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19日,缅甸独立领袖昂山将军正和部长们开会,一群穿军装的人突然冲进会议室,用冲锋枪一阵扫射。
众人倒在血泊中,全部遇难。
昂山将军,这个带领缅甸人民浴血奋战、走向独立的民族英雄,最终被英国人支持的缅甸爱国党人刺杀。
彼时,他的爱女昂山素季年仅2岁,这个出身传奇、年幼丧父的女子,此生注定必将不凡。
作为国父之女,昂山素季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童年时,她先后进入圣特伦特教会学校和卫理公会开办的学校学习。
13岁那年,她母亲被任命为驻印度大使。
昂山素季随母赴印,在那里接受正统的上流印度仕女教育,裁缝、刺绣、插花、钢琴和骑术,渐渐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气质优雅的女子。
中学毕业后,她进入英国牛津大学留学,主修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位。
在牛津,能言善辩的昂山素季成为了学校里的女风云人物,她的聪慧和异国情调吸引了很多追求者。
在一众青年才俊中,昂山素季与英国学者迈克·阿里斯相知相爱。
阿里斯热衷研究西藏文化,曾在不丹王室担任家庭教师,他沉醉于昂山素季身上神秘的东方气息。
1972年,在不丹皑皑的雪山下,阿里斯向昂山素季求婚。
求婚时,昂山素季对男友说:如果缅甸需要她,她就必须回去。
阿里斯清楚地知道她身上流淌着缅甸国父的血,生来就跟国家人民连在一起,不会只属于自己。
即便如此,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地答应了。
婚后,夫妻俩生下了两个儿子。
他们一起教养孩子,读书、工作、娱乐,过着平静而幸福的工作。
那段时间,昂山素季先后在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所、不丹王国外交部研究院、牛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等地任职,还于1987年取得了伦敦大学的硕士学位。
她既是贤良温婉的妻子母亲,又是不断进取的学术研究员,与此同时,她还一直心系祖国人民,曾成立机构,帮助缅甸青年到海外留学,也时常接触流亡海外的缅甸异见者。
1988年3月的最后一个晚上,一通来电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生活。
母亲中风病危的消息传来,昂山素季心急如焚,当晚即收拾好行李,随后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夫妻俩心里都有着强烈的预感——昂山素季此去,他们的生活将从此改变。
当时的缅甸时局混乱,军政府实行高压独裁统治,一切国有化,上层享受特权,下层生活贫困。
最终,经济崩溃、通货膨胀,黑市、毒品走私日益猖獗,缅甸成为了当时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更可笑的是,当时的缅甸领导人吴奈温认为“9”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一意孤行实行货币改革,只留下45元和90元这两个能被9整除的面值钞票流通。
顷刻间,人们储蓄在家中的钱化为乌有,使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
百姓们被迫走到街上抗议,最终遭到残酷镇压,造成几千人死伤。
回到祖国的昂山素季亲眼目睹了这一切,身处风暴之眼的她,再也无法选择沉默。
时代大戏,即将开演。
身为国父之女,昂山素季自然而然被推举为抗争领袖。
1988年8月26日,在仰光雪德宫大金塔西门外广场上,昂山素季面对近百万民众发表演说,阿里斯带着两个儿子就站在她身后。
“眼前的危机举国上下共同关注,身为我父亲的女儿,我不能置身事外。”
她外表柔弱、身材单薄,却在这一瞬间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群情沸腾。
此后,昂山素季组建了自己的政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NLD),并出任总书记。
民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全缅最大的反对党。
然而,夺权之路极为艰辛。
丈夫带着两个儿子告别了她,回到了英国,母亲也最终于当年12月底去世。
昂山素季只身留在祖国,孤军奋战,不久后便遭遇军政府的软禁。
1989年圣诞节,缅甸政府允许阿里斯回仰光看望昂山素季。
夫妻俩小别重逢,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团聚。
阿里斯后来回忆:“那些天是我婚姻生活中最快乐的回忆,日子好平静,昂山素季已经养成运动、阅读、弹钢琴的规律作息。我每天拿出一样带来的圣诞礼物,持续好几天。我不怀疑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相聚。”
假期结束后,阿里斯不得不离开,他无法再申请到新的签证,两个儿子的缅甸国籍也被吊销。
阿里斯说:“缅甸政府打算把她和孩子硬生生分开而击垮她的意志,希望她会接受永久流亡。”
事实上,只要昂山素季答应离开缅甸,她就可以重获自由,从此与丈夫儿子在异国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但是,她还是选择留下来面对未知的风暴。
回到英国的阿里斯一直心系妻子的安危,每天活得战战兢兢,他生怕妻子会像她父亲一样被暗杀。
为了保护妻子的安全,阿里斯游走于英国或其他国家的高层活动中,努力帮助妻子建立国际声誉,以向缅甸当权者施加国际压力。
1991年,软禁中的昂山素季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阿里斯带着两个孩子替妻子领取诺贝尔和平奖,他从不埋怨昂山素季为大家舍小家,而是为妻子所做的一切感到无比骄傲。
1995 年,阿里斯突然接到了一个十分惊喜的电话,是昂山素季从缅甸的英国大使馆打来的,她说她重获自由了!
阿里斯和两个孩子获得了赴缅签证,随即赶往缅甸与她相聚。
距上次一别,已经六年有余。
再见时,阿里斯已经头发发白,长期被软禁的昂山素季也形容枯槁,而他们的孩子也已长大成人。
难得的是,经历了这么大的磨难和长久的分别,他们对彼此的心依然不曾改变。
他们相拥在一起,若如初见。
经历的短暂的团聚后,夫妻俩再次依依不舍地向对方告别。
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此一别竟是永别。
三年后,阿里斯确诊癌症晚期,他马上着手办理赴缅签证,然而却一直被缅方拒绝。
他申请了又申请,前前后后申请了30 多次,甚至有很多著名人士为他写信请愿,包括罗马教皇和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在此期间,阿里斯的身体每况愈下。
最后,一名军官面见昂山素季,告诉她:“你可以跟丈夫告别,但条件是你必须返回牛津。”
在国家和家庭之间,昂山素季再次做出了惨痛的抉择,她说“我的家庭的分离,是我争取一个自由的缅甸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
昂山素季知道此生再也见不到爱人了,她穿上了他最喜欢的颜色的衣服,头发上戴了一朵玫瑰花,去了英国大使馆。
在那里,她录制了一段影像向阿里斯道别:她告诉他,他的爱一直是她的支柱。
录像被偷运出来,到达英国时,阿里斯刚刚去世两天。
未能在死前见妻子最后一面,成了阿里斯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家里保留着妻子接到母亲病危电话时正在阅读的书,以及她获得的所有荣誉,他的床头也一直挂着昂山素季的巨幅肖像。
失去了丈夫的昂山素季悲痛欲绝,但她从未放弃斗争和希望,一直规律生活,禅修、读书、学习、收听国际时事新闻......
在昂山素季前后经历了三次软禁后,时局变换,她最终于2010年彻底获得了自由。
她慢慢走出她的寓所,向着西北方向,双手合十,默默祈祷:亲爱的丈夫,我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此后,昂山素季一步步走上缅甸政府的权力顶端,带领人民走向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