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足坛有两大笑话,一个是觉得英格兰很强,一个是觉得意大利很弱。在我们的历史认知中也存在这么一个笑话,那就是觉得明末的明军很不给力,很弱鸡。其实事实恰恰相反,明末的明军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他们在打农民军的时候,其实是很给力的。明末的农民军是在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中逐渐壮大的,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明朝朝廷的应对失当,这才抹杀了前线战士们,辛苦拼杀而换来的局面。
相比南明军队,以郑成功军队为例,郑成功为什么在清军南下广东的时候还要攻打忠于南明的州府?除了郑成功自己抢地盘的野心外,更重要的是郑成功依托福建那点地盘养不起那么多兵,只能通过攻击广州州府来筹集物资。同样李定国和孙可望作为大西余孽,之所以能成长为南明栋梁,除了本身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李定国和孙可望有云南这个后勤基地,在清军与南明军鏖战时,李定国和孙可望埋头种了两年田,手里有物资。
明朝末期,朝廷财政严重赤字,辽东等地驻军常常缺饷,士兵经常饿着肚子。反观京城的王公贵族锦衣玉食、醉生梦死,家里钱粮堆积如山。更甚者是,军饷被层层盘剥,最后到将士手中十不足一!如此环境之下,前线的将领拥兵自重,将士只知道统兵官不知有皇帝,命令得不到执行,只懂得索取钱粮。如此军队,如何能够上阵杀敌?又谈何战斗力?清兵入关后,清军足额发放军饷,大大调动了士兵的积极性,自然战斗力就高了!自古战不如饥兵正是这个道理。
强大的明朝不是不堪一击,而是明朝气数已尽了。在万历年间的三大征,尤其是抗倭援朝战争,虽然明军英勇作战,把倭寇军队杀得大败而归,然而,明朝和倭国几乎没有赢家,丰臣秀吉集团战败回到日本之后,不久日本幕府就崛起了;而明朝,辽东数万辽东精锐损失殆尽,明朝的国力几乎被战争耗尽,才导致了关外防御松散,压制不住后金的崛起。短短20年之后,后金就开始对大明朝发起了对抗。我觉得这些这才是最直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