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清帝国江河日下
,在灭亡的道路上狂奔时,有这样一位名臣还在用尽心力扶保大清江山,在他死之前,满清本应该被推翻,
但是硬生生被他续了一段命。而在他死后,满清就迅速被人推翻
,很多人也好奇这位名臣是谁?他又是如何帮满清续的命?
这位名臣就是晚清大名鼎鼎的张之洞,洋务派首领,职位是山西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后,大力从事洋务改革,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所做出的改革贡献,一度帮清朝续命数十年。
那他做了哪些改革帮助清朝续命了数十年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军事上:建立武备学堂培养近代化专业军事人才
在清朝对外战争连续惨败后,很多有识之士纷纷认识到,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洋人的技术和科技对付洋人)。但在甲午战争败给日本输光底裤后,很多知识份子很不解,清朝的战船比日本的还坚固先进一些,怎么反而会被日本打趴。
而这个时候张之洞站了出来,直指中国军事的巨大缺陷
。并总结了中国为何会在对外战争中屡次失败。
“
近年来东西洋各国,精研兵事,最重武职
——故人人以当兵为荣,以从军为乐,以败奔为耻。而中国仍有‘好铁不打钉,好人不当兵’之谚,稍有身家,咸所鄙弃,贵贱之分,强弱之源也。”
这是1898年7月4日张之洞向朝廷上奏《变通武科折》中的一段话
,矛头直指中国“
重文贱武
”的传统,可谓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他提出的核心观点意思是,“
中国两千年以来尚武精神倾颓,老百姓不会以当兵保家卫国为荣
,且中国的军人在军事素养上也不如西洋军人专业,没有专业军事学校培养。”
于是他向慈禧太后上折,
请求筹备大量专业培养军事人才的武备学堂
,与李鸿章时期的零星学堂已不可同日而语。
他所筹办的湖北武备学堂曾经盛极一时
。据不完全统计,清末十几年间,湖北武备学堂共培养5千余名新式军事人才。插句题外话:参与辛亥革命的很多军人,也出自张之洞的武备学堂。
除此之外,张之洞还鼓励优秀军事学员前往
日本和西洋各国留学考察
,借鉴日本海军和陆军的成功改革经验。之后,张之洞认识到军事强大,不仅需要专业军事素养,还需要强大的体魄,便在武备学堂增加了军事体操和体育运动的内容。
可以说张之洞这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为清朝乃至民国都培养了大量专业的近代化军事将官
。
经济上:扶持民族工业促进国家发展
国家国防的发展是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的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经济软蛋子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渐被西方企业所掐住。
于是张之洞着力扶持民族工业
,为武汉自近代以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他先后开办
汉阳铁厂
(可以大规模冶炼钢铁)
、湖北兵工厂
(专门制造近代枪炮的工厂,仿造西方枪炮的质量还不错)
、马鞍山煤矿
(中国人可以自己开采自己的煤矿,不用再借用西方技术)
、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
等重轻工业企业。
他还主持
修筑了武昌南北长堤和汉口后湖长堤,排除水患
,划定了20世纪初的武汉三镇与今天的武汉市相近的城市规模,同时支持民族企业家操办水电等现代化市政建设。可以说,是为清朝民间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并且为了打通清朝交通物资和民生物资的大量运输,张之洞还主持修建了芦汉铁路,完善了清朝的全国交通网络。
从《北京志·财政志》里我们看到,清朝灭亡前,财政收入突然暴增
,年收入竟达2亿两白银以上,
朝廷上下
,顿时亢奋起来。
而财税突然“暴增”有四方面原因,除了海关收入的增长以及对烟、酒等不断课以重税外,最重要的是
国有铁路收入
,仅关外铁路年收入就达数百万两,超过一省的税收;还有就是由铁路带来的商业繁荣,
使各地关税大增
,崇文门税关就因前门火车站周边的商业兴起,而成为全国最大税关。
张之洞这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不仅促进了民族企业的经济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甲午战争以来的巨大赔款导致的财政危机。以清朝的封建经济财政,
真拿出两亿两白银
,清朝就是把底裤卖了也赔不起。
文化教育:建立大量近代学院培养工农人才
张之洞为了改变国民自古以来封建落后的文化思想,提倡废除科举制度,改建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他创办了一系列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
,培养了一批新式农业和工业所需要的人才。湖北地区成立的自强学堂是今
武汉大学
的前身、农务学堂是今
华中农业大学
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是
武汉科技大学
的前身。不仅是湖北地区,张之洞任两江总督时在南京创立三江师范学堂,是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前身。
这一系列新式学堂培养的各行各业人才
,极大促进了清朝生产力的提高,由原来的封建小农经济转型至
资本主义工商经济
,而这些新式人才在当时清朝还促进了
新式先进思想
的传播,促进了老百姓思想解放。
同时,中国
当时的许多民族工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先进人才
,而雇佣外籍人才需要花费大量金钱。通过新式学堂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在一定程度上
避免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
。
改革成效:镇压革命军叛乱稳定清朝经济形势
张之洞在军事改革的过程中
,逐渐为清朝培养了一只近代化的军队“
湖北新军
”(1907年正式拿到军事编制),而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康有为代表的“保皇派”与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合作建立一支名为“
自立军
”的革命军。
这支革命军的纲领是:
“保全中国独立自主的权力,不认满清政府有统治中国之权,请光绪皇帝复辟”
。
在
八国联军侵华
之后不久,这支军队便在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大举起义,人数达到
十数万之众
。而
慈禧和光绪
正在被八国联军追赶的东躲西藏的路上,压根就无力平叛。
自立军在南方占领了大量城市
,而自立军的领导人唐才常曾劝说张之洞不要再
效忠满清
,和自立军合作,一起建立“东南之民主国”。
但
张之洞家族三代
都在清朝为官,脑中的
忠君思想
极度浓厚,虽然接触了大量外国先进思想,但其根本目的还是
维护清朝统治
。
在再三权衡利弊之后,张之洞带领自己培养出来的新式军队很快就镇压了声势浩大的“自立军起义“。而这一战也确实为清朝续了十几年命,
如果张之洞选择和自立军合作,满清极有可能提前十几年被推翻
。
清朝在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白银之后
,清朝的财政状况可以说是陷入崩溃状态,虽然列强将还款年限延长至39年,但清朝每年还的钱依旧是
天文数字
。
由于张之洞在全国都有兴办实业还有修建铁路所带来的商业兴盛,清政府每年可收的税依旧可观。
有人统计过,1840年清朝全国财政收入不过4000万两白银
,1908年的财政收入却是1860的近6倍,达到了2.3亿两。
而这些经济发展,均来自张之洞等实干家所创办的新式企业带来的盈利。换句话说,如果1840年之后,张之洞和李鸿章等人没有搞洋务改革,清朝绝对会在二十年之内亡国,张之洞也确实是
最后一位为满清续了数十年命的能臣
。
结语
然而即使有如此杰出能力的名臣续命,满清还是在张之洞死后两年内快速灭亡了,
因为清朝始终也没有改变它提防汉人,维护满族专制统治的本质
,所以
张之洞的改革和贡献只是清朝这个身患绝症病人的止痛剂
,而清朝真正走向死亡的病因,张之洞却根本没有找到。
张之洞培养的湖北新军,在接触大量西方先进思想之后,觉醒自身的民族意识,开始大规模参与到推翻满清的热潮中来,而武昌起义引燃灭亡满清燎原之火的恰恰是湖北新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