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2013年,康熙传位遗诏问世,揭秘了真实的雍正夺嫡之谜

2013年,康熙传位遗诏问世,揭秘了真实的雍正夺嫡之谜

1722年,康熙帝在临终前留下了一份遗诏,但就是这份遗诏,让雍正被质疑了几百年。

有人说他“弑君夺皇位”,也有人说他“篡改遗诏”,甚至还有野史说他是隆科多的私生子,而这一切的起因,竟然仅仅是因为传位诏书上的5个字:

传位于四子

这5个字左看右看都没有什么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雍正被猜疑了几百年呢?

中间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2013年,康熙的传位遗诏问世,终于揭开了真实的雍正夺嫡之谜!

历来流传于世的皇家丑闻不少,而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作为代表,其惨烈程度远远超过电视剧。

作为“九子夺嫡”最后的胜利者,雍正因为老爹留下的传位诏书,一度被顶上了风口浪尖。

所谓的“九子夺嫡”就是康熙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事,这九个儿子分别是:

皇长子胤禔、皇次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

皇长子胤禔是庶长子,因为身份卑微,自知夺嫡无望,所以站队八阿哥胤禩。

不过后来因为想要杀掉胤礽,谁承想马屁拍到了马腿上,惹得康熙勃然大怒,认为他对兄弟下手太过狠毒,因此失了圣宠。

皇次子胤礽原本在2岁的时候被立为了皇太子,但是因为后来被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子,惹怒了康熙因此被“两立两废”。

当然了,这并不排除有其他竞争者在中间操作的可能性。

后来的胤礽一直被圈禁到死,皇三子胤祉看到了这场争夺战的后果,主动退出了夺嫡的舞台。

剩下的几位皇子中,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三子胤祥都属于八阿哥党派,后来胤禩转而支持皇十四子胤禵,因此这几位皇子都成了胤禵一党。

不过那时候胤禵远在西北,所以实际上后来的党派就成了胤禛跟胤禩争夺皇位,两人之间明争暗斗,最后谁能成为赢家只能各凭本事。

而在这中间还有一个被人忽略的小插曲:

胤礽被废后,皇长子因为试图为康熙“解忧”而遭到淘汰,胤禛看到这一幕,立即反其道而行之,请求康熙饶过胤礽。

康熙因此觉得胤禛重情重义,那时候的胤禛还默默无闻,康熙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四儿子,并且心中的天平开始逐渐朝他倾斜。

因为为太子求情的事,历史上认为胤禛属于太子一党,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人产生了质疑:这真的不是胤禛心机太过深沉的表现吗?

这是雍正招来流言的开端,也是他被质疑了几百年的开始。

野史传闻究竟几分真几分假?

野史中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康熙在畅春园驾崩,隆科多首先封锁了皇上的死讯,随后将胤禛带到畅春园。

他们找到了康熙留下的传位诏书,只见上面写着:“传位十四子”。

胤禛为了能登上皇位,眼也不眨地在遗诏上添了一笔,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做完这一切以后,才放出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等到其他几位皇子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传位诏书已经公布于天下,他们只能暗自悔恨,然后眼睁睁看着胤禛继位。

这个野史传闻看起来很合理,很多人也因此认定了胤禛是篡位当上了皇帝,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里面的几处漏洞。

首先,繁体字的“于”字可不是如今这么写的,而是写做“於”,这样就不存在添一笔变成另一个字的可能性了;

其次,传位诏书上不可能只写传位给几皇子,后面肯定是有名有姓的,我们也常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

皇帝在给妃子封位份的时候,会在前面说一大段对这位妃子的赞誉,比如某妃某氏,因贤良淑德等被晋升为妃。

连封妃的程序都这么复杂,那么传位这么大的事不可能连名字都不带。

一个“于”字好改,后面皇子的名字可就不这么好改了。

更重要的是,只有少数人知道,一份诏书上面不只有中文,还有满文跟蒙文,如果大肆改动,别人不可能看不出来。

按照野史中说,胤禛是通过见不得光的手段得到了皇位,八皇子懊悔地捶胸顿足,那事后他不可能不去寻找胤禛的错处。

当时的八皇子无论是实力还是支持者,都比胤禛更胜一筹,倘若胤禛真的篡改了诏书,八皇子不可能发现不了。

不过针对这个漏洞,很快有人给出了新的解释。

雍正在位13年,有大把的时间去篡改诏书,而他将整个诏书全部篡改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世上的高手有的是,找出一位善于模仿先帝字迹的高人不是难事。

这个说法一度获得了后世很多人的肯定,甚至很多学者还认为雍正的确是篡位。

既然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没有争论出结果,那么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剖析,皇十四子究竟有没有被康熙选中的可能性?

