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曾国藩首胜太平军,咸丰赏他湖北巡抚,一汉臣耳语:汉臣不可重用

曾国藩首胜太平军,咸丰赏他湖北巡抚,一汉臣耳语:汉臣不可重用

咸丰四年(1854),湘潭大捷,是清军与太平军作战来的,第一次大胜。

这次胜利,意义非凡。它动摇了太平军的军心,长了湘军的士气。全国战局,因湘军顺利连夺湘潭、岳州,直取武汉,迅速翻转。

此前,咸丰皇帝在京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派出国家正规军,连吃败仗,饷银花了不少,太平军不但没被剿灭,势头反而越来越猛。搞不好,那天就会烧到京城来,把自己从皇位上掀翻。

当他听到曾国藩的团练民兵,竟然打了胜仗,第一反应竟然是,这是不是假消息?

再三确认后,他立即按照惯例,发出一道上谕,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

这时,一位汉族军机大臣,却出面阻拦:皇上,曾国藩只不过是一个在家丁忧的官员,竟然能在民间建立这样一个,战斗力极强的军队,这对国家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啊。

咸丰听后,就立刻出尔反尔,又写了一道上谕把任命收回。

那么,咸丰仅仅就因为大臣的一句话,就收回任命吗?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咸丰虽然天资平庸,不是什么明君,他还不至于看不到曾国藩的功劳。

可是,曾国藩的某些作为,却让他怀疑这背后的用心,怕自己成为这用心背后的跳板。

曾国藩的祖父有一条家训“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受此影响,在入仕以来用,他一直用“又直又硬”的方式来为人处世,其实这样得罪了好多人。得罪了同僚不说,得罪了天下第一人咸丰皇帝。

1850年3月,咸丰登基的第11天,向天下求言,凡是有利于国家民生,不论谁都能提意见。

曾国藩连上数道奏折,却没有收到回音。他再上一道奏折,指责皇帝不把臣子的意见当回事,只做表面文章。指出了皇帝的三大问题,还说如果不马上改正,大清就没没救了。

咸丰看罢,怒摔奏折,像治曾国藩的罪。还是老政客、军机大臣祁寯藻的一句:君圣臣直,才勉强压下了火。

太平军作乱,曾国藩奉命团练湘军。当湖北、安徽局势糜烂。咸丰皇帝派他北上救援,曾国藩4次抗旨不去。

不仅不遵旨,他还教皇帝怎么打仗:你不要光靠我湘军,应该把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四个省,合成一体。统一指挥,这样才能更好地消灭太平军。

这下,他彻底地得罪了咸丰。恼羞成怒的咸丰皇帝,在他的奏折上,批注道:今观汝奏,直以数省军务一身克当,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

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何况官员了。

在给皇帝提意见之前的奏折里,他把京官和地方官都骂了个遍。说京官遇事退缩,遇事不愿意承担责任,就知道向皇帝请旨。地方官就会做表面文章,遇到问题能拖就拖,把问题推给下一任,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有些地方的黑恶势力横行,都要烂透了,当官的根本不管。

军机大臣祁寯藻、彭蕴章,不喜欢曾国藩,因为他们就是被曾国藩批评的代表之一。

在皇帝面前,他们这么可能说曾国藩的好话?

咸丰把这些话,听进去了。曾国藩那些顶撞自己的奏折,给他留下了曾国藩桀骜不驯、难以驾驭的印象。这样的人有了了兵权,又有了地方行政权,一旦有异心,后果不堪设想。

咸丰不信任曾国藩,不指望湘军。

他从东北各地抽调一万多名精兵,委任两名亲贵大臣,在南京建了江北大营、江南大营。这两座大营和湘军,形成了事实上的竞争关系。

他强硬地指挥曾国藩率湘军,迅速地配合两座大营,尽快拿下南京。

1855年2月11日,曾国藩在湖口大败,湖北的大片地区得而复失,一年多的心血,付之东流。但咸丰不容他休整,继续命他攻克九江。

在九江他损兵折将,为了帮胡林翼攻克武汉,派出仅剩的一支人马,导致自己差点战死九江。

一省巡抚的位置对自己有多么重要,只有曾国藩清楚。

如果自己能当时湖北巡抚,自己就可以在湖北建立湘军的基地,养的兵强马壮,从容不迫的,按照自己的战略,扫灭太平军。

可是,咸丰竟然把这个职位,给了没什么功劳的陶恩培,这分明是大功不赏。

这是为什么?

在江西作战这几年,他因为没有实权,被江西官员当猴耍。团练朝廷不拨饷银,全仰仗地方。原江西巡抚陈启迈,不配合,让他一本参倒,革职查办。他认为,陈启迈看不起自己,认为湘军吃他军饷,就该对他唯命是从。可他朝令夕改,实在伺候不来。于是就拒付军饷。

他告倒了陈启迈,在江西的日子就更不好过,处处刁难,更筹不来军饷,士兵们长期吃不饱饭。

这些遭遇,像一块石头堵在他心里,他无时无刻,不想弃官而去。

咸丰七年(1857年)初春,曾国藩借老父去世,向咸丰告假不等批准,就匆匆回家奔丧去了。三个月后,咸丰催他立即回到军中。

此时,他向皇帝讨价还价,将自己在官场中碰壁的潜规则,委屈、困难一股脑说得很清楚。

他不知深浅地伸手要官:如果不给一个督抚实职,这活儿就没法干。

他满以为,皇帝会支持他的请求,可是他想错了。皇帝却从这些话里,听出了胁迫的味道。

咸丰较起了劲儿,你以为非你不可,离了你朝廷照样转!

