨论美国局势,并“进一步拟订他们认为必要的条款,使国家根本大法足以应付紧急事务”。
邦联条例又称《邦联公约》。美国宣告独立后由13个独立的邦结成邦联所制定的根本法,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这是公然号召离经叛道!邦联国会又惊又怒。它正准备对汉密尔顿大张挞伐,却从弗吉尼亚州传来消息,说州政府已推选华盛顿将军参加费城会议。华盛顿德高望重,是一面光辉旗帜,邦联国会只好咽下这口气,承认举行费城会议是“适宜的”,但它为这次会议定下调子:“其唯一、明确的目标,乃是修改《邦联条例》。”
从表面看来,费城制宪会议疲疲沓沓地从5月开到9月,远远谈不上隆重正规。可是,如果研究一下代表名单,人们就会发现,美国政坛精英几乎齐集于此:
55岁的华盛顿率先到会,这位大将军头发扑粉,束成囊状,身穿黑色绒缎礼服,膝佩钻石钮扣、腰悬绿鞘礼剑,庄严肃穆,八面威风。他的莅临,加强了会议的权威,除罗得岛未派代表外,各州听到他赴会的消息,各州纷纷选派本州最杰出的人物赴会。
乔治·华盛顿 (美利坚合众国首位总统),美国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首任总统,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81岁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代表中年事最高的长者,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政治家手足麻痹,百病缠身,却精神矍烁,慈祥隽智,风范令人倾倒。他的智慧、见识和政治经验为会议的成功发挥了作用。
英俊潇洒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刚过而立之年,已经名震美欧,他才华横溢、口若悬河,被人们视为前途不可限量的青年政治家。
35岁的律师兼种植园主詹姆斯·麦迪逊是华盛顿的同乡,他容颜俊秀,个子矮小,却是政坛巨擘,在与会诸公中,才学仅次于富兰克林。
詹姆斯·麦迪逊,美国第四任总统,美国开国元勋。 詹姆斯·麦迪逊是一名共济会成员。
在赴会的55名代表中,多数受过高等教育,其中包括两位大学校长、三位教授,几十位法学家。虽然中青年占代表大多数,但都是品德、政声、文章名重一时。杰佛逊当时驻节巴黎未能赴会,他曾无限钦羡地称之为“半神半人者的聚会”。
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独立厅”开幕,华盛顿被公推为会议主席。这位出类拔萃、风度翩翩的未来总统已经懂得保持超然态度的好处,在会议的激烈辩论中始终正襟危坐,缄口少言,其威望已足以左右会议的趋向。
首次会议上通过了一整套会议规程。为避免扩大争议,招致外部压力,会议规程包括保密规则:非代表不得入场,会议发言不作记录,会议内容不得泄漏。在这些规章的规范下,代表们言行谨慎。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印刷商和出版商、作家、发明家科学家,外交官,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唯有富兰克林自恃年高,不时大发宏论。在一次宴会上,他居然讲起故事说,有一条两头蛇,由于它的两个头在从树的哪一旁爬过去的问题上发生争议,相持不下,以致饿死。他说,可以从大会中举出这样的实例……当即有人提醒他注意保密原则,总算刹住了车。
根据邦联国会的主张,会议只能对《邦联条例》作些拾遗补阙的事。但这只是邦联国会的一厢情愿。而麦迪逊早已成竹在胸,写出了彻底推翻《邦联条例》的14点决议案,在会议的第五天便经由弗吉尼亚州长提出。这个“弗吉尼亚方案”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建立两院制立法机构、一个权力很大的全国行政机构和一套联邦法院制度,初步形成其后制订的宪法的框架。
这一方案足以振聋发聩,但也使各种矛盾、冲突暴露出来。会议接着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其中两次最严重的对垒,几乎使会议流产。
美国制宪会议于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在费城举行,制订人类历史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一次是大州与小州间的权力之争。小州 坚持认为各州代表的人数应该是相同的,权利平等;大州则主张权力根据州的面积、人口以及财富来分配,表现在国家立法机构的代表名额不能平分。
7月带来炎热的气候,加上会上的恶劣情绪和僵持的局面,气氛更加令人焦躁。耄耋之年的富兰克林提议此后每次会前先举行祈祷。不幸的是,这一动议未被接受。并非大家不相信祈祷能带来宽容和谅解,而是因为会议阮囊羞涩,雇不起一位牧师。
最后,大州总算比较明智,作出让步,提议把这一难题交由每州派一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解决。不久这个委员会拿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设立参众两院,各州在参议院均有两名议员,但众议员名额按人口分配。
美国奴隶制度起源于英国殖民者定居于北美洲开始,南北战争后签署《第13条修正议案》,才废除美国奴隶制度。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奴隶制。在当时,除马萨诸塞州宣布解放奴隶外,每州都有大量奴隶,尤以东南部各州为多。奴隶人数占全国人口的大约五分之一。有识之士大都认为奴隶制应该铲除,但又担心矛盾激化。
在这方面,华盛顿的思想颇具代表性:“我深信如果立即解放奴隶,必然产生极大不便和不良后果。然而,若逐步进行,将完全可能而且理应实现废除奴隶制的目的。”
