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25年,28岁的熊廷弼考上了进士,这背后的坎坷简直难以与外人道也。因为家境贫寒,哪怕在读书的时候他也要坚持劳动,还经常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断断续续的学习经历中,熊廷弼始终没能磨灭对知识的向往,如今科举及第,对他来说是天大的幸运。
与此同时,未来会成为熊廷弼重要对手的努尔哈赤正在辽东草原纵马奔驰,在他手中金政权正在野蛮发展。不过对于熊廷弼来说,这些事还和他没有关系,摆在他面前的是明朝官场这个庞然大物。
当时的明朝官场完全没有应对外敌的忧患意识,以东林党为主要敌人,其他齐、楚、浙三党与之相互对峙,每天都在想着如何将自己手中的利益最大化。当熊廷弼步入明朝官场的那一刻,他就注定要陷入官场斗争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然而相比于一群每天都醉心于官场上勾心斗角的老人,熊廷弼显得是如此“年轻”。因为家乡籍贯的原因,熊廷弼被自动划分到楚党一系,但他却从无和东林党人拉开距离的意识,和很多跟他一样不愿意掺和官场纠纷的人关系不错。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无心官场斗争的缘故,再后来辽东地区出乱子的时候,朝廷把他选为前去解决事情的人选。
当时努尔哈赤正在辽东作乱,然而负责镇守辽东的总兵官李成梁心中想的却是如何不在防守过程中留下把柄,成为党派斗争的牺牲品。于是属于齐楚浙三党的李成梁选择直接放弃难以把守的宽甸六堡,致使800里疆域就此拱手让人,6万明朝百姓流离失所。
根本不懂得官场斗争的熊廷弼怎么会知道,李成梁的事情早就被齐楚浙三党压了下去,他只是凭着线索顺藤摸瓜,直接掌握了李成梁不抵抗就放弃阵地的全部证据,并愤怒地写了一篇上交给朝廷的状文,里面列举了李成梁和另外一位主犯赵辑的八大罪状。
但他没想到,朝廷本意也只是走个过场罢了,他的做法非但没能给李成梁定罪,反而让他得罪了齐楚浙三党。但熊廷弼没有察觉到别人敌视的目光,他只是按照朝廷的任务,开始思考如何防御努尔哈赤所带领的女真族侵扰。在这里驻扎3年,熊廷弼给出了3条主张“整顿军纪,实内固外,以夷制夷”。辽东筑起防线开垦荒地,有了粮食收成之后防守更加稳固,军队士气也开始高涨。
任期结束回到朝中的熊廷弼依然不懂得官场那一套作态,他提拔了很多寒门出身的学生,还罢黜了一些东林党人。这让他招致了东林党人的记恨,找机会将他弹劾下场,而因为之前李成梁的事情,齐楚浙三党对此袖手旁观。
然而熊廷弼被罢黜没多久,努尔哈赤就立刻发起进攻,并且大胜明军,明朝失去优势之后开始慌乱起来,情急之中有人想到了熊廷弼,于是赶紧任命熊廷弼前去辽东挽救战局。
当时还在患病休养的熊廷弼接到朝廷调令之后,立刻心急如焚地奔赴前线,昼夜兼程200余里,迅速坐上了辽东经略的位置。他调兵遣将,冷静地分析当前局势,并开始进行军事改革,由于时局实在紧张,就连万历皇帝也对他给予了各种支持。熊廷弼有了实权在握,处死了一大批临战而逃贪赃枉法的将领,又提拔了一批青年才俊,军队在他的整顿下开始强大起来。
熊廷弼来到辽东不到一年时间,局势就发生了惊人的逆转,努尔哈赤被他接连两次击退,他成为了辽东地区的英雄将领。然而此时朝廷又发生了巨变,万历皇帝和之后即位的泰昌皇帝在3个月内接连去世,天启皇帝上位之后,朝廷内部已经是一片混乱。
熊廷弼又被撤销了官职,新上任的辽东经略袁应泰却根本无力应对努尔哈赤的侵扰,他还错误地听从了速战速决的主张,很快就一触即溃,袁应泰也全家自杀,把残局丢给了朝廷。
而朝廷又一次想到了熊廷弼,并且派他前去解决辽东问题,熊廷弼无奈之下不得不再次披挂上阵,然而这一次朝廷内部的问题更加混乱,而且已经没有人再支持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这一次熊廷弼没能施展自己的能力,反而是东林党扶持起来的另一个辽东巡抚手握大权,最终的结果也不难想象,明朝军队被努尔哈赤轻松拿下。
而熊廷弼也成为了替罪羔羊,被送进了监狱,在监狱里熊廷弼一直努力为自己洗刷冤屈,却始终没能成功。后来一个早就和熊廷弼有过冲突的宦官提出,可以捏造一条熊廷弼曾经行贿的罪名,然后将他加以死罪。当时的宦官头领魏忠贤为了打压其他党派,点头同意了这个计划,熊廷弼被含冤处死。
纵观熊廷弼一生,有志向、有胆略、有才能,最终却含冤而死,他缺的是什么?是阿谀奉承和卑躬屈膝,是勾心斗角和攻击弹劾,一生为国为民却落得如此下场,让人不禁感叹官场的斗争究竟有多黑暗,这也正是明朝最终走向覆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