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大战发生在公元1644年,其中交战的双方分别是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所带领的军队,与明朝总兵吴三桂的联合部队,在山海关外击败李自成的一场重要战役。
这场战役的胜利也标志着清王朝开始正式的入主中原
,之后再顺势陆陆续续的征伐了南明政府以及大顺等政权,逐渐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因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战的战略意义极大。
北方的女真族刚刚崛起的时候,吴三桂就奉皇帝之命,带领四万军队驻扎在山海关,阻止清朝军队进入山海关。
大顺军队直逼京城的时候,吴三桂曾经率领军队进入京城保护皇帝安危。在到达河北地区的时候,却突然得知京城已被破的消息,崇祯皇帝自杀而亡。
吴三桂无奈,因此返回山海关。李自成也不愿与之交恶,在思考良久之后,派遣将领前往山海关招降。
吴三桂也觉得硬碰硬实在太过损耗军队,因而决定归降。只不过在他率领军队离开山海关,进入京城,在行到永平地区的时候,突然遇到从北京逃出来的家人,这才得知父亲受到了李自成的拷问,自己的宠妾也受到了旁人的侮辱。这使得吴三桂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打着为明朝复仇的旗号拒绝投降李自成,还回到了山海关。
得知消息之后的
李自成
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就这件事情进行商量,最终确定了
以招抚为主、讨伐次之的方针。
在得知前线一度告急请求援助的消息之后,李自成任命手下一位将领率领着十万军队向山海关一带进发。
为了能够得到吴三桂势力的支持,他还将明朝太子挟持在身边。
谁料吴三桂根本就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吴三桂清楚以自己的力量根本就不能与之相对抗,因而写信向多尔衮请求援助。
清朝积极响应,立刻派遣军队赶往援助
。再通过多日来昼夜不停的赶路之后,清朝军队最终抵达山海关。
当时的
李自成
对清朝军队的情况并不了解
,因而导致
他的行动极为迟缓。
清朝军队部署妥当之后,他这才抵达,隔着石河与吴三桂方面形成了对峙。那天晚上,李自成对东罗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清朝方面见此情况,很快就赶到距离山海关仅仅十五里地的地方集结。
山海关向来是一个军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他北方有山川,南方有渤海,且城池又高又坚强。
外面还修筑了两座城池,与之形成犄角的地势,实在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李自成刚刚抵达其城下的时候,就再三的向吴三桂方面发出了逼降的最后通牒。遭到多次拒绝之后,李自成便命令一支部队从一片石后边出发,切断吴三桂的退路。
另一方面则对东罗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吴
三桂主力部队列阵在西罗城以西的地方,阻止李自成入关的步伐。
双方因而在西罗城附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吴三桂方面为了获得胜利,竟然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用火炮来猛烈的发起了攻击,导致李自成方面损失极为惨重。虽然说此场战争双方同样遭遇了巨大的损失,但也使多尔衮彻底摸清楚了李自成方面的具体情况,这也为他之后获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清朝军队距离山海关仅仅只有二里地的时候,
吴三桂
发现形势实在太过危急,因而干脆率领着一支骑兵部队冲出了重重包围之中,
亲自前往多尔衮的面前跪拜。
多尔衮达成了自己的目的,立刻赐予他座位以及茶喝,以表示清朝方面对他的重视。
吴三桂当即表示
,
如果清朝方面不愿意帮助他共同抵抗李自成的军队,那他也不愿意回到山海关继续指挥军队。
所有的一切都在多尔衮的计划之中,因此他顺势就接受了吴三桂的请求,并且让吴三桂按照满族的习俗剃头。为了表示看中,还承诺将皇太极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就这样,
多尔衮重新对军队进行了部署,命令吴三桂带领着军队作为先锋军队先行一步出战。
不过吴三桂的军队本来就不能够与李自成所带领的军队相抗衡,因而吴三桂方面的处境变得艰难起来,很快
占据在北翼城的一支吴三桂军队就主动向李自成方面投降。
而这个时候的
多尔衮
却仍然在远处观战,在察觉到时机适宜之时,他便
命令清朝军队分别从南水门、北水门以及关中门三个方向同时发起了进攻。
而
大顺军队
由于一整晚的攻打仍旧没能获得胜利,因此又
重新调整了目标
。多尔衮就让吴三桂军队从右侧方面迎战,并将主力部队部署在李自成方面最为薄弱的地方,寻求时机再出击,并告诫各部门不要太过急切。李自成方面实在不清楚清朝军队的真正意图,便按照着原计划向吴三桂逼近。这个时候大风骤起,灰尘遮满了天空,实在是不利于大顺军队的进攻。
多尔衮
见此情况,立刻
命令多铎等人率领着两支军队冲入了敌军阵营之中。
一时之间,万马奔腾,大风也逐渐停止下来,本就疲惫不堪的大顺军队突然发现了清朝军队到他们的面前,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准备,导致阵脚出现发生混乱,伤亡也极其惨重。
李自成
也立刻登上了城楼观战,他自知已经无力改变这个战局,因此急
忙命令剩余的军队向永平方向撤退。
就这样,之后李自成一路上受到追杀,这使他清晰的认识到了清朝军队的强大,很快就在北京登基为帝,放弃了北京,将大顺政权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了西安。与此同时,清朝方面则顺利的将都城由沈阳迁徙到了北京,基本上奠定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地位。
参考资料:
《明清史料丙编》
《致西据明地诸帅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