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有多么经典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关键是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体会,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长,同样的剧情,不同年纪和心境去看,都有不同的收获,有点"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味道。
看剧还能长知识!《雍正王朝》是我接触的第一部的清宫正剧,以前的我年轻,不屑于看这种权谋宫斗的记电视剧,看这剧之前连清朝有哪些皇帝都不知道,连康熙雍正乾隆关系辈分都搞不清楚,这部剧给我普及了知识,知道了清朝有十二任皇帝,原来康熙雍正乾隆之间,前者是后者的老爸……
古人云:学海无涯,诚不我欺,除此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我还学到了几句满语,以前听人说当今社会基本没人会讲满语了,因为实用性不大,连当年满清的皇帝都带头讲汉语学汉话,比如末代皇帝溥仪,他已经退化到一句满语都不会讲了,我至少会三句,从这一点来看,我比溥仪优秀啊,哈哈!
看 《雍正王朝》,学满语,走起!话不多说,我学到的第一句满语就是"巴图鲁"!
什么叫做巴图鲁?巴图鲁在满语种是勇士的意思,与蒙古语的“巴特尔”同源,亦音译作拔都,为满洲传统封号之一。从明朝时起,女真人就开始使用这个称号了,后来成为清朝赏赐有战功之人的封号, 非作战勇猛立下大功劳之人是得不到这个奖赏的,比如大名鼎鼎的鳌拜!
《雍正王朝》中在康熙奖赏弘历的时候,小机灵鬼弘历拍爷爷的马屁,正好拍在关键部位,康熙开心得不得了,老怀大慰,直接在心里钦点了弘历作为隔代接班人,这也是《雍正王朝》里面的名场面,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
说是康熙在处理完刑部冤狱案件后,恰逢秋天,大家都知道古之帝王,秋巡冬狩,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其中用处很多,可以借机观察人心!于是康熙有意组织了这一次的狩猎活动,要求所有阿哥已经十岁以上的皇孙都去,弘历刚好满足这个条件,这注定是为他打造的舞台,小弘历即将闪亮登场!
当时的情况很微妙,太子二阿哥胤礽刚经历了刑部冤狱一事,康熙对他大失所望,正处于被废黜的边缘,他本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是又无可奈何,这处于失意之中;而八阿哥胤禩春风得意,自己在刑部冤狱一案中立了大功,得到了康熙的赞赏,更重要的是打击了太子的势力,扭转了局面,让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位置上,康熙让他代替太子接见外邦使臣就是最好的明证!
但是康熙接到密报,说是老八胤禩搞了鬼,其中掺杂了私心,顿时心里有起了变化,对皇位继承人的人选又打起了鼓。老四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听从了邬思道的建议,把自己搞病了,硬着头皮来参加,也无意出风头,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己的儿子弘历反而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当狩猎结束时,康熙得知了几个儿子的成绩后,问在场的王公贵族们,谁才应该是这次狩猎的胜利者,外邦的贵族们异口同声的说是八皇子胤禩,因为他最仁慈,抓了猎物都是活的,不忍杀生,这正是明主和仁君的表现,康熙表面毫无表情,而心里一阵抽搐,好嘛,骗人都骗到这个 份上了,不但对自己老子耍心机,连整个朝廷重臣都被蒙蔽了,好心机,好手段,好演技啊!
康熙心里默默的点了个"倒赞",然后就在这一刻,基本就把胤禩从继承人选中划去了,假仁假义,收买人心,皇帝都还没死呢!所以,当小弘历说出反对之声的时候,康熙整个人都被吸引了,自己的孙子居然和自己想的一样?有点惊喜,顺便想考验下弘历是否有真才实学!
弘历是谁的徒弟?邬思道啊,这邬思道自打投靠了四皇子后,整天潜心研究康熙的爱好习惯,琢磨康熙的文章和思想,当然也就把这些东西传授给了弟子弘历,碰巧弘历也学得进去,康熙爷爷的生平事迹都是如数家珍,口味脾气也摸得很清楚,别以为这是小孩子童言无忌,才提出的反对意见,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精心设计好的套路,当然了风险也很大。
发起人自然就是邬思道,这相当于在押题,是一次大胆的赌博,赌的就是康熙的心思,如果赌对了,那就相当于培养了一个未来的皇帝接班人,自己就是皇帝的启蒙老师,想一想都激动;如果赌错了童言无忌嘛,想必康熙当场也不会太过于追究,但弘历未来的前路可就暗淡了!
