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爱娃.布劳恩从相对安全的巴伐利亚乡村赶回巷战状态的柏林,在位于德国总理大厦地下的地堡中,见到了失魂落魄的希特勒。
爱娃是来陪希特勒走完最后一程的,4月29日上午,在苏军的隆隆炮火声中,爱娃和希特勒在地堡的车库中举行了婚礼。
第二天,当苏军找到希特勒的巢穴时,他和爱娃已经是两具烧焦的尸体了。
阿道夫.希特勒这位被称为恶魔的二战元凶,他与爱娃的感情经历究竟怎样呢?两人在最后几个小时里究竟是怎样的状态呢?
相差23岁的邂逅
爱娃.布劳恩1912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父亲是一名教师。
爱娃在三姐妹中排行老二,从小就表现出一种不甘平凡的劲头来,梦想成为演员。
可惜在父亲的安排下,1929年从商业学校毕业后,17岁的爱娃进入柏林的一家照相馆工作。
爱娃在照相馆里负责售货、洗相片,偶尔也给顾客拍照。她的老板名叫霍夫曼,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师,许多报刊、政客都跟他长期合作,其中一个老主顾就是纳粹党党首,阿道夫.希特勒。
这时的希特勒还不是“元首”,1929年,德国还处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不过纳粹党已然是德国最有影响力的政党了。
此时的希特勒,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前途无量的在野党领袖,在德国有着极高的声望,他的照片和演说频繁见诸报端。
在一次拍照中,希特勒结识了做为助手的爱娃,当时就觉得她是一个有趣的姑娘。
爱娃确实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孩,虽然个头不高只有1米63,但身材匀称,而且会穿衣服,永远给人很整洁的感觉。
爱娃擅长运动,滑雪、游泳都十分出色,看起来健康又充满活力。
当然从年龄上看,她和希特勒并不合适,两人相差整整23岁。因此希特勒一开始也并没有跟爱娃恋爱的意思。
这一方面是因为年龄,一方面是因为此时希特勒是有恋人的,那就是他的外甥女格丽.劳巴尔,这是他同父异母的姐姐的女儿。
1931年9月格丽.劳巴尔自杀身亡,希特勒花了半年多才从情伤中走出来。
别看希特勒为情所困,他攫取德国政权的进程可一点没耽误。
1932年的纳粹党虽然还没有正式夺取政权,但十几万党卫军已经让其他党派闻风丧胆,希特勒距离成为德国总理只差一次毫无悬念的大选了。
影楼老板霍夫曼也是个趋炎附势之人,同时他敏锐的觉察出希特勒和爱娃之间有那么一丝暧昧的可能性,因此他开始撮合起两人来。
元首的快乐
霍夫曼的撮合包括但不限于请希特勒来自己家吃饭结果爱娃正好也在、请希特勒和爱娃看电影结果让两人挨着坐等等。
爱娃本身是对希特勒有好感的,而相处之下希特勒显然也不讨厌爱娃,这让爱娃认为希特勒已经爱上了她。她开始跟朋友们聊起希特勒,称希特勒跟自己相处很融洽。
然而希特勒实际上根本没有觉察到爱娃和霍夫曼的这些心思!希特勒迟迟没有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意思,这让爱娃急了。
1932年11月的一天,爱娃试图用手枪打断颈动脉自杀,所幸被救了回来。霍夫曼告诉希特勒,爱娃这么做全是因为对希特勒的痴情得不到回应。
希特勒十分震惊。按说遇到这么一个动辄闹自杀的女人,一般男人都会避之不及,但希特勒却因此跟爱娃确定了恋爱关系。
