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头目犯下7人命案,给蒋介石写信求饶,蒋:他知道得太多,杀
1942年,全国抗战正酣,河南洛阳却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失踪案。
3月16日深夜,国民党豫东专员韦孝儒、复旦中学校长郭兆曙等几位军政重要人员突然不见了。
当天,韦孝儒来洛阳参加行政联席会议,因为与好友郭兆曙商量事情,晚上就暂住在教职工宿舍,却没有想到出了意外!
蒋鼎文(左二)
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接到报告后,赶紧下令军警全城戒严,封锁各条交通要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要把人找回来。
人们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知道是谁透露风声,韦孝儒等人失踪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这天大的新闻!全国各大报纸岂能错过?纷纷给予头版头条的报道,引得人心惶惶,还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
蒋介石顿时火冒三丈,命令蒋鼎文必须马上破案,严惩歹徒,尽快把人给救回来。蒋鼎文不敢怠慢,每天忙得天昏地暗,恨不得令人掘地三尺,却没有得到任何线索。
这天,蒋鼎文派人贴出去的悬赏令,终于有效果了。
一个中年男人跑到司令部来提供线索,说他家附近的枯井里,不知怎么回事被人填埋了,肯定有问题。
蒋鼎文一听,这算哪门子线索?本不想理该男子,后来想想派人去看看,反正也不耽误事,于是派了几个士兵跟着去了。
没曾想,无心插柳柳成荫,最后竟然从井底下扒出了七具尸体。
大家跑过去一辨认,真的是豫东专员韦孝儒和他的几个副官,以及校长郭兆曙和老师们的尸体。
蒋鼎文这下反而不急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一边调派人手破案,一边向蒋介石汇报案情。
蒋介石得知消息,嘴里骂了几句,也没有多说,让蒋鼎文赶紧破案!
那么,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犯下如此惊天命案呢?
一
这天中午,城里两个小混混上“醉仙居”酒楼吃饭,喝了几杯酒,发现上菜的小妹姿色不错,动了色心,要强行拉着小妹陪酒,却遭到拒绝。
老板娘听到吵闹声,赶紧跑了出来,见到自家人被欺负,抬手就对着其中一个小混混扇了一巴掌,并怒骂了起来。
小混混捂着脸,骂了几句脏话,立马用手从腰间抽出枪来,枪口直接顶住了老板娘的脑袋。
没想到,老板娘是个狠人,嘴里依旧骂个不停,说:“你睁开狗眼瞧好了,老娘可是县长的妹妹,你要敢乱来?全家都要赔命!”
小混混冷笑一声,此时酒劲正上头,瞪着眼睛,嘴里说道:“老子连韦孝儒都敢埋,县长算个屁啊,信不信我现在就崩了你!”
另一个小混混也听到了,赶紧撇开与他争论的人,拉着同伴就跑了。
韦孝儒被害的事,全城人皆知,小混混喝酒误事,竟然说出这么大秘密,等于是不打自招了。
不久,洛阳市警察局接到举报,没费多大劲就把两个小混混逮到了。
一番拷问下来,两人扛不住了,一五一十交代了绑架和杀害韦孝儒等人的事情,也把背后主谋供出来了,却是赵理君!
赵理君可不是无名之辈,是军统头子戴笠的“四大金刚”之一,与陈恭澍、沈醉、王天木三人齐名,人送外号“追命太岁”,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狠角色。
此人是四川蒲江人氏,原本中学毕业后在家乡教私塾,因不甘寂寞,辞职跑去广州闹革命,后来投靠了军统。
戴笠对赵理君极为信任和青睐,因为他不仅忠诚听话,而且心狠手辣,行动力超强,执行暗杀任务极少失手。
只要戴老板一声令下,赵理君从不违抗命令,别说杀爱国人士,甚至连国民党自己人都照杀不误。
自从投靠军统以来,赵理君之手可谓血债累累,唐绍仪、杨杏佛、史量才等不少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是命丧他手中。正因如此,赵理君在军统混得风生水起,一路升迁,成为了戴老板最信赖的手下。
赵理君
那么,这一次暗杀韦孝儒,难道赵理君也是奉戴笠的命令执行任务吗?
非也!只是赵理君和韦孝儒的私人恩怨而已。
此事说来话长,咱们先从蒋介石的一个命令说起。
众所周知,山西有个土皇帝叫阎锡山,偏安一隅,拥兵自重,素来与蒋介石有嫌隙。蒋介石为了让阎锡山乖乖听话,于是命令戴笠封锁山西到河南的黄河渡口,卡他的脖子。
后来,戴笠保举赵理君为第一战区少将专员,让他带人严密控制渡口。
这下不得了!赵理君上任以后,把这个渡口当成了发家致富的捷径,经常以检查为名义,到处敲诈勒索,不给钱就甭想过去,若是不服,轻则挨一顿打,重则直接丢进黄河喂鱼,搞得当地天怒人怨,乌烟瘴气。
赵理君还觉得来钱太慢,不惜网罗了一批当地的地痞流氓,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地下别动队”,平时打着抗日的旗号,开赌馆、烟馆,甚至是走私沦陷区的鸦片,趁乱世大发国难财,当真是坏事做尽,人神共愤!
终于有一天,有人看不惯了!这人也不是别人,正是韦孝儒!
