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二战期间,一名德国士兵“枪决”5岁小女孩,却获得全世界尊重

二战期间,一名德国士兵“枪决”5岁小女孩,却获得全世界尊重

该如何评价一个人呢?许多人会说,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但如果在这之间,加上一个“向使当初身先死”呢?历史会告诉你,这样的人不是大恶人,就会是大善人。

就发生在二战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事件,会告诉你,一点人性光辉的闪烁,也足以使得后来人体会到一点点人情味,将自己塑造成为英雄。

1944年冬,正值二战后期。持续拉锯战,也使得德军疲于应付。从美国参战开始,深陷西伯利亚泥潭的德军,就已经显露出了颓势。

他们必须发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德国对外的侵略战争。眼见年轻人一腔热血,冲上前线,眼见他们在战场之上,抛头颅洒了热血。

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天生适合成为战争机器。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的是那种心狠手辣的战争机器,而不是杀鸡宰羊都没有试炼过的年轻人。

这些在纳粹军队里,都是家常便饭。遍地狼藉的集中营,就会成为纳粹新血的试炼营。这里,也成为了纳粹培养刽子手的“温床”。

在纳粹控制的区域里,铁路的必经之处,就是集中营,几乎每天都会有火车源源不断的将犹太人送往集中营。

或许会有犹太人,死在了火车的运输过程中,在那时,死在到达集中营之前的,那是极为幸运的。因为集中营的日子,还会更加悲惨。除了日复一日的劳作,就是会被用来进行各种人体实验,甚至送入毒气室里受到残忍的对待。

战场的不幸遭遇,使得纳粹士兵在这里发泄更多的怒火。只有集中营犹太人的不幸遭遇,才能暂时麻痹住他们对帝国落幕前夕的感知。

这里面,有老人,也有小孩。不能劳作,还凭白的损耗粮食,迎接他们的,也就只有虐待和草草了结性命了。

直到有一天,一位名为斯奈德的士兵,来到了集中营。他刚从德国的学校毕业,受到当时德国纳粹的环境熏陶,也有着一腔热血,打算为国家的“开疆拓土”出一份力。

不过这位新兵,像许多新兵一样,好似被踢皮球一般,最终只能由集中营的管理单位,才能接纳他们。只是因为太过胆小,在战场上甚至都不敢主动朝着对自己有威胁的敌人开枪。战友冲锋在前,他只能趴在土沟里,等待战争结束。

时间一长,反倒没有培养出来纳粹那般狠辣的性格。反而对控制区灭绝人性的政策感到反感。控制区惨死的人们,血液似乎都沾染了自己的手,连带着也越来越厌恶战争。

来到集中营,他成为了集中营的一名看守士兵。这回不用端着枪参加战争了,只需要端着枪看守集中营就好了。不过事实真是这样吗?

集中营里的日子,每天除了军官虐杀犹太人,就是看守的士兵火化尸体。

战场上体会过的,在这里依旧体会了一遍,没体会过的,也在这里体会了个遍。此时他不仅越发胆小,甚至时常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每日都有尸体需要焚烧。而焚烧留下人体油脂,却被用来供给关押者们的肥皂,在这里,杀人也成为了一整条产业链。

但凡还有一丝人性,在纳粹军官眼里,那就是帝国前进的拖油瓶。必须接受残酷的锻炼,才能释放出刀口舔血的性格。于是,这天集中营的军官,单独给斯奈德派了一个任务——枪决一位年仅五岁的犹太小女孩。

原本这个五岁的犹太小女孩,在被抓进集中营之后,就因为集中营里恶劣的条件而疾病缠身了。然而集中营里的一声并不负责救死扶伤,而是将那些老弱病残挑选出来,投入到毒气室。

这个小女孩,本来也应该在投放毒气室的规定之内。不过当军官们看到斯奈德的懦弱之后,他们就改变了主意。并不是突然如斯奈德一般慈悲为怀了,而是要让斯奈德的双手真正的沾满鲜血,一步步成为纳粹的侩子手。

在把枪决小女孩的任务交给斯奈德之后,集中营的军官还派遣两名纳粹士兵陪同斯奈德,为斯奈德打气。当然,如果斯奈德最终下不去手,随性的士兵依旧会代劳,帮助斯奈德枪决小女孩。

只要最终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刊载出去,斯奈德也就是侩子手之一了,也算是给这个年轻士兵上了一课:上了帝国的贼船,就要够心狠手辣,连半人高的小女孩也不会放过。