原来,希特勒考虑到之前格丽.劳巴尔就是自杀死的,如果再有一个女孩在跟自己有情感瓜葛的情况下自杀,消息传出去很可能会让自己的政治形象受损。
为了避免这一点,加上爱娃本身也确实是个有魅力的女人,希特勒也就顺水推舟跟爱娃在一起了。
1933年初两人确定了恋人关系,几个月后,纳粹党在选举中大胜,希特勒成为了德国总理,德国从此进入第三帝国时期。
爱娃就这样从一个照相馆营业员一跃成为了总理的……情妇。
希特勒虽然已经44岁,但似乎并不着急结婚,他跟爱娃的感情也是逐渐变亲密的。
希特勒先是在韦德梅耶大街租了一间房子给爱娃住,后来又给爱娃在慕尼黑瓦瑟堡大街买了一幢小楼。
希特勒本身除了柏林总理府以外,一般常住的地方是位于巴伐利亚上萨尔茨堡山上的一幢别墅——1933年,这里的一片山间别墅区被改造为纳粹党高层官邸区,希特勒的政府高层们一人一套。
一开始,在希特勒官邸担任大管家的,正是他同父异母的姐姐劳巴尔女士,不知为何,劳巴尔女士十分讨厌爱娃,爱娃偶尔会来山上做客,劳巴尔女士从来没以姓名称呼过她,一直十分疏离地叫她“小姐”。
1935年,纳粹党召开全国党代会,会上各党区负责人的夫人以及爱娃和劳巴尔女士坐在贵宾席中。
会后,劳巴尔女士找到她的弟弟,告状称爱娃是个举止惹眼的女人,建议希特勒与其分手。
没想到的是她这一状不但没告倒爱娃,反而使自己失去了山庄大管家的位置,从此爱娃更频繁的出入于上萨尔茨堡山庄了。
随着感情的升温,爱娃和希特勒虽然没有结婚,但越来越像一对情侣了。
例如虽然爱娃喜欢打扮,以至于一天之内早、中、晚都不穿同一套衣服,但她的发型却从来不变,原因是希特勒就喜欢她这一个发型,染发或者挽发髻他都极为反对。
爱娃和希特勒都爱养狗,但是是分别养的,希特勒养一条德国牧羊犬,爱娃养两条苏格兰梗犬,爱娃常常嘲讽希特勒的德牧是“火腿一条”。
希特勒的德牧名叫布隆迪,希特勒对其极为宠爱,据希特勒的男管家后来回忆,希特勒在枪决一名军官的命令上签字时眼都不会眨一下,可如果得知布隆迪生病了,他会非常难过,他会在百忙之中多次过问布隆迪的病情,还会嘱咐管家给它吃点好的。
战争的最初几年,由于德军在战场上的接连胜利,包括希特勒和爱娃在内的纳粹高层们生活得快乐而又幸福。
希特勒的官邸中也是夜夜笙歌,在对英国宣战之后的一次晚宴中,希特勒对宾客们笑道:“英国人一定认为我这会儿正蜷缩在元首府里,由凶猛的牛头犬护卫着。实际上我生活得非常好。只可惜他们现在看不到我。我的官邸应该被重新命名为‘快乐元首餐馆’。”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给希特勒和爱娃牵线搭桥的霍夫曼如愿以偿成为了官邸晚宴的座上宾,这次晚宴他就在现场,而且喝得酩酊大醉,以至于希特勒对其他人开玩笑说:“你们注意不要让霍夫曼离火炉太近,不然他呼出的气会引发火灾的。”
其亡也忽焉
希特勒的这份从容是从1943年2月开始逐渐崩溃的,原因是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惨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军损失了150万主力部队,欧陆战场的局势发生了扭转。这给了希特勒极大的打击。
各种沉疴旧疾开始发作起来,希特勒的私人医生摩尔勒每天在希特勒吃完早餐后用应激性注射为他治疗。
前线的重大失败让这位战争的发动者心虚起来,他开始对政变和暗杀加倍小心。为防止有人毒害自己,希特勒让人对自己日常用的肥皂、剃须膏、牙膏通通进行化验,后来连日常用水也让人化验。
在身心双重的巨大压力下,曾经志得意满的阿道夫.希特勒一步步成为了一个昏招频出的赌徒疯子。
就这样,在经过几次更大的战略失误之后,时至1945年4月,盟军和苏军已经从东西个方向攻入德国,盟军占领了鲁尔工业区,苏军则兵临柏林城下,希特勒被围在柏林成为了一头困兽。
