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英国商船“英格伍德号”的水手在船上喝着啤酒唱着歌,看起来十分快乐。但谁能想到,商船下面的船舱里却隐藏着另一个世界。密闭的船舱里仅有缝隙透过的几丝光亮,这里到处都是粪便屎尿的刺鼻气味,有呕吐物,有海上航行固有的腥臭,还有几十个不到10岁的清朝小女孩。
她们在几个月前被带上商船,将要被贩卖的欧洲和美洲的妓院,等待她们的将是屈辱的几十年,或者客死他乡,或者被折磨致死,这些姑娘被称作“猪花”。
鸦片战争后的贩卖人口
1854年咸丰已经当了4年的皇帝,他身边的美人叶赫那拉氏刚刚被册封为嫔位,彼时两人满是甜蜜,他们不会知道就在大清的海岸线上,一艘英国商船带走了47个从各地坑蒙拐骗的小姑娘,这些小女孩的未来的命运甚至赶不上皇帝宫里的尿壶。
(影视作品中的咸丰和慈禧)
而这一切都源于1842年结束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英国政府得寸进尺在中国的大地上做了无数的孽,其中最为可耻的一项就是买卖中国妇女儿童,随后卖到海外工人取乐。
事实上,在中国冗长的千年历史上,凡是有点良心的政权都把贩卖妇女买卖人口列为重罪,明朝时期有法律规定,凡是有向海外商船运送贩卖妇女儿童的,人贩子都会被处以死刑。
到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已经无力阻止英国人的嚣张行为,随着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国门被正式打开,丧心病狂的英国人榨干了中国的银子,开始把贪婪的目光瞄向了我们的人口。
先是一些青壮年劳动力,以契约劳工的形式被哄骗到海外打工赚钱,实际上与他们在非洲大陆贩卖黑人到美洲没什么两样。到了1870年左右,贩卖中国劳动力的英国人已经在我们的周边开设了不少专门的办事处。
根据统计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不到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口被贩卖的海外的数量已经多达1000万人次,这些人有的被卖到美洲、有的就在卖在不远处的东南亚从事繁重的劳动和建设工作,其中一部分女性被卖到了欧洲,从事一些肮脏的职业,年龄最小的甚至不到10岁。
“猪花”们有着让人无法直视的悲惨命运
1850年前后在香港、澳门一带停泊的英国商船里总能找到不少从内陆和沿海搜罗的“猪花”,她们有的是被贩卖,有的自愿卖身,有的被偷偷掳上船。在港澳等地被卖在当地的大使馆,价格约为40大洋,如果再走远一点到了欧洲价格能达到几百大洋,美洲甚至可以给出1000大洋。
这些年轻的女性,有些甚至仅仅只能称为女童,年龄小的只有四五岁,大一些的也不会超过15,她们的命运十分悲惨,命好一点的能进官商家庭做侍女,命运差一点的就会被贩卖到当地的娼妓馆,从事见不得光的职业给老鸨赚钱。
可即便是这样,这些被贩卖的女童至少活了下来,大量的幼女甚至已经死在了路上,沦为了大海的口粮。大航海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掠夺者横行,为了赚钱他们做的多是猪狗不如的事,为了节省成本赚取更多的利益。他们将低价购买的幼女们关在狭小的船舱里,活着到达目的地的卖个好价钱,活不到的他们就地处理。
由于海上长时间的航行,船舱又狭小逼仄,为了防止有人跳海逃跑,商船将幼女关在船舱,时间一长排泄物、呕吐物,身体会生暗疮,得上各种疾病甚至死亡。这些人为了让自己生存的环境味道清新,在仅留下少量水和食物后,将船舱直接封闭,谁能活下来只能看命。
1854年英格伍德号装着47名清朝幼女,年龄最大的也不过8岁左右,等到船行到澳门,商船放下大部分幼女,往往一下船就被人抢购一空,沦为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的玩物和款待别人的礼物。
到了海外,这些幼女的未来依旧一片灰暗,她们沦为老鸨的赚钱工具,有的人不堪受辱选择各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有一些在老板的皮鞭下妥协十几年,等到生了病或者年龄大了就会被赶出去自生自灭。
这些被贩卖的女性就是与“猪仔”对应的“猪花”,有人统计从鸦片战争结束后的20多年时间里,约有6000多名中古女性被贩卖的海外做皮肉生意。更令人心酸的是这些事件在当时被腐朽的当权者刻意掩盖,少量的资料还是通过一名日本学者著作的《猪花——被贩卖海外的妇女》一书中体现。
这段屈辱的过往成为所有中国人心里最深处的伤疤,时时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会遭到非人的对待,历史的皮鞭时时驱策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更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