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英国传教士成为山西大学的创始人:李提摩太在华的传教之路

英国传教士成为山西大学的创始人:李提摩太在华的传教之路

李提摩太

他出生于英国,却在日后推动了千里之外的山西大学的建立。

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浸礼会信徒,却与近代中国的士大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传教士之一,他的名字叫做Timothy Richard,中文名叫做李提摩太。

一、来华:传教之行的艰难开始

1845年,李提摩太出生在英国南威尔斯的一个铁匠家庭。

从小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在20岁时进入神学专科学习,又在3年后加入了伦敦的浸礼会,成为了一名传教士。

一年后,24岁的李提摩太带着为上帝传播福音的热情,踏上了前往中国的传教之行,于次年的12月抵达了上海。

但在这一年发生的两件事,对李提摩太的传教之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是当时浸礼会在中国北方的唯一代表,劳顿因伤寒去世,李提摩太不得不独自一人前往烟台接替工作。

二是天津教案的发生,导致了当时北方的民教关系极度紧张。

在李提摩太的在华回忆录中就记载了初到烟台时的困境:“当我散步时,会有一大群孩子和一些成年的地痞恶棍跟在后面,高喊:‘洋鬼子!洋鬼子!’所有形容魔鬼的字眼都加到了我身上。”

就在这样一个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李提摩太开始了自己在中国的艰难传教之行。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二、饥荒:百年难遇的机遇

初到中国的李提摩太处在内外交困之中,其传教之行自然也并不顺利。

尽管李提摩太在适应了烟台的生活后,积极地去当地传道布教,但是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如他想象那般对基督教产生狂热。

于是在1876年,李提摩太离开了烟台,前往了民教关系相对缓和的青州。

而也就在这一年,一场大饥荒在整个华北地区蔓延,后世将这场饥荒称为丁戊奇荒。而在山东地区,这场饥荒的中心之一也正是青州地区。

丁戊奇荒

当李提摩太看见百姓为了求雨而集中前往寺庙时,他也开始发现或许这场饥荒是他传教的一次契机。

于是李提摩太开始通过发放赈款来鼓动人民入教,宣传只有信仰上帝才可以填饱肚子。

显然这套方法是奏效的,毕竟对于饥肠辘辘的饥民来说,无论是什么教,只要可以填饱肚子,他们都愿意去信奉。

除了发展饥民外,培养儿童教徒也是李提摩太在探索的一种方式,他在青州建立了孤儿院来收养被遗弃的儿童,并且教授这些儿童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神学知识。

但随着青州灾情的减轻,越来越多以吃教为目的的教徒选择离开,而以各地捐款来维持的孤儿院也开始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李提摩太认识到了在青州已经无法得到更大的进步了。

于是在1878年,李提摩太来到这场饥荒的中心——山西。

尽管通过赈灾李提摩太提高了自己和基督教在民间百姓中的影响力,但在当时清政府的官员眼中,李提摩太仍然是一个充满危险的人物。

毕竟大灾时往往会伴随着民变,因此清政府对李提摩太的提防在其前往山西后更加明显。

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就多次阻碍李提摩太前往山西赈灾,李提摩太在回忆录中对于初见曾国荃是这样记载的:“他认为我的到来只是收买人心,使民众对政府离心离德”。

曾国荃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一些官员还是改变了对于李提摩太等人的看法。

特别是1879年李提摩太离开山西前往山东结婚时,李鸿章、曾国荃等人还为他送上了祝福。

但是这些表现仍然局限于官员的个人行为,仅仅想通过赈灾来推动基督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甚至期望就此让清政府承认基督教的存在,都是一厢情愿。

当赈灾结束后,清政府对于传教士在赈灾活动中贡献根本只字未提,显然,李提摩太要想将基督教的种子插入中国这个长期受夷夏观念影响的土壤中势必要经历千难万险。

三、维新变法:无比接近的理想

赈灾后失败的结果并没有彻底击垮李提摩太的传教理想,反而让他进行了思考。

与其苦苦的在下层百姓中发展信徒,不如将那些饱读诗书相信上帝的存在,改变他们对儒教的执着,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北京的朝廷承认了基督教的存在,才能让基督教真正地在这个古老的大地上扎根。

于是李提摩太凭借在赈灾期间积累的人脉和名气,走上了一条200多年前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的传教道路,通过结识士大夫来提高基督教的名气,最终让政府承认基督教的存在。