经过一番残酷的攻城和巷战,4月29日,柏林已经基本被苏军占领,苏军开始到处搜捕希特勒。
然而4月30日,苏军最终只找到了已经烧成焦炭的希特勒和爱娃,连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希特勒和爱娃都不知道。
好在苏军俘虏了多名希特勒的身边人,包括他的副官奥多.古因茨、男管家林格等,这些人都是跟希特勒躲在地堡里直到最后的。
鉴于这些人可能掌握重要信息,因此他们很快被移交给克格勃,克格勃对这些人进行了长期关押和反复审讯,最终将得到的情况汇总成一份报告交给斯大林。
斯大林对这份报告很感兴趣,一方面是想确认希特勒到底死了没有,另外他也对这个给苏联造成巨大损失的对手最后几天的状态感到好奇。
当然,这份报告在当时属于绝密,除了苏联高层外一般人是无从得知的。直到苏联解体后,德国历史学家才在莫斯科的档案馆里找到了这份编号462A的资料,希特勒在地堡中最后几天的情况才逐渐公之于众。
林格的回忆
爱娃是4月份苏军已然逼近柏林时从巴伐利亚乡下回到柏林的,希特勒对爱娃的到来十分惊讶,认为她应该在乡下躲起来,可爱娃的态度十分坚决。
4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的地下堡垒中召开形势分析会议,会议上他得知,柏林外围的党卫军已经没有能力赶来解围了。
希特勒在绝望中狂怒,神经质一般大发雷霆。影史经典桥段“元首的愤怒”正是取材于此。
4月25日,对援军到来的可能性感到绝望的希特勒对男管家林格表示自己将要和爱娃结婚,然后自杀。
希特勒嘱咐林格,到时候找些汽油来,烧毁他和爱娃的尸体,“决不要让我的尸体落入俄国人手里,否则他们会把我做成腊像,带回莫斯科展览。”
4月29日上午,在总理府地堡的车库里,爱娃终于跟自己一生崇拜的阿道夫.希特勒举行了婚礼,戈培尔是他们的证婚人。
据林格回忆,当天爱娃穿一件深蓝色的丝绸礼服,一件名贵的灰色毛皮披肩。希特勒穿的则还是那件平常穿的旧夹克,不过那枚铁十字一级勋章别在了衣服的翻领上。
在地面隆隆的炮声中,婚礼仪式十分钟不到就草草结束了,毕竟这会儿众人也都没什么心情。
其实直到这时希特勒仍然没有完全死心,因为柏林西南方向应该还有一支德军机动部队存在。
然而4月30日凌晨,希特勒得到消息,这支部队也受到苏军阻击,没法来救他了,希特勒至此彻底绝望。
于是在婚礼后不到24小时,这对新婚夫妇各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希特勒是用手枪在太阳穴开了一枪,爱娃则是服下了氰化物胶囊。
据林格回忆,自杀前爱娃面色如土,对林格说了一句:“祝你好运,希望你有办法离开柏林。”
林格遵照希特勒的要求,在两人尸体上浇上汽油焚烧,烧成了焦炭。然而林格本人没能像爱娃祝福的那样好运,当时他根本逃无可逃,不久后就被苏军抓获了。
如前所述,林格被捉后被移交克格勃审讯,之后关押在苏联很多年,多年后他被遣返回德国,于1980年去世。
很多人认为爱娃是个有心机的女人,处心积虑傍上高官做情妇,闹自杀也不过是她的手段。
但从她最后选择从乡下回到柏林,陪希特勒一同赴死来看,她对希特勒的爱也确实是真的。
当然,站在人民的立场来看,爱娃做为希特勒的情妇,二战期间她所享受的荣华富贵是建立在成千上万人的苦难之上的,他们终究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参考资料
贴身管家供述资料出书 希特勒最后日子公布于众 中国新闻网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