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1956年处理匈牙利危机 苏联为何杀了一个回马枪

1956年处理匈牙利危机 苏联为何杀了一个回马枪

1956年10月爆发的震动世界的匈牙利事件和波兰危机,对国际共运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十月事件也对1956—1957年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转变起了决定性作用。

从本质上来讲,匈牙利事件和波兰危机是同时爆发在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危机,是苏联道路遭遇挫折的危机事件。在二战结束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有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变化过程。到1952年苏共十九大召开之际,东欧各国已经完全顺从莫斯科,苏联也顺势坐上了“老大哥”的宝座。

斯大林去世后,这种仆从国的隶属关系逐渐发生了改变。东欧国家对苏联在本国代理人的不满日益强烈地表现出来,特别是苏共二十大公开批判斯大林后,党内逐渐发生了分裂。东欧国家反对派的力量不断积聚,民众的不满情绪也直指莫斯科。再加上舆论方面的解冻,民众要求本国独裁者下台的呼声越发强烈,最终引发了十月危机。

苏共二十大召开后,波兰舆论要求追查卡廷惨案的真相以及重新评价波兰的主权问题。苏联外交官曾给莫斯科报告说,波兰的报刊有一种“错误的煽动修正主义和反苏的情绪”。另一方面,改革派逐渐在东欧各国中崛起,当时民众一再呼吁受到批判的前波兰领导人哥穆尔卡出山,负责改革事宜。而六月底爆发的波兹南工人罢工事件更是进一步给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于波兰改革派势力强大,而哥穆尔卡又得到全国民众的一致拥护,苏联虽然心急如焚,却无从下手。波兹南工人罢工事件遭到镇压后,苏联将其定性为反人民事件,这在波兰党内引起了强烈的抵制和不满。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下,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了二届七中全会。

人们在会议上提出应该为哥穆尔卡恢复名誉,甚至邀请他参加全会。这一切很快就实现了。哥穆尔卡在政治局会议上发表了讲话,提出必须使波苏关系正常化。他充分地认识到同苏联交恶的危险性,所以只是单纯地批判过去的经济政策。尽管如此,党内反苏的情绪还是不断高涨。面对这种情况,波兰统一工人党重新推举哥穆尔卡任第一书记,而将亲苏派驱逐出党,特别是波兰籍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

波兰党内的保守派和亲苏势力秘密通知苏联,称波兰当局正在走上反苏道路,而保守派准备发动政变。但是政变计划被哥穆尔卡的亲密战友科马尔将军挫败,这让苏联大为光火。苏共中央主席团决定派代表团处理波兰危机,但没有准备武装干涉。尽管苏共中央作出了决议,但苏军统帅朱可夫元帅还是命令苏军做好战斗准备。

当苏军正在逼近华沙的消息传来之际,哥穆尔卡向赫鲁晓夫提出抗议,要求苏联立即停止部队调动,否则将向波兰人民揭露事情真相。于是,赫鲁晓夫一方面命令军队停止前进,一方面决定接受哥穆尔卡继续担任波兰总书记。恢复会谈后,赫鲁晓夫表示可以退让,但波兰不能退出社会主义阵营。同时,哥穆尔卡也提出了充满诚意的解决方案,双边会谈在友好的气氛中胜利闭幕。

与波兰事件相比,苏联在处理匈牙利危机时却异常果断。其实如果拉科西退休之时,匈牙利党能够及时选择像纳吉或卡达尔这样的改革派人物出来主政,或许匈牙利的危机是可以避免的。可惜,莫斯科接受了拉科西推荐的格罗,这让匈牙利的动乱更加剧烈。格罗执政后的举动令人十分失望,他完全不顾匈牙利人民的利益,而向苏联卑躬屈膝。这让匈牙利人民极为愤怒,最终酿成了危机。

1956年10月7日,苏联驻匈牙利大使安德罗波夫已经预感到改革派人物纳吉必须进入政治局,否则局势将无法收场。从16日开始,学生游行示威活动愈演愈烈,人们希望决走斯大林模式,坚持按照民主原则治理国家。面对这种情况,苏联召开主席团会议研究应对方法,当时正在莫斯科修养的拉科西也被邀请来了。当赫鲁晓夫问道,是否需要苏联武装干涉时,拉科西毫不犹豫地回答:“绝对要干涉,而且必须立即干涉”。

拉科西的回答让苏联下定决心,决定武力镇压示威游行。虽然后来经过中国的调停,苏军撤出了布达佩斯,但令人费解的是,苏军撤出后又杀了一个回马枪。原来赫鲁晓夫回家后看到匈牙利局势恶化的新情报,决定再次出兵武装干涉。于是,全面占领匈牙利的“旋风”战役开始了。

应该说,波匈事件实际上是东欧国家长期以来和苏联矛盾激化的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驱逐或镇压改革派才能继续维持苏联“老大哥”的地位,因此苏联出兵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改革派,事件,危机,波兰,拉科西,穆尔卡,苏联,处理,匈牙利,赫鲁晓夫,观点评论,东欧,哥穆尔卡,波兰,苏联,匈牙利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改革派,事件,危机,波兰,拉科西,穆尔卡,苏联,处理,匈牙利,赫鲁晓夫,观点评论,东欧,哥穆尔卡,波兰,苏联,匈牙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改革派,事件,危机,波兰,拉科西,穆尔卡,苏联,处理,匈牙利,赫鲁晓夫,观点评论,东欧,哥穆尔卡,波兰,苏联,匈牙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