利玛窦和徐光启

1891年,在经历赈灾失败和病魔的折磨后,李提摩太又前往了上海的广学会进行新的工作。

在此期间他积极向中国部分开明士大夫介绍西方文化,出版西学书籍,试图来改变人们对西方固有的偏见。

在那个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李提摩太通过他的努力,确实也改变了一些知识分子对于西方传教士的偏见。

特别是一些洋务派官员,其中张之洞就曾向李提摩太的广学会进行过捐款。

广学会原址

凭借宣传西学,李提摩太很快就在当时的开明知识分子中获得了不错的声誉。

但是仅仅扩大自己的名声,还是离自己既定的目标有一定距离。

而随着甲午战败,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李提摩太再一次看见了希望,他开始试图通过向政府提出改革方案,进而逐步改变清政府对基督教的态度,近而让政府承认基督教。

但作为基督教徒,他本应该选择潜心布道,不参与世俗之事,但为了让基督教可以进入这个古老的文明,他这一次不得不去参与维新变法中。

通过发表文章,与同自己交好的官员提出改革建议,李提摩太很快在维新变法的浪潮中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而李提摩太之后更是被康有为等人视为精神领袖,据统计,维新派编辑出版的《皇朝经世文新编》中共有文章615篇,其中李提摩太的文章就有36篇之多,仅比维新派的领导者康有为少2篇。

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李提摩太也开始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康有为甚至邀请他前往北京担任皇帝的顾问。

可以同当时这个国家最高统治者见面,也意味着李提摩太可以向皇帝提出自己长期以来所追寻的理想了。

就在他认为自己可以为基督教叩开中华文明这个厚重的大门时,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百日维新的失败,这不仅打破了光绪皇帝试图改良救国的梦想,更是将李提摩太之前的努力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李提摩太再一次的失败了。

四、庚子事变:梦圆山西

尽管李提摩太仍在各方政治势力中周旋,但他仍然无法改变维新变法失败的结局。

毕竟他只是一位来自英国的传教士。

而就在维新变法失败不久后,华北地区爆发了一件更让李提摩太担心的事件——义和团运动。

当帝国主义不断刺激着这个古老的文明,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爆发了,这一次他们将枪头指向了西方的一切事物。

浓厚的排外情绪让李提摩太感到惊恐,或许这也会让他想到初到中国时得知天津教案的心情。

为了保护西方传教士,李提摩太开始了东奔西走,联络美国政府、英国政府,致电山西巡抚。

但在义和团运动的浪潮下,李提摩太却无法阻止,各地教案仍然在不断发生。

1899年,山西教案的发生更是带有一丝的讽刺,191名传教士被杀,而在20年前李提摩太还因在山西赈灾而得到当地百姓的厚待与欢迎。

义和团运动

当排外的狂热被列强的炮火打压下去,留下的只有一片狼藉和对李提摩太近30年来努力的否定。尽管在此期间他多方联系,也尽可能地争取各方势力的支持。

李提摩太终于认识到,在民众脑中对于西方文化的固有偏见不消除,基督教就算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也是无济于事的。

于是在1901年,李提摩太发电请求各国政府把一部分的庚子赔款,用于在山西等地设立大学,以克服人们的无知和迷信。

在次年,李提摩太凭借在妥善处理山西教案的表现,他的建议也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同意,最终山西大学堂得以成立。

虽然之后李提摩太提出过的将基督教仪式引入山西大学堂等要求未能得到批准,但山西大学堂的成立无疑是李提摩太在华传教取得一次巨大成功。

山西大学李提摩太像

结语

李提摩太作为一位近代西方传教士,在遥远的东方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他有中文名,穿中国人的服饰,接受清政府的册封,与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交好。

从以上各点来看都很难将他与传教士的身份相联系。

但纵观李提摩太来华后的经历不难看出,他所做的目的也只不过是为了传播基督教而已。

尽管最后基督教还是没有如李提摩太想象的那样在中国扎下深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个西学东渐的时代浪潮下,正是因为有李提摩太这样的文化传播者,才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自固不封,要乐于吸收其他优秀的文化,更要勇于传播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正如山西大学的校训一样——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传教,山西,赈灾,中国,前往,李提摩太,清政府,华的,青州,饥荒,观点评论,山西,传教士,李提摩,基督教,曾国荃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传教,山西,赈灾,中国,前往,李提摩太,清政府,华的,青州,饥荒,观点评论,山西,传教士,李提摩,基督教,曾国荃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传教,山西,赈灾,中国,前往,李提摩太,清政府,华的,青州,饥荒,观点评论,山西,传教士,李提摩,基督教,曾国荃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