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历史打假第6集:明朝火器领先世界200年,鸦片战争清朝阵亡3万人

历史打假第6集:明朝火器领先世界200年,鸦片战争清朝阵亡3万人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个专注中国古代史的90后小编

今天为大家打假的谣言发生在明朝与清朝,传播率较高。老规矩,3分钟搞定!

明朝火器领先世界200年

谣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军队进入京城在清军的某个仓库里发现了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根据调查发现是明朝末年制造的,更为关键的是,这批火器竟然比他们英国的装备还要先进!

正史:根据昊童了解,明朝火器最为巅峰的应该是自嘉靖年间开始,也就是自葡萄牙入侵香港(葡萄牙人最早是想要香港,被明军打败后才前往澳门)后明朝的火器才开始大规模发展。说句不怎么好听的话,明朝虽然在朱元璋朱棣时期就有了专门的火器部队,但与后面引进(缴获并仿制)的西式火器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明超火器最先进的时候包括三眼火铳,佛郎机炮,红衣大炮(有一部分为佛朗机炮的改进版),虎蹲炮,鸟铳(至于那些万人敌,神火飞鸦之类的在腐败的明朝后期基本用不上)等,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火器都是怎么来的。

三眼火铳:这玩意儿其实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发明的,最早确实明朝火器的制式装备,只是到了后期逐渐被鸟铳等武器替代。我之所以说他先进,是因为三眼火铳是明朝后期最精锐部队——关宁铁骑的制式装备,这个玩意儿虽然落后,但被关宁铁骑玩出了神器的感觉。但实话,与后世乃至当时的一些火器相比,都是落后到不能在落后了。

佛郎机炮:这个是葡萄牙人在屯门海战(前面提过,有兴趣的老哥可以参考我写的关于澳门的那一章)失败之后被明朝缴获从而仿制出来的,最早是仿制了32门,因为效果不错,远胜于明朝生产的大炮,所以后来又陆续改良生产,直到替代明朝所有制式火炮。说白了,这是人家葡萄牙人玩剩下的。

红衣(夷)大炮:因为要避满清忌讳,所以改称红衣。这个大家伙最早,据我所知应该是英国人发明的前装滑膛加农炮,后来被葡萄牙与荷兰大量引进,又在明末清初被崇祯购入,成为当时明朝的最大杀器,可惜后来明朝接连失败因此被清军大量缴获,又在汉奸的帮助下,反而成为清军的大杀器。说白了,这玩意儿也是人家欧洲人玩剩下的。

虎蹲炮:这个最早是明朝嘉靖时期戚继光让人改造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打倭寇,因为当时浙江沿海等地水沟纵横,地形复杂老式的大炮不太好用,所以戚继光让人做了这个虎蹲炮,威力虽然比不上红衣大炮,但跟佛郎机炮应该差不了太多,但起码是自家生产的。

鸟铳:它可不是用来打鸟的,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在点火的时候好似鸟嘴点水。关于他的来历有两种,一种是屯门海战缴获的葡萄牙战利品,一种是我们本土生产的手铳升级版。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缺陷,要靠点火驱动,在下雨天,基本处于报废状态,基本上。

结论:大家伙没听过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下雨天不打仗吧!而且上面说的那两门大炮,古代战争的最大杀器,都是来自于欧洲,而当时欧洲最强大的莫过于英国。难不成英国原地踏步两百年?所以说,这个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某一次战役阵亡了三万人

谣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曾以12 万人对阵2 万英法联军,但自己阵亡3 万人,而对方仅仅阵亡4 人,病死的却高达几十人。

正史:昊童简单查了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发生的所有战斗,基本如下

广州之战:清军约30000人,联军5679人;清军伤亡200-650人,联军阵亡18人,伤143人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清军约3000人,联军约1200人;清军阵亡300人,联军伤亡轻微;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约4000人,联军1160人;清军伤亡32人,联军阵亡94人,伤369人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清军至少6000人,联军2.5万人;清军阵亡2000人,联军阵亡32人,伤291人

八里桥之战:清军约30000人,联军约10000人;清军阵亡1200人

昊童查的历史可能不是很准确但应该不会差太多,反正我是没有发现那场战斗阵亡人数超过3万,甚至加起来都没有1万,而英法联军的死亡人数保守估计,超过150人(这个战损比还是有点尴尬)。

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没有如此庞大的战役,而且没有任何一场战役记录显示,清军阵亡人数超过2500,而英法联军亦是如此。所以,这还是一个谣言,一个经不起反驳的谣言。

历年今日:1914年12月11日,日本内阁通过对华"二十一条";1915年12月11日,袁世凯称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朝,联军,明朝火器,清军,大炮,谣言,生产的,英国的,世界,鸦片战争,故事传记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清朝,联军,明朝火器,清军,大炮,谣言,生产的,英国的,世界,鸦片战争,故事传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清朝,联军,明朝火器,清军,大炮,谣言,生产的,英国的,世界,鸦片战争,故事传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