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早实施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英国在这一制度上所取得的成就和进行的改革是有标志性意义的。纵观文官制度在英国的发展历史,与英国的时代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虽然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在国内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然而,有关政府机构运行与人员选拔却仍旧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定,这就导致了早期文官中出现并盛行起了任用私人的情况,对当时的普通民众来说绝非是一个好现象。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在英国政坛中的地位提高和世界开始紧密联系等各方面发生变化后,文官制度也跟随发生了巨大转变,并在各国间都树立了一个典型榜样。
社会具体环境的变化推动了了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进程
早期以恩赐官职为主流现象的文官制度成因
在光荣革命以及《权利法案》颁布后,虽然英国国王的权力被大幅度削弱,但仍然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并非完完全全地被赶出政治中心。而为了重新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他们开始以官职作为许诺来笼络人心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同时,在长期的封建体制中,各大贵族早已心思各异并都或多或少地有着自己的势力,在英国政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反观资产阶级,虽然他们建立了议会试图实现民主制,但却仍然没有足够的实力同这些封建贵族相抗衡。这就使得当时的英国政治仍然是以国王和封建贵族为主,对官员的任职的权力也被他们牢牢掌握在手中,并作为扩大自身势力的资本随意使用。无数靠走后门和贿赂的庸才跻身文官体制之内,他们既没有升迁所需的考核,也没有任职时间的限制,全看掌权者的心思如何。彼时的英国官僚庸才当道。
正如怀特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政党之间的政权交替行为再度加重了文官制度的腐朽
此外,两党制的建立和愈发成熟也对这种恩赐现象的兴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为了使自己的政党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者,两方的政治竞争者都许诺将官职作为竞选成功后的奖品分发给大家。这样一来,政党的政策是否对国家有益被抛在脑后,自己能够获得多少利益、能够担任多大职务成为议员们需要首先考虑的点。即便有部分人不愿同流合污,但在大环境的裹挟下,却终究无法起到作用。
在当时的英国政坛内:此时想做官的都是庸碌无能之辈。凡在公开竞争的职位中站不住脚的,或不愿积极努力的,才安于在行政部门混日子,不冒风险,过得舒服。民主议会制度看似公平,其中却充满了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对英国的发展毫无裨益。
资产阶级社会地位的提高迫使了文官制度的改革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大机器的时代来临,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英国迈出了近代化的脚步,无论是从技术水平、贸易数量还是殖民土地大小来看,它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而资产阶级则在这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用金钱将自己推向了政治的舞台,在议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工业革命
他们迫切地想要进行政治改革以谋求更多的自身利益,腐败落后的文官制度首当其冲。同时,新的社会体制要求政府有着更强大的治理能力,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基本的诉求。显而易见,早已被庸才占领的文官制度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改革便是必然之举。
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为英国的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样本
早在十二、十三世纪之时,有关中国的考试制度就已经经由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传入了西方,并在当时引起了热烈称赞:这个伟大的国家,在当今世界上,成为政治修良的头等国家。而随着世界市场的开辟,在英国的对外商业贸易活动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其他国家的文化,尤其是中国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
在始一见识到中国的科举制度后,无论是英国媒体还是官员都对这一制度持有饱满的信心,"要强烈呼吁英国政府,建立一个对全国人开放的竞争性考试制度,来提高英国行政人员的工作水平",认为它拥有极高的优越性,并十分符合当时英国的发展国情。
通过考试来择优录取,首先便能够直接提升文官职员们的办公素质和处理能力,并将整个政府的行政效率都大大提高;然后就是这一制度在实行后可以有效加强社会中的阶级流动现象,从而做到对封建贵族势力的再度打击,民主政治也得到完善。
英国文官制度从组织到体系等各方面的主要改革内容
政府对文官人员的选拔有着更加严苛的标准与规定
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首先便是对人员的选拔有着更加严苛的标准。早在于一七零零年颁布的《吏治澄清法》中就有着明确规定: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其他官员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
同时将众多官员分为政务官与事务官两种类型,而财政部等更加重要的机构则设置了更加细致的政务次官和事务次官。在此后的发展中,文管选拔的程序变得愈发繁杂,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考试,并且随招聘部门的不同还有着不同的录取方式,对能力的考核上升到主要层面。
英国文官
高级文官的录用年龄为十九至二十五岁,候选人一般都为剑桥牛津毕业的高材生;低级文官的录用年龄则为十七至二十一岁之间,只需要接受过中等教育即可。而通过层层考验后所收获的回报也十分丰厚,除非他们自己辞职或者触犯了法律,不然便可以终身任职,真正体现“忠一事,尽一生”的职业理念。
纪律与监督层面也随时跟进以防贪污腐败发生
其次,文官所需遵守的纪律相比于普通人来说也更多。身为国家公务员,他们更多地是代表国家的形象,一旦名声有所败坏,国家的威严也会遭到打击。此外,他们还不被允许从事与本部门有任何业务相关的营利性事业、政治性活动、党派争斗,以免造成国家机密的泄露,这在资本主义工商业飞速发达的大环境中,不可谓不是个挑战。
英国文官
至于职位的晋升,则与任职的年限、业绩的考核与面试的成绩有着直接关系,"他们的晋升和未来的前途,完全取决于他们履行职务的勤奋程度和努力",总而言之,也是有能力者上位。
而在对文官的监督上,英国政府也耗费了大量心思,它在各个部门中都专门设立了行政裁判所以处理其内部的纠纷,有效保证了文官制度的正常运行。普通的法院对文官也有着一定的监督与调查权力,一旦认为某人的行为违反了纪律或法律规定,法院便可以通过颁布调查令、执行令等手段来亲自进行对违纪者的审判。
良好的政治运行体系为英国的发展和强盛奠定了深厚基础
通过一系列对文官制度大刀阔斧的改革,英国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建立起了一个充满活力、高效率、愿意维护整体国家利益的政府。它首先对残存的封建势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原先贵族所拥有的特权完全消失,资产阶级彻彻底底成为了英国政府中的主导势力。
其次,在英国两党分食制尚还盛行的时候,每一次政权的交替都会造成大批官员下台,社会也会因此产生一定程度的动荡。但当文官不被允许参与政治活动且可以不受高层人员的限制后,就算政党之间的斗争再如何激烈,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运行,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固发展。
英国上议院
除此之外,政府良好的运行体系也会使其在民间的口碑与评价大大提高,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贿赂与腐败行为也就能从根源上慢慢杜绝了。最后,由于文官们对国家的整体利益有着更多的考量,使他们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中也会偏向于对国家发展有益的方面,社会教育、军事、娱乐、医疗等事业蓬勃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就是如此,因此从内到外全方面地促进了英国的兴盛。
正如当时的舆论界所称赞道:消除了所有笨伯,总的说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能力,很有声誉的班子,同时,一个全新的节约和勤奋精神得到了贯彻。
总结
虽然文官制度在英国建立初期仍然具有一定的封建残余影子,但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愈发强大,它也变得愈发完善与现代化。虽然资产阶级的本质依旧是对工人、农民等的剥削与压迫,但其在保障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制定了许多措施而顺带福泽了民众,文官制度便是如此。作为近代文明的建立先驱,英国在政治体系所作的改革是十分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也是值得其他国家好好借鉴的。
参考资料:
1.《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2.《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