但是,南部代表提出,国会不得对贩卖奴隶征税,也不得限制奴隶进口。此时,奴隶制问题已不容回避,会议再次陷入僵局。为使会议不致流产,主张废除奴隶制的代表最后作了让步,同意在1808年前对输入奴隶不加限制。从此以后,奴隶制长期困扰美国,直到70多年后,才在林肯总统领导下通过武力加以解决。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政治家、战略家、第16任总统。林肯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主导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
中央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如何分配权力,也是代表们争议最激烈的问题之一,纽约州的代表甚至因意见不被采纳而退出会议。辩论结果,“建立一个既非集权而又力足应变的中央政府”的折衷方案占了上风。
这派人主张,在赋予联邦政府大量内政外交权力的同时,州政府享有“宪法未授予联邦政府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从而巧妙地避开中央与地方在同一范围内争权的问题。
随着难题的解决,宪法制订者的智慧与天才充分显露出来。他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设计了周密平稳的中央政体方案。
制约封建王权,英国学者洛克把国家权力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法国学者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理论。
根据这一方案,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部门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制衡;立法机构通过的法案需经总统批准才能生效,总统缔结条约和许多任命需经参议院批准,总统可被众议院弹劾并可经参议院审理撤职;
最高法院有权干预基本法和成文法,但其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认可,国会有权弹劾法官;参议员由各州的议会选出,众议员由人民选出,总统则由选举团选出;官员任期少仅2年,多至终身,除采用革命手段,无法更换全部人事。
9月8日,宪法初稿形成。大会委托以古维诺尔·莫里斯为首的文本委员会润色。这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笔力雄健、根基深厚的才子不愧是大作家,仅花两天时间,就拿出了一份言简意赅、文笔酣畅的文件草稿。
200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这部不过8000字的宪法,并遍查浩瀚史册,力图找出一种曾经集中地对《美国宪法》制订者们产生过特殊影响的哲学思想,结果都是徒劳。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因为它不仅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吸收了古罗马的共和主义、亚里士多德的政府互相平衡制约理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而且参考了英国的不成文宪法和立法传统,借鉴了本国13州十来年的政治经验。更重要的是,代表们采用实用主义态度,不拘泥于美妙的理论,而强调解决现实问题,至于一时不能解决的难题,暂时束诸高阁,留待以后解决。
唯其如此,它也带有许多局限。其民主性不仅不能同5年后的法国共和元年宪法相比,甚至还不如《独立宣言》。当代著名美国宪法专家麦克唐纳指出:谁要是认为这份文件代表多数人利益,谁就不曾读过它。
因为,宪法未提及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它允许各州制订选举条例,从而使剥夺和限制无产者、妇女、印第安人和黑人的选举权有了可能;按照它的人口计算方法,每5名奴隶相当于3个自由人,这反映了奴隶在宪法制订者心目中的地位。
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一共十二个代表团,五十五位代表,罗得岛州没有派代表参加。
正因为这样,《美国宪法》生效以后,人们很快就提出许多宪法修正案。至今,已通过并与宪法一起执行的宪法修正案已达23项。这份有缺陷的文件能获各州代表的通过吗?9月17日闭幕式上,这个问题尖锐地出现。一时,独立厅里气氛紧张,42位代表互相观望。
还是会议主席华盛顿打破沉默。这位前总司令在整个会议期间一直缄默少言,这时却起立发言,赞扬了宪法,并带头签字。最后,他严正地指出:“如果美国最终放弃了这样一部堪称完美的宪法,那么,也许美国再也没有和平了。以后的宪法一定得用鲜血来写!”
白发苍苍的富兰克林要求发言。在整个炎热的夏天,他坚持每会必到,即使因此加重病情也在所不惜。他的民主思想被一些代表视为迂阔,很少被采纳,他也淡然处之。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他斡旋调解,费尽苦心,以超人的智慧和诙谐,使会议多次避免了危机。最后,他说出了使大家惊讶的话:
“先生们,我虽对这部宪法不尽满意,但是,考虑到它由那么多的妥协构成,却竟然近于完美,已令我感到惊奇。谁若不喜欢它的某一点,请像我一样稍作克制,接受这个文件。因为我并不期望更好的,还因为我不敢断言它不是最好的。”
富兰克林是这场赢得独立的斗争(指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他是流芳百世的伟大民族英雄。”
富兰克林鞠躬尽瘁的精神、坦荡崇高的襟怀深深感动了大家。最后,到会的42位代表中有39人签了字。
会议结束了。华盛顿在主席座椅前站起身来。富兰克林指着椅背上金光闪闪的半轮太阳浮雕风趣地说:“画家总是把朝阳和落日画成一个模样。在会议进程中,我对它的结局始终是希望和恐惧参半,我曾一再凝望它,但总也摸不清它是朝阳还是落日。现在我很高兴,因为我已经知道,它是初升的旭日,而不是西沉的夕阳。”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也欢迎在评论区发表、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