所以,当弘历说出“皇爷爷是我大清的第一巴图鲁”这句话时,胤禛眼里藏着的笑意就再也掩盖不住了,"不愧是我生的好儿子" 胤禛心里一阵暗爽,也庆幸选择了邬思道作为谋主和儿子的老师,真的被他赌对了!而我,也学到了第一个满语词汇“巴图鲁”,不过,我当时在想,如果把这个词换成另外两个词语会怎样呢?
哪两个词?自然就是经典的"阿其那"和"塞思黑"了,这两个也是我学到的第二和第三个满语词汇,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两个。阿其那在满语里面是牲畜的意思,也可理解为猪狗不如的人,而赛斯黑是讨厌鬼的意思,这可是满语里面羞辱人的专用恶毒词语,而作为专门和雍正作对的政敌八皇子胤禩和九皇子胤瑭,在不断作死之后,最终得到了这两个殊荣。
为什么雍正对这两个人仇恨这么大呢?因为他们终其一生都在搞阴谋对抗,特别是皇位落定后,隐藏了一段时间,看起来乖乖的,其实是在背后搞阴谋诡计,妄图再次翻盘,政治上是不能犯错的,一旦输了就会死无葬生之地,再仁慈的君王都不可能在这一点上犯糊涂。
看看爱新觉罗阿其那都做了些什么吧。首先是利用自己参议军机和议政的机会,暗地里拆雍正的台,比如说铸造新钱的事。他难道不知道铜六铅四会损害国家的利益?不,他知道得很清楚,甚至这件事就老八在主导,为的就是从中渔利,反正天下又不是他胤禩的,而是雍正的,这样做,既能自身盈利,用国家的利益去收买官绅的人心,为他老八所用,又能激起老百姓对雍正政权的不满,不可谓不毒啊!
老八的最重的罪还是在于勾结雍正的儿子逼宫谋反,这也是他离成功最近的一次机会了,提前勾结弘时,暗地里布置了军事调动,收买了禁卫军首领隆科多,一切都是那么天衣无缝,可惜啊,最后关头被十三爷破坏了。
其实这是明面上的意思,雍正这么聪明的人,难道不知道这一切?不!在我看来,这就是雍正布的局,他是故意的,故意设局把对自己有异心的人一网打尽,他提供了舞台,让敌人尽情地表演,一切都尽在掌握中,可惜的是,自己儿子弘时权欲熏心,自己作死,勾结外人犯上作乱,可谓自作孽不可活!
阿其那这个词在满语里面是狗的意思,音译“akina”,可见雍正皇帝对自己这位兄弟的鄙视和愤恨; 而一直跟随八王抱团对抗雍正的九王爷胤瑭就更惨了,自从雍正登基后一直被“优待”,甚至被勒令改名“塞思黑”这种侮辱性名字,度量大一点的人,通常处理事情只重点追究首恶,其余不究,但为什么作为 八王集团附属的胤瑭会被如此对待呢?
历史上记载的胤瑭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喜欢学习西方的技术和语言,善于经商,也就是会搞钱,本剧中江南那帮官商基本都是他的人,赚的是盆满钵满,也是八皇子一党争夺皇位的最大资金依靠,经济上的威胁就是除了军事以外的最大威胁,雍正不整他整谁?
而且老九一直不老实,一直攀附和抱团八皇子,即便在皇帝大位确定后,也是不阴不阳的,还指使他下面的门人造谣和传谣,在酒楼里茶馆里到处传播雍正弑父篡位的事;在最后的逼宫环节,上蹿下跳,除了胤禩就数他表演得最卖力,雍正说什么,他就反对什么,全然不知是别人设的局,把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暴露了出来,让雍正彻底看清了这个人,不杀他都对不起自己……
写在最后
,其实本剧还有一个词汇我们也见过,那就是萨其马,一种满族的糕点,当然现在已经全国流行了,还有很多其他满语也彻底融合进了我们的生活,比如东北话里的"埋汰""墨迹""忽悠"等,只不过只有"阿其那"和"塞思黑"最令人记忆深刻,想忘记都不可能,这也是拜《雍正王朝》本剧影响力所赐。这部经典影视剧值得反复揣摩观看,我是@鹰眼观职,一个专注于职场和历史剧结构的创作者,关注我,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