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成也分兵 败也分兵-说一说捻军与曾国藩之间的激烈较量

成也分兵 败也分兵-说一说捻军与曾国藩之间的激烈较量

(一)

1865年4月,捻军在山东曹州高楼寨设伏,一举歼灭了僧格林沁指挥的蒙古骑兵部队,获得了空前的大捷。

此战胜利后,对于捻军来说,最佳选择当然是应该乘胜开展根据地建设,为自己打下一块地盘,这样才会有利于今后的斗争与发展。

捻军的首脑们其实也想这么做,但是在朝着哪个方向进军的问题上,他们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捻军大多为安徽皖北人。在这个关键时刻,捻军上下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小农意识,大家普遍怀土思乡,都想打回老家安徽,在那里开辟根据地。

当时的安徽省无论皖南皖北,都由于长期的战争而出现了严重的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的现象,捻军此时的总兵力十几万人,在这样荒凉的地方其实是无法生存的。捻军应该进入陕西关中平原建立根据地,或者到四川,哪怕到山东也比去安徽强。遵王赖文光、首王范汝增等原太平军将领都反对去皖北,但是无奈大多数捻军将领都想回家,所以赖文光也只能顺从大家的心愿,带领捻军回到了皖北。

结果,实践证明,捻军的这个选择是完全错误的。

另一边,由于僧格林沁的败亡,八旗绿营系统的部队基本上覆灭,满清朝廷的手中已经没有别的王牌了。因此,慈禧太后没有办法,只能是请曾国藩出山,让他再次担负起剿灭农民起义军的任务。

曾国藩此时正在南京担任两江总督的职务。他身体多病,精力衰竭,根本就不愿意再次带兵打仗。可是朝廷认准了剿捻的重任非他莫属,曾国藩没有办法,只好勉强接下了这副担子。

朝廷在五月初就下旨要曾国藩出山领兵,但是曾国藩磨蹭到了六月中旬才从南京启程,接下来又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实际上到了九月份,曾国藩才正式到达徐州,开始主持军事行动。这期间有将近五个月的时间可供捻军利用,可惜的是,捻军把这个时间给浪费掉了。

对于曾国藩来说,出山剿捻实际上是困难重重,麻烦一大堆,而且都很难克服。

曾国藩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手中无兵。在攻克天京之后,曾国藩为了避嫌,所以主动裁撤湘军。原本兵力十多万的庞大湘军只剩下了两三万人。

其实,就算曾国藩不裁撤湘军,这湘军也指望不上了。因为在攻克了南京之后,湘军士兵通过抢掠都发了横财。大家普遍都是人心思归,厌战情绪十分强烈,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强悍的战斗力了。

所以,曾国藩只能是靠着少数湘军以及淮军和绿营部队来对付捻军。这样一来,在指挥上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得心应手。这也是曾国藩后来剿捻失败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湘军和淮军向来不以骑兵见长,而捻军恰恰是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曾国藩那套“结硬寨、打呆仗”的做法在捻军面前无从施展,这同样是让曾国藩头疼的问题之一。

再就是曾国藩自己身体多病。他患有高血压、牛皮癣、青光眼、神经衰弱等多种病症,一旦发作,苦不堪言。这让他难以集中精力指挥作战,两军交锋时屡屡出现漏着,结果最终导致了失败的下场。

(二)

1865年5月,捻军开始进入安徽。6月初,捻军向着雉河集(今安徽省涡阳县)发起了进攻。雉河集是捻军创始人张洛行的老家,是捻军的起家之地。捻军回到这里,显然是想在老家干出一番名堂来。

雉河集一带,由安徽布政使英翰率军防守。6月初,赖文光、张宗禹指挥捻军主力部队对雉河集以北的龙山发起进攻,消灭了英翰指挥的绿营部队数千人,英翰仅率数十骑逃脱了性命。随后,捻军包围了雉河集,开始攻城。

在进攻雉河集的战斗中,捻军暴露出了他们严重缺乏攻坚能力的弱点。捻军由于一直都是流动作战,所以基本没有火炮。没有火炮,在攻城战时就很难得手。捻军从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一直在围攻雉河集,始终都无法将其攻克。

