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839年6月3日,在广东省虎门海滩,林则徐干了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儿,他下令销毁了237万斤鸦片,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实际上,这些鸦片明明一把火就能解决,林则徐偏偏不听,选用了“海水销烟”的方法,这是为何呢?
广东省东莞市,鸦片战争博物馆前的林则徐铜像
【背景介绍】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拼命向中国运鸦片,给清朝带来两个危害:一方面,吸食鸦片之后,身体毁了;另一方面,国内的白银大量外流,出现“银荒”现象。
这个时候,道光帝坐不住了,赶紧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林则徐到广东之后,三下五除二,从外商手里没收了237万斤鸦片,这下新的问题出现了,怎么销毁?有人说,一把火烧了吧,林则徐:不然。他是这么做的:
1⃣️在虎门海滩附近,挖两个大池子,然后在池底铺满石头,周围装上木板;
2⃣️命人挖一条水沟,将海水引入等到池子里头;
3⃣️把鸦片直接丢到池子里,用海水浸泡一段时间;
4⃣️往池子里倒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石灰水具有强腐蚀性,于是鸦片被溶解了;
5⃣️等海水退潮,放出池子里的液体,流入大海,无影无踪;
就这样,费了半天劲,237万斤鸦片终于被销毁了,中间花费了近1个月时间。
那么,明明一把火就能解决的事儿,林则徐却选择了“海水销烟”的方式,是吃饱了撑的吗?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
鸦片焚烧产生大量“毒烟气体”,后果不堪设想
237万斤鸦片,如果用焚烧的方式的话,可以想象“浓烟滚滚”的壮观画面,那么周边的十里八乡恐怕是“乌云蔽日”,又没有防毒面具,人们一旦大量吸入,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虽然没有环境保护的概念,但是一心为民的林则徐,肯定不会采取火烧的方式。
2015年3月,印尼警方焚烧了3.3吨大麻,大麻燃烧产生的烟雾弥漫全城,当地居民出现头疼、头晕、甚至幻觉。
【第二个原因】
焚烧后的鸦片,仍然有可能通过提纯方式,被人们利用
火烧之后,鸦片的生物碱(俗称烟膏油子),也会或多或少渗透到地表。这就意味着,当地的烟民挖出有鸦片生物碱的土壤,然后进行一番提炼,有可能获取鸦片,这样就功亏一篑了。
虽然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为了以防万一,绝不能采取火烧的方法。
清朝,吸食鸦片的人
【第三个原因】
海水销烟优势明显,更加彻底、节约成本
而相比起火烧鸦片,用海水加石灰溶解鸦片的方法,可谓高明至极:
首先,在海水和石灰的反应之下,鸦片已经被溶解成为了液体,而由于在虎门海滩修建的池子,这样,销毁成液体的鸦片,可以在潮汐作用中,一点不剩进入大海。而大海的无量和广大,会将鸦片液体稀释到约等于0的地步。
其次,海水销烟花费小,石灰便宜易获取,海水不要钱,最终就是出点人工钱。
所以说,林则徐宁愿多花点时间,也坚决不用火烧的方式来销毁鸦片。
【后记】:鸦片之祸
事实上,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并没有彻底将鸦片从中华大地赶出去。
【1】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背了一屁股债,穷途末路之下,有人出了个“好”主意:在国内自己种植鸦片,一来防止白银外流,二来政府还能赚点钱。
不得不说,这说到了清政府官员的心坎里。
于是在政府的默许下,神州大地开满罂粟花,全国有18个省份,把种植鸦片当作了支柱产业,疯狂程度堪比现在的房地产行业。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大清的鸦片,很快抢占了本土的市场,并且还冲出国门,反向输出给了外国。
姑且不说清朝的鸦片出口,给清朝换回来了多少外汇,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大清基本上没因为鸦片的贸易,而让白银继续外流。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让人感到悲伤而且无奈的事情。
罂粟花海
【2】
1916年,袁世凯死了以后,军阀们一通混战,大大小小战争避免不了。于是,为了筹钱打仗,军阀们就打起了种植鸦片的小心思。
比如,奉系军阀的老大张作霖,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后,就命人在东北大面积种植鸦片,而后从中抽取税收,用来从事军阀之间的战争。
【3】
1927年,蒋介石北伐成功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对于鸦片,蒋介石政府颁布政令:贩卖鸦片需要有专卖证书。
蒋介石政府这么做,无非也是为了筹钱。甚至于直到解放战争期间,在我国民间,由于人民对法币和金圆券已经失去了信任,因此,在当时的民间,烟土、金条、银元,都是民间交易的硬通货。
从这个角度来说,烟土还具备了一定的金融属性,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
直到伟大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鸦片之祸才彻底离开华夏大地。此时,距离林则徐虎门销烟的1839年,已经整整过去了一百一十年了。
ps:对于林则徐虎门销烟,后世褒贬不一,有人说挽救了清朝百姓,也有人说,林则徐不够变通,虎门销烟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