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所说的中世纪时期, 往往是泛指欧洲历史上的一段漫长阶段,开始于古罗马帝国衰落的五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的十五世纪,长约一千年的时间。
而英国中世纪历史的跨度比较短,主流的观点是认为英国的中世纪时期开始于英格兰诺曼王朝结束的1154到1485年这三百余年的时间。
这三百年间,几乎世界各个地区都在经历着一场政治经济以及生产力的巨变,而英国亲子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巨变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变化。
一、中世纪晚期英国亲子关系变化的背景
提到中世纪,我们一般都会在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黑暗中世纪",在这段时间内,欧洲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人民生活境况可以说是不甚乐观,但是英国亲子关系却愈发紧密,并且大致呈良性态势发展,朝着更加紧密、联系更加密切的方向发展。
有言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而英国亲子关系似乎并未遵循这个规律,反而是朝着人性预测的相反方向发展,个中原因,离不开当时英国境内以及整个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
1.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变动对亲子关系的影响作用
中世纪晚期,整个欧洲都被黑死病的阴影所笼罩,而英格兰的人口更是因为这场瘟疫而骤减至原来的一半左右,因为疾病导致的人口大规模死亡,社会矛盾冲突激化现象突出,英国人民在面对这种人口流失、亲人离世的局面,便愈发的意识到人口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当中孩子的重要性。
中世纪以来,英国儿童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这也从另一种维度上推动了英国家长对于孩子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加强了英国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
还有一个发挥了关键性因素的就是战争的影响——总的来说就是同化与反同化的过程,不管是丹麦入侵还是诺曼征服还是统一威尔士,都是一直在民族同化与反同化的过程之中,在此过程当中,关于亲子关系的理念逐渐发展与进步。
到了实现全境统一的都铎王朝,英国正式步入了资本原始积累时代,有了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来支撑亲子关系的发展。
2.世界范围内文化碰撞对英国亲子关系产生的影响
十五世纪前后,因为人们对于金银的追求以及宗教因素等多重原因,新航路开辟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
在地理大发现后,各大洲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被打破,而英国之前那种不重视亲子关系维系、亲缘关系淡薄的文化氛围也被打破,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英国亲子关系向紧密方向发展。
此外整个欧洲大陆内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也对英国亲子关系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倾向于推崇古代文化而蔑视欧洲中世纪文化,这消灭了一些从中世纪致使亲子关系淡化的理论以及文化,使其影响力逐渐减弱。
如果从直观上看,中世纪的英国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口少,到处都郁葱葱,十一世纪英格兰只有百万人级别,而现在英国的人口有六千万以上。
许多地区保持着原始状态,所以当时的英国人都是有神论者,他们对大自然还保持着极高的敬畏之心,唯心主义观念盛行。
宗教的原罪理论影响力大,而中时期晚期科学技术、物理研究以及地圆说的提出,都很大地降低了宗教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推动英国亲子关系的改变与发展。
二、英国晚期亲子关系变化产生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此后的人际关系,大都是亲子关系的衍生。中世纪以来,英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家庭关系都可以用"淡漠"来形容,这不仅阻碍了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也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有害影响。
但是,中世纪晚期之后迎来了亲子关系的转折点——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而且情感联系度更高。而我们知道,政治经济的改变与文化现象往往是紧密联系的,而英国亲子关系对原有社会体制结构的冲击无疑是非常之大。
首先,英国亲子关系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此时的英国人民对于孩子的关注度趋于上升,社会便利用这种关注度来推动家庭实施教育工作并辅助进行,由此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
另外,统治者还可以通过父母来对孩子们进行政治理念灌输,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同时也可以推动社会政治变革、促进社会观念制度向前发展。
其次,英国亲子关系对人文观念以及社会风气方面也有深远影响——中世纪晚期的父母开始愈发重视孩子的生存状况以及教育环境,并且不像之前那样过度干涉孩子的婚姻选择权,这不仅减少了许多隔阂,并且也推动了英国晚期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人口数量的增长。
文艺复兴时期绘制的许多画作以及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都在传达着一种把人抬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观点。
在人的尊严和自由上,中世纪晚期的英国社会对此的认识高度统一,这种高度统一推动了欧洲范围内人民的自我意识觉醒,也构成了未来数百年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
结语:
亲子关系以血缘为纽带,在宗法制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价值观来看,应该是极为稳固并且值得信赖的关系。人们社会价值、三观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等,都可以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也就是亲子关系,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传递,而这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传递一定会反映到社会上。
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推动英国亲子关系的改变的同时,亲子关系的紧密也推动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并且间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其遗留下来的文化特点以及相处模式一直影响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
《剑桥中世纪史》、
《欧洲中世纪史(第十版)》、
《十字军东征简史》、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