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这场突如其来的惨祸,美丽的皇家园林在一夜之间沦为废墟,这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一次耻辱。不过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朝的许多将领也脱颖而出。最初反抗的是清政府,他们派出了军事上两大势力的其中一支——蒙古马队。
可冷兵器时代也早已结束,阵阵马声和咆哮,看似声势浩大,在英法联军的眼中也不过是一些移动的“活靶子”。列强们的指挥官只需要挥舞手中的军刀,几分钟之内这些“强大的清军”就会倒下。在国内如此的霸道横行,殊不知也只是“可怜”的代名词。
可堪称“晚清续命功臣”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特别是曾国藩在后来还推出了自己一套治家当官的“学术”,也被当今人们称为“半个圣人”,教材中只听说他们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是何等的强,难道面对列强的侵略内心就没有任何动容?
两江总督
曾国藩在当时的官职是两江总督,负责督办江南军务。英法在登陆之际,咸丰也曾托人为曾国藩带话:兼程前进,克日赴京,交胜保调遣。意思就是让他派兵支持蒙古马队,一共反抗列强的入侵。可曾国藩一边敷衍,一边继续着消灭太平天国的计划。《曾国藩传》中也有记载他内心的想法:
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
我的态度很明确,英法联军入侵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抢夺财物,只要给他们好处,他们就会离开。最坏的结果也无非割地赔款之类,这在大清面前根本不算什么。可太平天国随时威胁着清朝社稷的安全,我必须先保我“大清”啊。
为了替自己免罪,还专门托了一个人慢悠悠地去。李鸿章也为曾国藩安下了一颗“定心丸”:“毕竟这是一件大事,得亲自找您商量”,来回一折腾,半个月过去了,咱也就不用出兵了。这个时候的曾国藩不但没有意识到任何的危机,反而感到“一身轻松”。
在还没有见到咸丰的时候,蒙古马队也全军覆灭,《北京条约》也得以签订。随后曾国藩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大肆屠杀,太平天国很快也宣告结束。但我们又是否看到了另一面,虽然抢夺的是金银财宝,可这是几代帝王才建成的万园之园?就这样毁于一旦?大清朝和整个皇族颜面又何在?
自己亲口说的“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你的气魄哪里去了呢?是不是“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面对国家侵略只想着自己的利益,真的是“啪啪打脸”。还说到“二者有德于我”,这样的态度也难怪后来被“削去名籍”,实在令人感到羞耻。
四品京堂
英法联军攻占京城之际,左宗棠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四品京堂候补”。作为一名军务参谋,左宗棠“悲愤不已,不得安眠”。随后上书朝廷请求一个军职,想要带兵杀回英法联军重兵把守的京城,但无奈已经被曾国藩等大臣做出反应。
另一方面自己也不过是一个等待官缺的空头厅级干部,也只有在内心埋下那颗仇恨的种子。后来左宗棠出任两江总督,以“强硬”的姿态开始同洋人进行打交道。因为火烧圆明园一事,让左宗棠对这两个国家十分不待见,更不要说共事。
随后左宗棠大肆捐购水雷,甚至布置了鱼雷对东南沿海要口进行布防,同时也说道:
“自古谈边防者,不外守、战与和。而就三者言之,亦有次第,必能守而后能战,能战而后能和,斯固古今不易之局也”
在视察沿海城市时,洋人告诫他“清兵结刀持械通过,须有照会”。左宗棠二话没说,告诉所有的士兵“枪实弹,刀出鞘,以我中国军人行中国之地”,这也让后来的洋人非常忌惮。英租界官员还对部下说:“左公乃中国名将,今以驰驱王事过此,慎勿犯其怒也”。
后来晚清人员再次巡视租界时,外国洋行人员和英、美、德、俄、奥等国领事均前往坐船晋谒。“弱国无外交”的思想在左宗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晚清在他的保卫下,也难得有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光。
从政治角度出发,二者或许都是毁誉参半。但从爱国角度出发,左宗棠绝对是位于曾国藩之上的。如此大的羞辱,在曾国藩的眼里也不过是“小事”。或许在他看来,即便列强们穷凶极恶,但不至于威胁到我们国家,只要我的权力还在,那就足够了。你品,你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