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的口述:夜晚伺候嫔妃时,鞋里要放一样东西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的口述:夜晚伺候嫔妃时,鞋里要放一样东西

常看宫廷戏的人对太监不会陌生。太监是封建制度下的产物,是专为皇室服务的下人,在封建王朝瓦解后这一群体也就不复存在了,也因此,有不少人对他们的生活感到非常好奇。那么太监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伺候主人,随叫随到

太监可以说是宫廷里地位最低的人了,他们必须满足主人的一切要求,而且需要随叫随到,但大家都是凡人,他们是怎么在休息不足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呢?孙耀庭在其自述中就有提及这点。

孙耀庭是中国最后一位太监,他在15岁就入了宫,从小太监做起,任劳任怨,地位一步步上升,还曾服侍过皇太妃和末代皇后婉容。

在他刚进宫的时候,他就发现带他的老太监能时刻保持清醒,随叫随到,很少犯错,这其中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呢?于是孙耀庭向师傅请教,可师傅就是不肯说,他只能在平时注意观察。他发现,师傅的鞋子里似乎有古怪。于是他设计灌醉了师傅,脱下师傅的鞋子一看,

鞋子里竟然藏了一个苍耳。

苍耳带刺,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笔者小时候叫它“小刺猬”,扔到别人身上这苍耳就会勾在对方的衣服和头发上掉不下来。

师傅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来提神保持头脑清醒的,

孙耀庭便也学着这样做,觉得成效不错。

后来太监宫女纷纷效仿,每次夜晚伺候嫔妃时,鞋里要放苍耳才能够保证足够清醒,是保平安的妙招,这也逐步成为宫人们之间秘而不宣的方法。

笔者看来,这颇有古代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现代也不乏有类似的事情。笔者高中是在小镇学校度过的,听说隔壁班就有同学夏天睡在地上,边上放一盆凉水,早上定个闹钟,醒了就一头扎进凉水里以求早起而保持头脑清醒。

只能说,从古到今,出身没那么好的人真的想闯出什么名堂来,还得能吃下常人不能吃的苦。

后来,由于孙耀庭办事稳妥,

他成了宫里的大太监

,这或许还要有苍耳的一份功劳。

也需读书识字

和人们一贯的印象不同,明朝的太监是要读书识字的。太监读书识字的规矩要追溯到明宣宗时代,由和其父仁宗一起开创了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发布。

宣宗在皇宫为宦官们专门设置了“内书堂”,选择10岁左右的小太监入学,派年龄稍大的翰林院低级官员教导他们,后来这也逐渐成为了一种规定的制度。

宣宗作出这样的决策自然不会仅仅是出于好心,作为一国之君,他这样做自然有其考量。培养出有一定文化的太监,一来使唤起来更方便,二来可以培养出一支新的皇帝可以自己掌握的力量,以帮助他更好地把握实权,

能在和臣子的博弈中更有把握。

所以怎么说知识就是力量呢?

从古至今,知识总是有用的,你学过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在不经意中就帮了你大忙。

作为所有学堂的传统,自入学之日起,这些太监学生也和普通学生一样必须拜孔夫子,拜老师。每位太监学生还要准备手帕香料等小物件作为初次见面的见面礼送给老师,以表对老师尊敬。

太监学生每日的功课主要有三项,就是背书、讲书和写字。教授目的以多识字和写好字为基础,只求学过的东西日后当差时能够用上,并不做过高的要求。

尤其要提的是,三项功课之一的讲书是指把学过的课文意思或理解复述给老师和同学听。对课文的理解一定要按照老师课上讲过的意思讲,而不能对此有自己的见解,这和普通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太一样。

内书堂的罚规又多又严,除了功课上有过失要处罚外,其他如礼仪、言行上若有过错,同样要严厉处罚。

即使是小太监之间的随意打闹也是不被允许的,一旦被提督太监发现,都是要严厉处罚的。处罚轻者打手心,重者则要在孔子牌位前弯腰站立四到六个小时,稍有动弹,还要被棍棒相加,不少人就曾被打昏过去。

由此可见,让太监读书虽然看似是一项开明之举,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剥削的色彩。即使官方承认了让太监学习文化知识的必要性,

太监依然没有摆脱“下等人”、“低人一等”等固有标签。

太监学生也有少量的“假期”,但假期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自由支配这些时间。他们必须在这时回到所属部门学习当差,也就是学习如何在以后服侍自己的主子。这些读书的小太监在上满一到三年后,即选择其中学业优异者充任上等差使,其余的则分配做苦役。

清朝前期沿袭了明朝的惯例,直到乾隆皇帝认为,太监不过是干粗活的,不用有太多文化。他认为,成也萧何败萧何,明朝早期皇帝出于集权的目的让太监学习文化知识,而后期宦官专权搞的国家乌烟瘴气也就是因为太监有了太多的文化,为了防止国家重蹈覆辙

,乾隆皇帝下令革除了太监需读书识字的制度。

收集情报

太监作为服务皇室的下人,自然要常在各宫走动,也因此他们消息灵通,对各宫状况也了如指掌,时常待在主子们身边必然也会得知许多常人不会知晓的各种秘密。

对于御前服侍的太监,由于常常待在皇帝身边,因此往往更容易意识到皇帝的真实想法。都说天意难测,许多臣子都想尽各种方法揣摩圣意而不得,而能否准确把握圣意往往决定了他们究竟是升官发财还是人头落地,因此他们格外需要一个人时时提点自己。

因此有些大臣会买通太监来打听皇帝的喜好。

而有身份的大太监一方面掌握着最多的有关皇帝的信息,一方面也会谨慎选择合作对象。因此,太监往往也是朝廷各个势力集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各个势力集团充当在后宫收集情报的工作。

太监收集情报的工作发展最盛的时期当属明朝。明成祖朱棣为了制衡各方势力,打探朝堂内外消息,于是建立了东厂西厂等由太监构成的组织。

东厂是世界上最早的特务情报机构,

专门为皇帝打探臣子的各种信息,使中央集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宦官掌握实权也导致了后来的宦官专权,宦官干政等一系列弊病,加速了明朝的覆灭。

小结

太监是封建王朝的产物,服务于封建统治者,也象征着封建王朝对人的剥削和压迫。太监的这个身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也成了过去式,了解他们曾经的生活对今天的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让我们更加珍惜今日的自由与富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孙耀庭,清醒,文化,鞋里,功课,苍耳,处罚,知识,笔者,时候,观点评论,孙耀庭,苍耳,明宣宗,皇帝,太监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孙耀庭,清醒,文化,鞋里,功课,苍耳,处罚,知识,笔者,时候,观点评论,孙耀庭,苍耳,明宣宗,皇帝,太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孙耀庭,清醒,文化,鞋里,功课,苍耳,处罚,知识,笔者,时候,观点评论,孙耀庭,苍耳,明宣宗,皇帝,太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