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可以说是中国最黑暗的一个时代之一,割地赔款等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事情层出不穷。而在其中,有一个女人发挥着很重要的影响,这个人便是慈禧太后,一个让后世人鄙夷的掌权者, 《伊犁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这些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都是慈禧执政时期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而在这些条约中《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因为八国联军侵华才导致的结果,然而在这场战争的背后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东南互保事件,这个在史书上名声不显的事件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影响最大的一件事之一。
东南互保事件使得清政府的东南地带没有因为八国联军侵华而遭到损伤,并且在清朝战败之后维护了清朝形势上的统一。然而东南互保也同时意味着大清对于东南汉族权臣的控制已经失去,尽管名义上是清朝统治,但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掌控,自成一体。
那为什么慈禧最后却没有追究呢?这其实主是因为国内的国情不允许慈禧再去追究这件事。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这回事。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清朝,相比起元朝的统治要更先进一点,但是清朝占据中原之后,由于满人数量相比起汉人数量的稀少,所以清朝统治者对于汉人是非常提防的,想尽办法来制约汉人的发展,担心汉人执掌大权。
例如在科举考试中对于满人有优待,大搞文字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满人,军队的将领只用满蒙官员,对于位高权重的官职往往让满人担任,所以汉人一直被满人限制发展。
直到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之后,这种现象才开始得到好转,由于清朝传统的八旗军事制度无力应对烽烟遍起的农民起义运动,这种军事上的失败使得满人所代表的军队势力只能束手无措退隐,重新想办法组建新的军队。
于是当时的咸丰皇帝便允许地方上自行去组织武装部队,自己去征召兵马,于是军队的权力也就开始逐渐由地方督抚所掌控。而这自然也就给了汉人执掌军权的机会。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创立湘军的曾国藩。
其实清朝的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唐朝末年各地藩镇割据的局面,各地督抚执掌军权,对中央政府听调不听宣,在后来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以及洋务运动的兴起,这些督抚逐渐有了更多的权力,尤其是到了光绪时期,清朝的兵马全部掌握在这些督抚的手中,尤其是曾国藩的湘军,以及李鸿章的淮军,他们兵马强盛甚至更甚朝廷。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东南地区的汉臣有能力抗拒慈禧的旨意,脱离控制。
除此之外,在东南互保事件的后面其实还有外国势力的推波助澜,使得东南地区有底气与清朝慈禧所在的政权对抗。在1900年清政府向国外十一个国家宣战的时候,两广总督李鸿章甚至直接回复到: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接下来,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等人纷纷支持李鸿章的回复,然后在盛宣怀的牵线、策划下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史称东南互保。
这件事情充分表明了外国势力对于东南地区也是表示支持的。
同时,这番举措也表态了要违背慈禧的旨意独立行事,这无不是表明东南地区的汉臣已经脱离了控制,自成一体,甚至当时东南方面已经做好了清朝灭亡的准备,准备之后让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来临时主持大局。
东南互保事件的发生对于清政府而言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东南地区违背慈禧的旨意,但是却保证了南方地区没有受到战乱的损伤,所以在战败之后慈禧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夸赞一下这些地区的臣子们老成谋国。
但是,无论东南互保事件对慈禧有利还是有弊,都明确的表明着他们已经脱离了以慈禧为中心的清朝政府的掌控,所以为了保证自身统治的稳固,慈禧的追究是必然的。
但是怎么追究又是一回事,慈禧不可能在战乱之后直接开始追究他们,那么无疑于会把他们彻底的推到对立面,而且慈禧现在暂时还需要他们,不管是背锅,还是做事。
所以,慈禧只能秋后算账。而且这个秋后算账,也不是明目张胆的,而是找了一些理由作为借口。
由于《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面临着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的赔偿,这笔钱就是我们熟知的“庚子赔款”。而这笔数额巨大的赔款单靠清政府本身是无法筹集够的,所以自然就需要从全国征集搜刮。
而因为北方八国侵华战争的影响,经济方面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因此东南方面成为了清政府以及慈禧的重点搜刮地带。这也是慈禧对于东南互保事件之后的第一次追究,即经济追究。
据史料记载:“南方的两江、闽浙、湖广、两广、四川五大总督辖区的首年庚款摊派数额高达1370万两,占当年赔款数额的一半。铁良1904.8-1905.2两次南下,打着清查各省财政和整顿兵工厂的名义进行练兵摊派,再度进行对东南区域尤其是两江总督的大搜刮。”
这种搜刮使得东南方面承担了巨大的压力,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伤,这可以看作清政府对于东南地方上的打击,借赔款的名义从而制约汉族官员在东南地区的发展。
而经济上的搜刮只是慈禧的一个举措而已,除此之外还有政治上的打压。
在赔款之后,慈禧就不停的对东南省督抚们的势力进行调整以及整合,她不允许任何一任督抚在一个地区待得时间长久,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防止这些督抚们在一地之间聚集势力,让他们不停的轮调,不给他们培养势力的机会,这样就不会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了。
除此之外,因为当时的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人在清朝有着不一样的地位,他们是东南互保中那些督抚们的保护伞,所以这些人在位的时候不好对东南地区下手,怕引起叛乱。
然而随着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去世,这些东南督抚们没有了自己的政治保护伞,仅剩的张之洞袁世凯等人也被调到了中央,远离东南,东南地区在中央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再加上那些年轻的满人亲贵以及皇室们的逐渐执政,汉人们的权力又被再次剥夺了,当慈禧去世之后不久,张之洞接着去世,汉人的权力再次被打垮掉,军政财权重新回到了清政府的手中。
所以说慈禧明面上虽然没有明面上对这些主导东南互保事件的人进行追究,但是却对这些汉臣越来越不信赖。一直是想着如何秋后算账,如何去削弱他们的权力。东南互保事件也算是满汉之间的一个导火索吧!
然而,由于后期过度削弱汉人的权力,又导致满汉之间自此没有了缓冲的人物,使得满汉之间矛盾层出不穷,因此袁世凯就顺势而出,站在两者中间逐渐发展壮大,最后使得自己的北洋集团在清末时期变得一家独大。
因此,在我们如今看来,东南互保事件的发生,最终的胜利者不是东南汉臣,也不是秋后算账的慈禧,反而是后起之秀两边讨好的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