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的美国,你可以在周末听到不绝于耳的女性惨叫,因为因为酗酒的男人们又开始家暴了.....
在美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时期,它既是美国梦最绚烂的时刻,却也是美国梦幻灭的时刻,这个时期就是美国的禁酒令时期(1920-1933)。一个充斥着纸醉金迷和枪火子弹的时代,一个美酒沾染鲜血和鲜花开满罪恶的人间。
禁酒令时期,在美国历史上虽然不长,但却是深刻影响了美国现代历史,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个轰轰烈烈的禁酒令,也就没有后来的美国。
禁酒令顾名思义,就是禁止饮酒。但具体点,就是禁止聚众饮酒和饮用过量酒精,对个人饮用适量的酒类饮料到没有多少限制。禁酒令绝对严禁贩卖酒精(除了医用以外),也就是说可以自己喝酒,但得自己酿制(不能超过政府规定的量),不能兜售。
禁酒令并非美国的专利,事实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发行过禁酒令。我国的禁酒令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传说中,商纣王荒淫无度,甚至搞出了“酒池肉林”的把戏,引得民怨沸腾,西周引以为戒,搞了禁酒。酒是一种粮食酿制的产品,在农业社会,统治者饮用过多的酒,就代表着有许多农民可能要”家田输尽“,自己没得吃,粮食得上交给贵族酿酒。
诗经《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说的就是农民收获了稻禾,得给统治者酿酒去。
历史上,酒精的泛滥与否和粮食丰歉有关。收成好的年份,社会上饮酒风潮就盛,反之则衰。禁酒令在人类历史上十分普遍,并不鲜见,而且酿酒需要使用大量的粮食。而我们要讲的美国禁酒令时期却着实比任何一个禁酒令都要传奇得多,由于牵扯的人物、事件过多,我们只来简单地探讨探讨美国禁酒令时期的经过、原因和影响。
起始——工业时代酒精的泛滥和北美人民的嗜酒如命
17世纪,英国移民来到北美大陆。他们带来的东西只有三样——“圣经、勇气和酒精”。
和英国人嗜茶如命不太一样,美国人都热衷于酒精。独立战争时期,北美民兵可以没有口粮,但不能没有酒精,华盛顿就下过死命令“尽量让每个士兵每天都能喝一点威士忌”。19世纪之后,美国进入了工业时代,粮食产量翻了几百番。产量上去了,就代表着具有了大量生产酒精的原料。
当时的美国社会,基本上超过80%的成年男性都有饮酒的习惯,据不完全统计,1820年15岁以上的美国男性年均饮用80瓶威士忌,平均1万人的小镇就有超过200家的酒馆。
酒在19世纪的美国社会更像是一种老少咸宜的消遣品,而非违禁品。在美国,酒大致被分为三类——烈酒(liquor)、葡萄酒(wine)和啤酒(beer)。物极必反,美国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带来的酒精泛滥也出现了几百种社会问题。最突出的有两个问题——酗酒男性对女性的家暴问题和底层人民的酗酒带来的贫困问题。
19世纪,美国人权运动尚未解放,不管是黑奴还是女性社会地位都十分低下,酗酒引发的暴力事件(分为男性斗殴、男性对女性和孩童的家暴)此起彼伏,当时的美国女性大多选择了隐忍,因为法律并没有规定家暴应该如何处理。
同时底层人民由于酗酒过度而导致的破产也比比皆是。19世纪的美国家庭大多是男性单一收入家庭(即只有男性工作),虽然工业革命业已发展,但是工人的工资上涨很慢。而且酗酒也导致了失业率高涨、工伤等问题,比如说在19世纪末,美国每年因为酗酒导致50多万人工伤。社会问题也和酒精酿制一样发酵着。
禁酒令的推出——女权运动、清教徒、爱国者和政府手腕
可是当时的美国人都喜欢喝上两口,禁酒有多么严重呢?打个比方。在当时的美国禁酒,就好比在现在的中国禁止吃面条、馒头。同时,美国酒精税收是当时美国联邦政府最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可是不禁酒的话,美国社会已经要垮掉了。一开始,禁酒只限于民间组织,特别是女性组织。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反对饮酒的运动中,美国女权运动达到了第一次高潮。
但是好景不长,1860年南北战争爆发。南北方的政府都发现,战场上的士兵最多要求的是酒精。这并不奇怪,打仗嘛,容易负伤,酒精就是天造地设的麻醉剂。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西进运动也差不多结束了,美国的国土瞬间扩张了两倍,这个时候大量的欧洲移民纷至沓来。美国开始在强国道路上狂奔。移民中最大的三次族群是——德国人、东欧人和爱尔兰人。这三种族群都是爱酒的民族,而且德国人还是最会酿酒的民族之一。他们一来,迅速就占据了美国酒业的半壁江山,酒精产量翻了不止一番。
酗酒再次泛滥,这一次的禁酒运动仍然是女性先发起的。但是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运动开始深入了制度层面,同时杂揉了宗教。(美国是清教徒最多的地区,清教徒反对饮酒)19世纪后半期,由于世界各地都有人涌入美国,美国早期的清教(天主教中的改革派)意识形态已经被各种文化冲击,饮酒似乎也变得没那么“政治不正确”。而此时,美国女性们开始混合清教的意识形态,同时高举女权旗帜鼓吹禁酒。
1879年,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社会运动家威勒德创立了“女性基督教禁酒联盟”,这是一个以清教为意识形态的早期女权组织。这个组织不止组织禁酒集会,还从教育、制度入手宣传禁酒,同时还积极争取女性的投票权。
