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科举制对英国文官制影响深远

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科举制对英国文官制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封建时期的一项创举,他打开了寒门学子得以进入仕途的大门。但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历史上的学者们却各有争议,有的人认为科举制源于汉代“分科举人”的考试形式,有的人将隋朝设立进士科作为科举制的开端。

但如果分清了科举制与之前的举荐考试制度的根本区别就不难确定科举制的出现时间了。科举制最关键的在于是否对全民开放,百姓能否自主报名参加考试。

科举制选拔人才,不需要经过名人士子的推荐,就能通过一级级的考试展现自己的才华,进入仕途改变自身由于出身在社会中所处的劣势。

科举制不但是我国古代公平选拔官员的一种手段,它还对周边的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方式造成了影响。甚至远在欧洲的英国在建立文官制度时都借鉴了科举制选拔官员的方法。

科举制在英国的传播

科举制最早是先被到中国传播宗教的传教士介绍到西方,当时的欧洲各国有着官僚系统腐败的通病。

虽然来华的传教士从中国科举制看到了改进西方文官制度的希望,但欧洲制度中的贵族势力根深蒂固,垄断了官僚阶级,因此在很长时间内英国乃至欧洲的文官制度并未作出改进。

1.西方早期文官制度的弊端

西方的文官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君主专制时期、资产阶级权贵时期和政党政治时期。在君主专制时期也被称为恩赐制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官完全由君主凭自己的喜好任命,因此该时期的官员很难找到有真才实干的。

资产阶级权贵时期也就是个人赡徇制时期,该时期的官员多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绅士、贵族或者依附于他们所获得官职。政党政治则是政治分肥制时期,有钱人用大量的财富购买官位。

从这三个时期可以看出西方的文官制度是畸形的,别说与我国的科举制相比了,甚至连先秦时期的举荐制度都不如。

虽然在科举制度出现以前,官员的任命大多是有其他官员或者有一定地位的士子向皇帝举荐,但是普通百姓才华出众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名声,就会进入朝廷的视线。

这些人往往能够会被吸纳进官僚体系,但西方显然并不是这样,官职除了与君主的喜好挂钩,还与社会身份地位、私人财富数量有关。

这样的制度把百姓与贵族完全区分了开来,百姓与官员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寻常百姓几乎不可能进入贵族阶级。久而久之必将会造成制度的腐朽和平民的不满,西方的政府同时面临官僚贪污腐朽和社会强烈不满的困境,文官制度改革已经是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而中古的科举制传入西方后为西方文化和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意义,如果能够把科举制融入到文官选拔制度,那么一定会大大改善西方的政治制度。

2.科举制在西方的传播过程

自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西方的交流就从未完全断绝过。随着航路的不断开辟,从西方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越来越多,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和制度很感兴趣。在当时,欧洲各国主要实行赐官制,来华的传教士已经感觉到中国的科举制有可能会改善西方的官员选拔制度。

明朝嘉靖年间,葡萄牙传教士克鲁兹是第一个把科举制介绍给西方的人。他来到中国后发现了中国奉行的是“学而优则仕”的原则,并把这种选拔官员的方法记录在了《中国游记》里。

至于对科举制介绍更为详细的人,是1585年门多萨著作的《中华大帝国史》一书,该书在罗马出版。在《中华大帝国史》中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学子在科举考试中是如何竞争的,并且对学位制度、庆贺方式都作出了介绍。门多萨对于中国的科举非常推崇,他认为在当时的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治理效果最好的国家。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1581年至1609年在中国生活,在这28年中,他在与国内的神父书信交流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的乡试情况。

利玛窦建议神父把中国的科举制度介绍给意大利的公候们,他认为中国的政治、管理形式、社会秩序远远超过其他的国家,关键在于中国完全是由知识阶层治理的,他们有序且合理地管理着整个国家。

至于英国对于科举制的了解,是在1817年,传教士马礼逊被伦敦教会派遣到北京作为翻译。在返回英国时,他带走了大量的汉语书籍。

马礼逊著作的汉英词典中详尽地记载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他的记叙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关于科举制介绍中最为重要的英文史料,对英国文官系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英国借鉴了科举制度的哪些内容

欧洲大多在工业革命后才开始政治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各国资本主义开始占据社会的前列。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要么完全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要么转变为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国家制度的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文官选拔方式的改变,中国的科举制就对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文官制度起到了不小的影响。

1.英国在科举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造

科举制被英国的借鉴过程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英国此前一直盛行的是“恩赐制”。当欧洲其他国家开始废除赐官制的时候,英国也一直有人在呼吁采用中国的科举制度,用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员。

1776年,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就提议在正式任命政府官员前,要先对其进行考试,通过后才能录用。

但既得利益者们肯定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他们不允许政治机制有任何的改变。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促使英国认识到了他们文官制度的弊端,腐朽、贪污等问题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一览无余地暴露了出来。

1853年,英国政府提出了著名的《麦克莱报告》,建议通过考试竞争录用官员。报告中认为,应该把自然科学和数学、古典文学、近代史和国家法、现代语言等四门科目作为考试的内容。两年后,英国成立文官委员会,负责文职人员考试。

英国的文官制度主要采用了科举制“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固定的时间定期举行考核。英国当然不会使用儒家的治国思想,而是把考核的重点放在自然科学、哲学、公共服务知识等方面。

这样的调整显然更加符合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发展,“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官员选拔原则也更加符合英国和欧洲的政治需要。

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大多借鉴了科举制的这几个原则,他们的文官制度在确立之后,几乎沿用至今,继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大多采用了“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文官选拔制度。

2.科举制对英国的影响

在英国开始改革文官选拔制度前,已经有很多英国人开始极力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了。1847年,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此时的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僵化和腐朽了。

但英国的人麦杜思在他编著的《留华札记》里仍旧对中国的考试制度极力赞誉,他认为中华文化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完全得益于政治修明。

政治修明的原因就在于能够一直任用贤明而有学问的人,公正的官员考试制度能够保持人才不断被发掘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麦杜思极力主张西方国家效仿中国的公职人员考试制度,虽然清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非常局限且僵硬,但是在考试制度和考试公平性方面是非常值得西方学习的。

法国的伏尔泰说过,在中国只有经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够任职政府官员,这是中国长期保持“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原因。

即便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但欧洲仍有一部分人对于中国的科举制称赞不已。在英国迫于形势急需改革文官制度的时候,英国的著名媒体《绅士杂志》、《伦敦杂志》和《雾杂志》等相继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是如何选拔和录用官员的。

这些杂志呼吁模仿中国采用文官考试制度,这些言论对1855年英国当权的帕麦斯顿政府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大部分学者所提倡的并非是中国科举制的具体实施内容,而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精神。

结语

《大英百科全书》就对记载了中国的科举制,该书承认中国是最早出现考试制度的国家,中国使用考试选拔官员并且定期对官员进行考核。英国近代的文官考试制度定期举行,测试基础知识、选用低级职务的考试在各个地方举行,针对政府高级职务的考试在首都伦敦举行。

这种考试制度和中国科举制中的乡试、会试、殿试非常接近,从这些史料和事实可以看出,中国的科举制对于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起到了巨大的影响。科举制在欧洲的传播对于全世界的文明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1. 《麦克莱报告》

2. 《留华札记》

3. 《大英百科全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社会,考试,国家,时期,欧洲,中国,制度,西方,贵族,英国,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社会,考试,国家,时期,欧洲,中国,制度,西方,贵族,英国,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社会,考试,国家,时期,欧洲,中国,制度,西方,贵族,英国,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