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的故事后来被夸张了,人类难于想像真相如何,也难以知道他故事中有多少合理成分。他成了传奇中的偶像或崇拜的象征。但在我们看来,他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他完成了初期帝国阶段的过渡,也就是从军人共和时期到罗马扩张的第四阶段。
当时的罗马虽然国内经济、政治乌烟瘴气、内乱四起、社会衰败,但其疆域却在不断扩张。到公元前100年,其版图扩张到了最大。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扩张进入了停滞的低潮时期。在马略重整军制前,又一次元气大伤,而斯巴达克斯的叛乱又使它第三次伤筋动骨。恺撒因征服高卢(今法国、比利时一带)而一举成名。
高卢人至死不向罗马人投降,他们先杀死自己的妻子,然后自杀。
高卢国内的主要居民都是凯尔特族,他们曾占领意大利北部,侵入小亚细亚并定居在该地的加拉太斯。恺撒把入侵日耳曼的高卢人驱逐出境,并把高卢的领土据为己有。
公元前55到前54年,他曾经两次渡过多佛尔海峡,入侵不列颠,但都遭到了强有力的抵抗。与此同时,庞培大帝也在罗马东到里海的地方培养了自己的势力。
古罗马元老院的议员 浮雕
公元前1世纪中期,名义上罗马元老院仍是罗马的政治中心,有权任命执政官和其他官吏,并可以赋予他们各种权利许多政治家仍然为保持罗马的共和传统,以及继续尊重罗马的法律而奋斗,其中以西塞罗最为突出。但市民权的精神,已随着自由农民的锐减而从意大利消失了。仅剩的居住于此的奴隶和穷人,既不清楚自由为何物也不要求得到自由。
西塞罗半身像
元老院已没有什么依靠力量,而在他们畏惧并想压制的大冒险家背后,却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克拉苏、庞培、恺撒的势力比元老院还要大,他们三分天下,这就是最初的三头政治。
后来,克拉苏在卡里尔莱战役中死于安息人之手,庞培和恺撒就决裂了。庞培控制着共和党,并依照法律通过了传讯恺撒的提案,罪名是他干涉法律以及不服从元老院的命令。
卢比孔河是恺撒的法定驻地和意大利本土之间的分界线。在当时,将军率军逾越驻地是不合法的。公元前49年,恺撒宣称“事已决定,毫无退路”,越过了这条分界线,向庞培和罗马进军。
罗马的惯例是,在军情紧急时候,推举一位权力至高无上的“独裁官”来挽救罗马。恺撒击败庞培,被推举为独裁官,任期10年。公元前45年,他又被推举为终身独裁官。实际上就是罗马的终身统治者。
那时也有人主张建立帝制,但自从500年前伊特鲁里亚被驱逐后,罗马人一直对皇帝很反感。恺撒坚决不称帝,但他使用了皇帝的宝座和玉笏。
恺撒击败庞培后,曾率军进入埃及。在这片由托勒密王朝所统治的国土中,他爱上了美轮美奂的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她似乎使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把她灌输的埃及神王的思想带回罗马。
恺撒在一座神庙内树立了自己的雕像,并刻上了“献给无敌之神”之类的字样。然而行将朽木的罗马共和党做了最后一击,在元老院刺杀了恺撒,他恰好倒在死于自己手上的对手庞培大帝的雕像脚下。
恺撒被刺(局部)。他在凶手中认出了他十分信任的布鲁图斯,说道:“你也这样,我的儿子。”
这种个人争名夺利的战斗又持续了13年。其后形成了雷比达、安东尼及恺撒的侄子屋大维三足鼎立的第二次三头政治。屋大维像他叔父一样占据了穷困的西方各省,招募了最精锐的军队。公元前31年,在亚克兴海战中,他打败了自己惟一的敌人安东尼,成为罗马的惟一执政者。
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 大理石 罗马 梵蒂冈美术馆收藏
但屋大维统治的性质和恺撒的完全不同。他不想做神灵,也不愿做皇帝。更没有美丽的皇后做情人。他既坚决不做独裁官,而是把自由还给元老院和人民。
元老院感谢他,仍把实际的权威交给了他。屋大维不称皇帝,而是被称为“元首”和“奥古斯都”(尊严)。公元前27年至公元后14年,他成为罗马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恺撒。
其后的皇位继承人,依次为提庇留(公元14年至37年在位)、加里古拉、克芬狄和尼禄。后来是图拉真(公元98年在位)、哈德良(公元117年在位)、庇乌(公元138年在位)和奥勒留(公元161至180年在位)。
这些皇帝都拥有自己的军队。军队对他们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军队助他们做成皇帝,也把他们拉下皇位。
元老院在历史上渐渐消失,取代它的是皇帝及其行政官。至此帝国的疆土扩张达到了最高点。不列颠的大部分都归属罗马,特兰西瓦尼亚被划为新省达契亚;图拉真则渡过了幼发拉底河,而哈德良的做法则可以使我们立刻想起世界另一边(中国)的情况。
哈德良和秦始皇一样筑造城墙,抵御北方的野蛮民族;他的城墙横穿不列颠。此外,他又在莱茵河及多瑙河间建造了栅栏,还放弃了一部分图拉真的领土。
罗马帝国的扩张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