看着小女孩天真无邪的模样,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宣判了死刑,那双眼睛依旧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想到这,斯奈德就更狠不下心来。但顾及到旁边还有看管自己的士兵,他想逃跑却根本不可能。

随后,树林深处传来一声枪响,紧接着就是陷入静寂,斯奈德终于痛下杀手,报纸上也刊载出了集中营里小女孩倒在血泊中的照片。然而事实如何,还要在二战结束后,才终于揭晓。

1945年,二战结束,法西斯投降。战犯们被秋后算账,而那个刊登在报刊上的女孩,也以倒在血泊中的形象让世人知晓。所有人都在口诛笔伐连小孩子也不放过的纳粹士兵。

而那位小女孩的母亲,幸运的活到了二战结束。在几十年里,她不断寻找那位叫斯奈德的士兵,希望能将那位杀害她女儿的参与者绳之以法,然而一直音信全无。

到了1982年,当年参加二战的老兵,有的早已逝去,也有的在社会上做着普通的工作,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为了让世人感受战争的恐怖,在英国的一次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展会上,他们将这一展会命名为“战争中的人性”。

而展览厅最醒目的一副作品,就是当年一位纳粹战地记者的作品,一位倒在血泊中的小女孩。那位纳粹战地记者此时已经七十多岁,也受邀在其中,为大家讲解照片的背景。

在他的叙述中,人们发现了一个从未有人深思的故事。即斯奈德的结局。在这位老记者的叙述中,斯奈德因为坚持要放小女孩去逃亡,与当时陪同他的纳粹士兵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激烈的争吵引的另一名同行的士兵不耐烦,于是自行朝着小女孩开了一枪。或许人在发挥潜力的时候,对于求生的本能激发了潜能。当枪响之后,斯奈德却仅仅抱住了那个小女孩,随机也掏出手枪对着同行的纳粹士兵扣动了扳机。

这是他上战场之后,第一次开枪杀人,甚至杀的还是自己的同伴。最终,那位纳粹士兵身上中弹,而另一位同行的纳粹士兵,在两人火并之后,直接朝着斯奈德和小女孩开枪,将两人射杀在树林里。

他的第一次开枪,对准了自己人。但却没能改变那个小女孩的结局,甚至在最终,还丢掉了自己的生命。而他试图拯救小女孩的过程,也被战地记者给记录下来。

在战争结束后的四十年,终于有人站出来为这个看似懦弱,却在残酷的战争中保留可贵人性的小兵洗刷冤屈。这一故事,在叙述之后,也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也让世人知道,战争的残酷,犹如泥沙俱下,即使是依旧保留人性,也终究是个异类。对于那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来说,他的举动,与自己投身参军的初衷有所违背,无疑是国家的“背叛者”,是上司眼里的“懦夫”。

战争犯们在集中营里,丧失了人性。苦难着面对战争,也只能祈求见到明天的太阳。但对于战争车轮所碾压的那些普通人,身上仅有的亮点,甚至都要被榨干。

可以保卫国家,但如果是为了国家实施对他国的侵略,而泯灭了自己的人性光辉,这无疑是反人性的。也正因如此,在残酷的战争里,斯奈德还有着这样的坚守,才值得受人尊敬。

幸运的是,在死后几十年,那位胆小到普普通通的小兵,才得以洗刷了冤屈。那个苦苦寻找仇人的犹太母亲,也等来了一个答复。

然而,在战争中,这样的故事也并非个例。集中营,大屠杀,等等人间惨剧,人性的泯灭无处不在。没有人愿意为集中营里的一点生机而感到庆幸,时间一长,他们甚至要觉得今日没有生命的流失,就太过反常了。

仅仅是这样的话,像二战结束后的日本战犯。仅仅是鞠躬道歉,甚至剖腹自杀,只是认为是战争失利,却丝毫没有对自己过往犯下的思考,面对指控,甚至妄想撇清关系,没有一点点觉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样的道歉,有人愿意接受吗?

如今看来,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泯灭人性者,本来就是为战争而生产的机器。对待弱小,也从不撇清关系,如此肮脏的人性,也才可见斯奈德的可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侵略战争,士兵,集中营,二战,全世界,斯奈德,军官,纳粹,德国,战场,士兵,小女孩,集中营,斯奈德,纳粹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侵略战争,士兵,集中营,二战,全世界,斯奈德,军官,纳粹,德国,战场,士兵,小女孩,集中营,斯奈德,纳粹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侵略战争,士兵,集中营,二战,全世界,斯奈德,军官,纳粹,德国,战场,士兵,小女孩,集中营,斯奈德,纳粹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