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她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大家比较熟悉的“五四运动”领导者有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除了这些发动与组织者外,其实点燃“五四运动”的是林长民(林徽因之父)与梁启超两人。
一.两系争夺议会控制权
要想了解林长民与梁启超两人为何要点燃“五四运动”,还得从两系争夺议会控制权说起。因为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国民党当时被北洋政府驱逐出议会。袁世凯死后,议会就出现了新的派系对立:即梁启超林长民领导的“研究系”和段祺瑞徐树铮领导的“安福系”。
其中“研究系”是以进步党为班底,其骨干组织是“国民外交协会”。国民外交协会的理事长是林长民,理事则包括梁启超、熊希龄、蔡元培、王宠惠等北洋大佬。而“安福系”则以段祺瑞的皖系为班底。徐树铮是其组织者和主导者,相当于段祺瑞秘书长的角色。
因总统和总理之位均被直系掌控。所以段祺瑞只能争夺议会控制权。然而,梁启超的进步党曾是北洋议会举足轻重的力量,所以和“安福系”产生对立。但“安福系”财大气粗,段祺瑞在北洋内部又极有威望。通过收买和私下运作,“安福系”获得议会90%的席位。在四百名议员中,“安福系”达到380人。
二.《中日密约》成梁启超反击武器
机会终于来了!1919年,北洋政府以一战胜利国身份去出席巴黎和会,讨论权益分配。梁启超以民间身份亲历现场。但是会上中国形似战胜国,却并未捞到多少权益。原来,巴黎和会准备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北洋代表竟然也准备签字了。
原来早在袁世凯主政时的民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时,日本为打击强人袁世凯的威信,动摇北洋凝聚力,曾向袁世凯提出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其主要内容就是要中国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给日本。袁世凯当时表面答应,但一直采取拖延签字战术,至死也没签这个字。
与会的梁启超了解到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后,出于满腔义愤和打击段祺瑞的需要,立即国内的林长明发电报。要求“国民外交协会”立即行动起来,揭露《中日密约》,并以舆论力量阻止中国代表签字。
三.点燃“五四运动”
林长明接到电报后,当即就组织“国民外交协会”的大佬们开会,确定了行动方案。决定由一部分人在报纸揭露此事,另一部分人去组织学生运动。
另一路,由北大校长蔡元培召集了北大学生领袖傅斯年、许德衍开会。北大学生又立即同北京各高校学生进行串联。5月4日,北京13所高校学生在政法学院开会,约定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和行动方案,然后走上街头。著名的“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这段历史事实足以证明了“五四运动”的直接发起人,就是梁启超、林长民和他们的“国民外交协会”。这一点也得到了当时的北洋政府,日本政府和文化名流的确定。
由梁启超、林长民两人直接点燃的这场运动,后来发展成以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为主要领导人的,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即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总之,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大家比较熟悉的主要领导者有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然而,真正点燃“五四运动”的其实是林长民(林徽因之父)与梁启超两人。
我们在学习与传承五四精神、敬仰其主要领导者与广大前辈参与者的同时,也不应忘记真正点燃“五四运动”的林长民与梁启超两人。要学习与继承他们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爱憎分明的精神,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安康贡献应有的力量。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