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呢?”这同样是出自百度问答中的一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应知道,科考的目的是选官,官员的来源与多寡便直接影响科考的难度。
我们的历史虽然长久,通过科举选官,是直到隋唐时期才发展起来的。
先秦时,官职几乎由氏族贵族继承担任;两汉至魏晋、南北朝,主要由门阀士族的世袭,或推荐选举担任;自隋唐始,主要通过科举选拔,再由皇帝任命官员的方式才发展成熟。
清朝又稍微有些不同,除科举入仕外,由皇帝择优选派贵族子弟担任的官职也占了不少。这就意味着,在封建社会时期人口最多的清朝,通过科考取仕的数量、比例是远比其他朝代要少的,各级科考的难度自然也就最大。
清朝时期,举人是有做官资格的;一个府县内,举人的数量都是很有限的;平均到今日的行政区划中,恐怕一个乡镇不过一个而已。
首先要通过院试,考中秀才(其实是诸生: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附学生员)才具备乡试的资格;把经书读通,读透,甚至倒背如流,并且对四书五经的学习和理解上,有极深的功底,方有考中举人的机会。
今日未曾读过四书五经者,往往会将它想简单了。诸如“古文派”、“今文派”以及其他诸多的大儒对经文中每一个字的理解、解读,有时都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更有,我们文化中注解经书的传统,更使得经书的系统是极其冗杂庞大的;早已远非我们今日看到的那几本书而已。对比现在重点院校文史专业的国学功底,怕是博士后出站都未能望其项背呢。
比较而言,我们今日接受全面的基础教育,所需要学习的知识面比当时又庞杂了许多;哪怕一个本科毕业生,也远非“通过以八股文为主题,有特定的文体、及思维模式的限制”的科考中的举人所能比的。
于专业能力来讲,在博士后出站后,又经历十年、十几年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的国学教授与举人相比,应该可以不相上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