行,朕准了。

批准他回家守制,时间没有期限。这不就是解除了他的兵权吗!如同当头一棒,把曾国藩差点打蒙。想不到苦战数年,竟是这样一个结果,当真是天恩凌冽,对汉臣薄情寡义!

咸丰皇帝另有了江南江北大营这个依靠。

曾国藩京的政敌,外有江南大营统领和春、两江总督何桂清,内有政敌军机大臣彭蕴章、祁寯藻,巴不得湘军凋零,好攫取镇压太平天国的全功。

彭蕴章、何桂清等人的联手排挤,使咸丰决心,坚决丢弃曾国藩这颗无用的棋子。

眼看太平天国时日无多,建立不朽功勋的机遇,眼睁睁从自己眼前溜走。

枯坐家乡荷叶塘,曾国藩心里在滴血: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

他苦苦思索着自己,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困局?

悟性和勇气,使他最终完成了脱胎换骨,得以继续走在人生向上的赛道上。

这个过程很神奇,有说是一高僧点化,让他好好读读《道德经》。

还有人说是挚友胡林翼的启发,让他从《道德经》中得来了一句话——“柔胜刚,弱胜强。”

他悟透了这句话,就解开了自己处处碰壁的谜底。

一个人排挤自己,是别人的问题,每到一处,都受人排挤,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他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之前“硬、直”的处事之道,才是自己处处碰壁的根源。

心里的郁结彻底打开后,道德经中的一句: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成了曾国藩脱胎换骨后的处事之道。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怀着敬畏之心去做人做事,做事要用道义,战胜心里的欲望,忘掉自己的私心才能不争强好胜,有时候表面上好像吃了亏,做到道义为先,在输赢间做到进退自如。

再说知其雄,守其雌,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主动示弱,那是低到尘埃里,和光同尘的大智慧。

悟透这些,他想到帮了自己很多的好友胡林翼。自己从前对他的一些做法很鄙夷,现在一下全都想通了。

胡林翼在做湖北巡抚时,朝廷派满族亲贵大臣官文担任总督,这是派来监视他的。

但胡林翼明白,只有和官文搞好关系,自己以后才能放开手脚干。他做了三件事,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第一,给钱。官文贪财,他每月送银子。

第二,和官文的小妾搞好关系,结成了干兄妹,亲如一家。

第三、有功劳,都推给官文。

当时,曾国藩认为男子汉要有阳刚之气,低三下四地去走一个小妾的门路,对胡林翼十分看不起。

现在他回过味来,人家这是以柔克刚,花了一点点心思就干成了大事。

当他知道,自己得以重新出山,就是胡林翼动用官文的关系,对胡林翼更加佩服,也更认同“以柔克刚”这个处事方法。

居家的两年,曾国藩如同作茧自缚的春蚕,一朝破茧,却已化羽成蝶!

咸丰八年秋,正当曾国藩以为,自己无缘平定太平天国的机遇时,咸丰召他出山的上谕到了。

自负的曾国藩虽然树敌无数,庆幸的是还有胡林翼这个有政治才能的铁哥们。他绞尽脑汁,为曾国藩创造了上台的机会。

咸丰担心这个刺头,耍脾气,赌气。但已经脱胎换骨的曾国藩,已经洗尽了一身强势高调、自负的习气,他接过上谕即刻出发,再没有讨价还价,先抓住眼前的机会,把能干的事先干好再说。

过去,他认为错在别人,处处碰壁,是因为没有督抚大权。现在他要试试,自己脱胎换骨后的境界、为人处世的方法,能不能抵得过权力把大伞。

他是怎么做的?

出发前,他给各军的将军、封疆大吏,每人写了一封问候信,语气十分谦恭。到了长沙后,他挨个拜访大小衙门,连七品芝麻官长沙县令,他也亲自登门拜访。原本对官场那些无用的客套信件,十分不屑,现在每信必回。

过去看不惯的官场恶习,他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包容,不像过去,看不惯就公开批评,搞得人家下不了台。

这些做法,让他在官场中体味到了,过去从来没有感受到的滋味。如沐春风、如鱼得水。

自然不管用人还是筹饷,都无比顺畅。

对皇帝,他不再直言不讳,而是讲究方法。对皇帝不合实际的命令,他学会了打太极,不再直接如钢似铁的顶回去。

他现在回想,自己那些骂皇帝的奏折,那些顶撞的言行,不禁感到脸红。换做自己,也不敢给不服管的手下大权啊。

他指示弟弟曾国荃,给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士兵,送上一顶九品官帽。

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他认为仅靠忠义大道,就能让人忠心追随,现在他明白只有“名利”才能笼络人心。

就这样,愤世嫉俗的愤青曾国藩,变成了“揣摩风会”的油腻官僚。

他的中年变法就此完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咸丰,奏折,首胜,曾国藩,太平军,皇帝,耳语,湖北,江西,湘军,观点评论,咸丰,胡林翼,曾国藩,太平军,湘军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咸丰,奏折,首胜,曾国藩,太平军,皇帝,耳语,湖北,江西,湘军,观点评论,咸丰,胡林翼,曾国藩,太平军,湘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咸丰,奏折,首胜,曾国藩,太平军,皇帝,耳语,湖北,江西,湘军,观点评论,咸丰,胡林翼,曾国藩,太平军,湘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