到了七月,清廷的援军慢慢地到达了雉河集。淮军的刘铭传、周盛波等部队,以及河南、山东的绿营部队都围拢了过来。

这时,捻军的军粮已经不足,只好放弃了雉河集,改为继续流动作战。

此时,对于捻军来说,放弃进攻雉河集当然是正确的,不过,这个时候曾国藩还没有到位,清军还缺乏强有力的集中统一指挥,捻军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争取集中兵力歼灭一部清军,这样对于今后的作战将会十分有利。

可是捻军没有这样做,他们采取了分兵的措施。七月下旬,捻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张宗禹、张禹爵、邱远才指挥,进入到河南境内作战;另一路由赖文光、任化邦、范汝增等指挥经河南信阳再次进入鲁西南作战。两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征集粮草,补充供应。到了十一月底,两军重新在河南境内会师。

捻军的这次分兵作战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他们实际上是白白浪费了时间,没有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兵力歼灭清军的有生力量。同时,他们也给了曾国藩从容布置剿捻计划的机会。

曾国藩在六月决定出山之后,就开始研究捻军的战法,到了九月上任之际,他已经拿出了一整套的作战方案。整套方案的核心就是“以静制动”、“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

曾国藩当然不会像僧格林沁一样,采取尾追的办法来捕捉捻军。他的作战部署是以点制面,重点设防。

曾国藩将江苏徐州、山东济宁、安徽临淮(今安徽凤阳临淮关镇)、河南周家口(今河南周口市)定为四大要点。在这四个地方驻扎重兵,相互呼应,免去疲于奔命之苦。

与此同时,曾国藩还在四大要点之外,设置了十三个重点防御区。每个防御区也有一定的兵力。一旦捻军进入了某个防区,该防区的兵力就可以在四大重镇的支援下实施防御作战,迟滞杀伤捻军。

在重点防御区的民间,曾国藩则实施坚壁清野,组建民团,依靠地方力量来对抗捻军。

曾国藩也想到了利用天然河流来设置防线,给捻军来个画地为牢,让他们再也无法大范围机动的方法,并且开始着手实行了。

(三)

曾国藩以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为重点防御区,以所谓的“四镇十三区”来对付捻军的机动作战。捻军对此则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他们抛开了曾国藩重点设防的四省,大范围机动,朝着清军防御空虚的湖北北部发起了进攻。

捻军在11月底于河南境内会师后,很快就掉头向着湖北进军,这一招打中了曾国藩的要害,让曾国藩不禁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捻军的这次进攻还是兵分两路,分别由赖文光与张宗禹指挥。赖文光指挥他这一路捻军于1866年1月从河南进入到湖北麻城一带,与湘军悍将成大吉指挥的部队相遇。

成大吉在湘军中是有名的虎将,当年连英王陈玉成都败在了他的手下。可是,现在的成大吉已经是今非昔比。他手下的湘军士兵无人愿意打仗,正好又赶上饷银没有及时发放,结果一群兵大爷们竟然哗变,在各处的州县大肆抢劫,随后一部分湘军逃散回家,还有一部分人竟然加入到了捻军的队伍中。成大吉变成了光杆司令,只能落荒而逃。

