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英国用大炮轰开了清朝的大门,长久以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清政府被迫与世界接壤。大片土地沦为殖民地,无数洋人涌入我国,他们看到清朝男人头上的辫子时,感到既新鲜又有趣。
可当他们想要研究这种新奇的发型时,却被恶心到想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辫子的由来
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而满族的前身是活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女真族。由于女真族生活中在山林之中,以狩猎为生,过于茂密且疏于打理的头发有时会被树枝勾住,而且飞舞的头发会遮挡视线,这对于捕猎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更好地狩猎,女真族渐渐形成了剃头的习俗。
但同时,女真族又信奉萨满教,在萨满教的教义中,头发生于头顶,是最接近神灵的所在,如果剃光,灵魂便无处依附。
在生存与信仰之间,女真人选择了折中的方法,将大部分头发剃掉,仅保留头顶偏下之处小小的一块,使灵魂有栖身之地。
由于这块头发只有铜钱大小,编成的发辫和老鼠尾巴一样细,所以被称为金钱鼠尾辫。
但是由于游牧民族经常迁徙,慢慢分成了一个个不相联系的群居部落,民族习俗也发生了改变,金钱鼠尾辫也经历了许多变化。
直到明朝末年,女真族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金钱鼠尾辫的编发形式才在各部中统一下来,而此时,女真族也有了一个新名字——满族,这个名称来自于他们所信奉的萨满教。
二、剃发令
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满族很快强盛起来,变成了雄踞在山海关外、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恰逢此时,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反抗朱明朝廷,双方经过长久的战争,两败俱伤,反倒给了关外的满族可趁之机。
1644年,山海关守关将领吴三桂将清兵引入关内,明朝宣告灭亡,一场屠杀正在酝酿。
满族有一个习俗,叫做“剃发归降”,意思是剃了头发才代表真正归顺。
可对于汉族人来说,身体发肤都受之父母,不敢有丝毫损伤,何况是将其绝大部分剃掉呢?所以剃发令从一开始就激起了许多人的反抗。1644年,清军刚刚入关,统治根基尚不稳固,但是清政府军队在手,又怎么会害怕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民众?民众的反抗越激烈,清廷的剃发令就越严苛。
他们颁布指令:“有不剃发者,斩!”宣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于是乎,被征服的汉族人必须在生存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中做出选择,这一次,不存在折中的做法。
许多人为了保命,解开了头上的发髻,将头发剃成金钱鼠尾的形状。但有更多的人,“宁死不剃头”,选择用生命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华夏衣冠、汉族文化而战。
他们的反抗遭到了血腥的镇压,十几万人因此死去,而清朝的剃发令得以实行。
与剃发令相配套的,是清朝颁布的“易服令”,易服令要求汉族人民放弃原本的汉族服饰,改穿满族服装。
剃发易服看似只是改变了汉人的服饰,实则蕴含着将汉人“满族化”的意图。清朝毕竟是异族入住中原,以极少的人口统治庞大的汉族,虽然能用武力征服一时,但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正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促进了各国的统一,清朝采取剃发易服的政策,将满汉的发型服饰统一化,久而久之,满汉之间的隔阂也会逐渐消失。用外貌同化的方式达到心理趋同的目的,只要汉族不在心理上抗拒满族,清朝的统治就能安稳长久。
三、奇特的辫子
金钱鼠尾辫虽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但毕竟是游牧时期流传下来的发型,到了实行农耕的中原地区,便失去了其实用价值。
所以清朝的辫子经历了三种形态的变化,前期继承传统,只留铜钱大小的一块,中期留有碗口大的一块,到了后期,则变为剃一半、留一半,也就是电视剧中常见的清人发型。
即便经过了很大的改良,这种辫子形式的发型仍然别具一格。就连被征服的汉人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将我国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西方帝国主义列强。
所以当洋人来到中国后,看到清朝人的辫子都十分好奇,想要近距离观察,可是这一番观察却令他们几乎作呕。
因为古代没有现代这样方便实用的洗发水和良好的卫浴条件,所以十天半个月不洗头是常事,甚至几年不洗头的都大有人在。
长期不清洗的头发满是头皮屑和头油,又因为头发被密密实实地编织成辫子,细菌在其中滋生,恶臭在其中酝酿,还有许多跳蚤在里面爬来爬去,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臭味更是浓烈,让人稍一靠近就想掩鼻逃走。
俗话说:“久在鲍鱼之肆,不闻其臭。”清朝人几十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早就对头发上的臭味免疫了,但对于刚到此地的外国人来说,就完全不同了。
当时一个英国女子因为商业合作与某位清朝商人有过接触,光是看到商人的辫子就让女子恶心想吐,跟别说凑近了。
可是碍于生意,女子又不得不与商人频繁对接,后来英国女子将这段经历写进回忆录,可见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更奇特的是清朝人对待跳蚤的态度,他们经常一边聊天一边挠头,抓到头上的跳蚤就往嘴里一扔,继续谈笑风生。
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简直难以想象。但是当时物质匮乏,跳蚤虽小,虽也是一种蛋白质的来源,只是这种营养太过恶心,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结语
从游牧时期流传下来的金钱鼠尾辫,到清中期碗口辫,再到清朝后期的剃一半、留一半的阴阳头,辫子头虽然在一直改良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但最终还是贻笑大方。
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辩证看待,不合时宜的东西就应该被历史淘汰。否则像清朝人一样,在农耕时期使用游牧时期的发型,不仅不实用、不卫生,而且不伦不类,引得他人厌恶嘲笑,老祖宗也会为他们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