这个组织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第一次从制度和文化教育角度出发禁酒的运动,同时还给美国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第一次解放的机会。但是女性其实还只是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禁酒运动中最主要的力量其实还是男人们。支持禁酒的是分布在小城镇和乡村的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后裔,而支持饮酒的居住在大城市移民、工人和中产阶级。
当时美国最出名的酒馆基本都是德裔(天主教徒)开的酒馆,所以英裔美国人就宣传“喝酒是卖国,是玷污美国精神”。但是城市阶级认为“我喝酒是个人自由,你侵犯人权”!德裔商人们有钱啊,他们就给政客“政治献金”要求反对禁酒,但是当时的美国正在工业道路上狂奔,工业寡头们(如福特汽车、卡内基钢铁)觉着“工人整天醉茫茫的怎么干活”?于是乎,胳膊拧不过大腿。
1910年,美国有一半的州都通过了禁酒法案(大致规定不能过度售卖酒精)。但最“可怜”的还是工人阶级,当时的美国工人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饮酒就是最主要的娱乐。20世纪20年代,一战爆发,禁酒派的机会来了。这一下子就好了,美国民众仇德情绪达到顶峰,纷纷支持禁酒。1919年1月16日,影响世界的《伏尔斯泰德法案》出台。法案严苛到了连女性都震惊不已的地步:禁止在美国境内制造、运输、贩卖任何酒类产品,甚至酒精含量超过0.5%即为非法(鸡尾酒都不止这么点)。
然而,天真的美国人还没意识到一场“黑帮战争”即将到来。1920年1月17日,美国政府正式开始禁酒。而就在当天,就出现了芝加哥蒙面歹徒截下2车威士忌的新闻。
由于私酒贩卖不需要缴税,当时不少私酒大佬一天进账的钱超过10万美金(大概相当于今天一天赚100多万人民币)。私酒的利润简直是惊掉下巴,电影《美国往事》中提及一杯私酒就要1美元,而一整瓶酒的成本还不到4美分,这利润率高达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超过了今天的毒品交易利润率。
禁酒令禁得越严格,铤而走险的人就越多。从20年代到30年代,美国陷入了犯罪率最高的时期之一,美国警察逮捕了超过50万人,30多万人被判刑,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喝了酒而被捕。禁酒令时代最不可思议的是美国黑帮的崛起,不管是意大利黑手党、俄罗斯黑手党、犹太黑帮、芝加哥黑帮、爱尔兰黑帮、纽约黑帮、拉美裔黑帮都涉足其中,同时借着贩卖私酒扩大势力和财力。黑帮们控制了纽约、迈阿密、底特律、芝加哥等大城市,其中芝加哥最严峻。
这可能是美国历史上黑帮业务重叠最高的时期了,都是卖酒的。黑帮的大量崛起,挽救了濒临破产的生产汤姆逊冲锋枪的军工厂,因为这种火力猛、造价高的武器,军方都不愿意采购,而黑帮买起来是一点都不手软。
这个时期,势力最大的是意大利黑帮和爱尔兰黑帮。他们和警察打,和政府打,和军队打,互相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尔卡彭(绰号疤脸)。这家伙在芝加哥呼风唤雨,年进账上亿美元,而且并不低调,四处抛头露面,接受媒体采访,上《时代周刊》,甚至还喜欢给慈善组织捐款,被称为“芝加哥的地下市长”。
他也心狠手辣,策划了著名的“情人节大屠杀”,他手下的马仔明目张胆杀了敌对帮派的成员。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由于种族主义的3K党禁酒,被暴躁的黑帮彻底打残了。几代美国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黑帮只用十年就做到了。20世纪20年代,托了一战的福分,美国的股市大升,欧洲的产能都让美国承接了,社会财富暴涨,堪比80年代末的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有人这样形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爵士乐、酒精、享乐主义、芝加哥、汤姆逊冲锋枪、黑帮。这些名词缭绕着疯狂的20年代。
美国陷入了一种异样的狂欢之中,明面上政府禁酒,可是地下酒吧里,人们觥筹交错、夜夜笙歌。黑帮们投资好莱坞,大量渲染繁华的影片也如雨后春笋一样。
繁华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危机和美国梦的破碎。
尾声——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总统和合法饮酒
终于,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到来,而美国尤为严重。
此时美国社会发现,酿酒业会制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而政府也发现酒税超过数10亿美元。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以合法饮酒为议题开始争取选票。这让选民大喜过望。但是卖私酒的黑帮不高兴了,饮酒合法了,他们就赚不到钱了。1933年,禁酒令正式解除。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禁酒运动终于是告了一段落。
虽然私酒贩卖没有了,但是规模巨大的黑帮还在,他们后来成为了毒贩。同时禁酒令的施行,让美国社会犯罪率陡增,官僚机构腐败横行,财政税收大打折扣。但是禁酒令仍然带来了裨益,最明显的就是平权运动的开展。通过了禁酒运动,美国女性乃至全世界的女性都得到了第一次的解放,同时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信仰的美国人也第一次融合,黑酒吧不限种族,而正规酒吧限制。
后人感叹地说:“禁酒运动是一次美国社会平权的实验”。
今天的美国人不再“谈酒色变”,但也意识到了矫枉过正的危害。同时,禁酒运动所折射出的教训也在告诉我们——喝下去的不只是酒水,更是民心、正义和教训。
迈克杰克逊致敬禁酒令时代的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