赖文光指挥着捻军乘势前进,接连攻下了黄陂、黄冈等地,兵锋直指武汉三镇。

张宗禹率领另一路捻军,从河南向着襄阳进攻,很快就打到了樊城,开始了攻城之战。

曾国藩得知捻军进攻湖北,只好命令刘铭传率淮军支援黄州,鲍超率湘军解救襄阳,同时他自己也从徐州来到了周家口,想要指挥湖北战场的作战。

但是,捻军并不打算在湖北与曾国藩决战。

三月,张宗禹和赖文光相继率军离开湖北,掉头向东,通过河南,进入山东境内。

四月十一日,张宗禹率军在山东巨野安兴寨包围消灭了清军总兵杨飞熊的部队,击毙杨飞熊和参将刘兴旺。

四月二十日,张宗禹又在山东聊城消灭了淮军潘鼎新一部,缴获了不少洋枪和弹药。

与此同时,赖文光也率军东进。他在河南颍州消灭了淮军刘铭传手下的黄桂兰所部,随后也进入到了山东,于四月下旬,在郓城与张宗禹会师。

捻军的这次大范围机动作战可谓是给了曾国藩一记当头棒喝。让曾国藩尝到了运动战的滋味。

曾国藩经过反复斟酌,觉得还是得依靠天然的河流构成防线来防止捻军的高速机动。他决心以运河、黄河、沙河和贾鲁河为天堑,把捻军困死在一个狭小的区域之内。

曾国藩当时也想到了把捻军驱赶到运河以东,然后利用运河以东地域狭窄的有利条件,将捻军聚而歼之。然而,他的这个计划遭到了当时的山东巡抚阎敬铭的竭力反对。阎敬铭死活也不肯让捻军进入到山东中东部未遭战火破坏的地区,特别重视运河的防御。曾国藩没有办法,只好改为实施把捻军围困在皖北、豫东和鲁西南一带的作战计划。

(四)

曾国藩想要在运河、黄河、沙河和贾鲁河设置防线,实际上也面临着重重的困难。这些防线要由湘军、淮军和各省的绿营部队分别把守。各路人马并不真心服从曾国藩的领导,特别是各省的绿营部队,他们都受到本省巡抚的暗中操控,对曾国藩的命令经常阳奉阴违。因此,曾国藩的作战计划执行起来就免不了大打折扣。

其次,当时的贾鲁河淤塞多年,很多河段都没有水;沙河也正值水枯,实际上起不到天堑的作用。这也让曾国藩的河防计划难以实现。

1866年9月,捻军察觉到了曾国藩布置河防的行动,于是,他们立即采取对策,各路捻军迅速北上,集中到了河南中牟。捻军决心突破贾鲁河防线,于是,他们首先声东击西,派出少量部队装出要北渡黄河的姿态,主力部队在9月24日夜间突然在开封以南的芦花冈向着清军发起了进攻。

捻军击溃了河南绿营的三营部队,一举冲过了贾鲁河岸边设置的长墙,越过贾鲁河,直奔山东而去。

捻军突破了贾鲁河防线,于10月来到了运河。他们试图强渡运河,但是没有成功,于是捻军又转而向西,再次进入豫北,又一次集中在了河南中牟。

在贾鲁河防线被突破后,清廷颁下了圣旨,申饬了曾国藩,与此同时,朝中也有御史开始弹劾他。这样一来,曾国藩那张老脸可就有些挂不住了。于是,他愤而上表辞职,同时还推荐让李鸿章接替自己的职务。

慈禧太后也觉得这曾国藩真的是不中用了,所以便顺水推舟地接受了他的辞呈,改为任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专门负责剿灭捻军。这样一来,曾国藩军事生涯的最后一战就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垂头丧气返回南京继续做他的两江总督。

在曾国藩黯然离去的同时,捻军也在河南中牟再次分兵,变为东西两支。西捻军由张宗禹指挥,进入陕西作战;东捻军由赖文光指挥,继续转战中原。

捻军的这种分兵已经实施过很多次了,效果颇佳。不过,这种分兵只应该在战术层面实行,在战略上,两军还是要积极配合,集中兵力,争取多打几个歼灭战。这才是捻军今后立足的根本之所在。

捻军此次分兵,实际上造成了东、西捻军失去配合,各自为战的局面,所以是绝对错误的。

由于捻军的这次分兵,继任的李鸿章得以全力对付东捻军,同时,淮军的主力仍在。李鸿章可以充分地利用淮军来攻击捻军,指挥上较为便利。这也是李鸿章剿灭捻军获得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战,分兵,部队,曾国藩,捻军,较量,湘军,安徽,皖北,雉河集,观点评论,张宗禹,曾国藩,赖文光,捻军,雉河集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作战,分兵,部队,曾国藩,捻军,较量,湘军,安徽,皖北,雉河集,观点评论,张宗禹,曾国藩,赖文光,捻军,雉河集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作战,分兵,部队,曾国藩,捻军,较量,湘军,安徽,皖北,雉河集,观点评论,张宗禹,曾国藩,赖文光,捻军,雉河集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