九子夺嫡最惨烈的时候,皇十四子正好远在西北,他被封为大将军王,领兵驻扎在边境。

不论是哪个朝代,确定好了储君人选后,他诚然需要领兵立功,不过还不至于常年驻扎边境,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去立功。

如果康熙选定的人真的是皇十四子,那么他应该将其召回身边,安排给他一些轻松简单、功劳还大的仗去打。

等到立的军功差不多了,再让他逐渐摄政,掌握更多的权力,直到坐上皇位。

那么直到康熙驾崩皇十四子还远在西北,这就说不通了,将皇位传给一个离京城几千里地的皇子,这跟没有传位有什么区别呢?

城中的几个皇子还在虎视眈眈,到时候整个朝堂群龙无首,难道他不怕天下大乱吗?

更重要的是,康熙晚年时期亲自把雍正的儿子弘历接到身边抚养,摆明了培养下一代接班人,那么他就更不可能传位给皇十四子,亲手搅乱朝堂了。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康熙传位遗诏现世,揭秘真相

2013年,《康熙皇帝遗诏》在辽宁博物馆亮相,这份遗诏的出现,让这个争论了几百年的话题终于有了答案。

整个遗诏尺寸长150厘米,宽80厘米。

诏书用金色绢布书写,上面洋洋洒洒写了1700余字,前半部分全是歌颂康熙的,只有最后说了传位人。

而传位人也不是简单地说了名字,在前面有夸赞传位人的话,其中有段话是这么写的: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整个诏书中根本没有找到“传位于四子”这五个字,并且上面清清楚楚写了皇四子的名讳,这个流传了几百年的谣言可信度大打折扣。

而传位诏书并不是只有中文这一个版本,遗诏一共有四份,现在除了辽宁博物馆的这一份,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还各有一份。

另外,根据历史记载,1721年,康熙身边有一位叫做马国贤的传教士将《康熙皇帝遗诏》记录了下来,随后带回英国翻译了出来。

这一年康熙尚且还在人世,胤禛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本事连外国传教士都能操纵。

1725年,伦敦还出版了英文版的遗诏,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

目前在台湾中研院保留着满文的《上谕档册》,里面还记载了这么一段话: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诸阿哥等奏:恭阅尚书隆科多撰书《遗诏》。奉旨:是。著交内务府、翰林院会同撰写。”

也就是说大家都看了隆科多撰写的《遗诏》,如果当时写的是“十四子”,后来又被胤禛私自篡改,别说是几个夺嫡的阿哥了,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让他继位。

另外,康熙曾经对胤禛有很高的评价:“惟四阿哥、朕亲抚育……至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

胤禛在“九子夺嫡”之初表现出的是极致的低调、对皇位不感兴趣、兄友弟恭、看重亲情,这从他给废太子说情就能看出来。

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总之这就是他在康熙心中的形象,康熙选这个最让他满意的儿子继承皇位,没有半点不妥之处。

在康熙晚年时期,他将很多重要的任务都交给胤禛去做,足以说明他对胤禛的看重。

那么整个事件已经非常清晰了,雍正的确是根据遗诏继承大统,并不存在篡改诏书的可能性,野史中漏洞百出的传闻不能当真。

雍正或许不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但他绝对称得上是最勤勉的皇帝,雍正晚年时期曾在书桌前累到吐血,尽管这样,他依旧没有过一丝放弃这个朝堂的想法。

那么你还看过什么野史传闻,以证明雍正是篡位当上皇帝的吗?可信度有多少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可能性,雍正,野史,诏书,皇位,皇帝,康熙,遗诏,九子夺嫡,观点评论,传位,雍正,胤禛,康熙,遗诏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可能性,雍正,野史,诏书,皇位,皇帝,康熙,遗诏,九子夺嫡,观点评论,传位,雍正,胤禛,康熙,遗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可能性,雍正,野史,诏书,皇位,皇帝,康熙,遗诏,九子夺嫡,观点评论,传位,雍正,胤禛,康熙,遗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