二
1941年冬天,河南商丘郊外的一条简易公路上,走过来六个商人装扮的人,牵着一头驮着布袋的小毛驴,准备经过哨卡。
一个哨兵走上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要检查他们的货物。
商人们就告诉哨兵,他们是战区混成纵队的,现正在执行公务,让哨兵赶紧放行。
哨兵挺硬气的,愣是不理他们怎么说,偏要翻开布袋检查,却发现里面竟是鸦片!一声哨响,哨兵立马把值勤同伴叫来,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伙商人给捆了。
商人们根本不怂,一路上骂骂咧咧,趾高气扬被押到了韦孝儒面前。
韦孝儒出身在河南一个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早年就加入了中统,并与陈氏兄弟私交甚笃,自幼习得一手好字,颇得陈立夫的欢心,推荐他当上了豫东专区行署专员。
商人们哪知道韦孝儒的背景,他们其实都是赵理君的手下,因此看到韦孝儒之后,直接就亮明了身份,报上了“追命太岁”的名号,威胁说赶紧放人,否则后果自负。
韦孝孺连正眼都没多看几下,似乎懒得搭理他们,挥了挥手,就让士兵把他们带去了监狱。
不久,韦孝儒还带人直接端了赵理君藏鸦片的仓库,没收了所有鸦片,甚至还枪毙了几个嚣张跋扈的地痞流氓。
赵理君得知消息,立马暴跳如雷,连我的人都敢动,真是不知死活!
不过,赵理君念及韦孝儒是中统的人,还是先礼后兵,先给他写了一封警告信,大致意思是韦孝儒你别太猖狂,如果识相的话,赶紧把我的人和货放了,我改日登门拜访,送上好处费,如若不然的话,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韦孝儒看完信,顺手把信撕成了碎片,我中统的人也不是吃素的,索性命令将那些抓来的赵理君的喽啰全部枪毙了。
这一下把赵理君彻底激怒了!韦孝孺你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就让你瞧瞧“军统第一杀手”的厉害。
说到做到,赵理君也不上报戴笠了,马上开始了报复计划。
三
1942年,日寇猖獗,频频进犯中原地区,抗战局势岌岌可危。
蒋鼎文身为战区长官,联合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为了整顿地方行政,配合对日作战,就召集了全省的督察专员和各县县长到洛阳开会。
韦孝儒是豫东专员,自然也在邀请之列,刚到洛阳不久,就遇上好友郭兆曙,免不了闲叙旧情,最后还留在复旦中学宿舍过夜。
半夜,韦孝儒睡得正香,鼾声如雷之际,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起身打开房门,两个蒙面人就硬闯了进来。
韦孝儒想张嘴呼救,两支冰凉的枪口,立马顶住了他的脑袋……
之后,韦孝儒、郭兆曙、副官等人连夜全部被抓走了。
十几个蒙面人开着卡车,把他们拉到了郊外,拖下车,一一打晕,全部扔进了那一口枯井,最后用土活埋了。
若不是那两个小混混酒后失言,说不定整个案子就成为了悬案。
现在一切水落石出了,赵理君是真正幕后主谋,理当杀人偿命,就地正法!也就可以结案了。
这时,戴笠出马了,赵理君可是我军统的得力干将,怎么能就这样丢了性命,必须要捞回来。
戴笠得知消息后,亲自去了一趟洛阳,找到了蒋鼎文说:“你先不要乱来,赵理君是我军统的人,应该交给军统内部处理。”
蒋鼎文听了,这家伙来者不善,也不愿得罪这位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只好回答说:“戴老板你放心,我是个服从命令的军人,一切以蒋委员长的命令为准。”
戴笠马上听出了弦外之音,你这意思就是让我去说动蒋介石放人,你这边随时可以把人交出来。
于是,戴笠假意美言了蒋鼎文几句,转身就回去找蒋介石了。
外界都说“蒋家天下陈家党”,中统也不是吃干饭的,我中统的人被军统的人给杀人,如果不讨回公道,还有面子吗?还怎么领导手下人做事?
于是,陈氏兄弟也出手了。
原本中统和军统之间就积怨颇深,一直互相打压和争宠,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岂能就此放过?!
这样一来,关于赵理君的生死审判,就成为了军统和中统两个特务机构博弈的焦点。陈氏兄弟凭借在国民党党政方面的强势地位,开始持续向蒋介石施压,强烈要求严惩凶手。
陈立夫为了给好友韦孝儒报仇雪恨,更是不遗余力,经多方打听消息弄情报,最后还给赵理君弄了一个日本特务的“头衔”。
当时而言,这一个汉奸卖国贼的罪名,就足以让一个人身败名裂,横尸街头,何况赵理君本就犯下命案,理应当斩,看来他是在劫难逃,必死无疑了。
陈立夫还不解恨,找来了白崇禧站场子,誓要置赵理君于死地不可。
白崇禧以前和军统也不对付,逮着这么一个好机会,也想给戴笠一点颜色瞧瞧。
就这样,白崇禧大嗓门一喊,国民党军界大佬全都搅和进来了,一起向蒋介石集体施压,否则军心不稳。
四
戴笠能够成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多年来屹立不倒,自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虽然说目前一切有利的因素,全都站在中统那一边,可他不会轻易认输。
因为他知道,有时候人多不一定有用,那个做最后决定的人,才是最关键的。
这天,蒋介石正兴致勃勃地参观抗战战机展览,戴笠立即瞅准时机,坐到了他的身边陪着说话,并态度坦诚的向他报告了赵理君全部犯罪经过。
蒋介石还没听完,登时火冒三丈,这家伙真是胆大包天,无法无天,活得不耐烦了!
看见委员长这般反应,戴笠心中却是一阵暗喜,因为以他多年跟随委员长的经验来判断,赵理君这回还有救……
戴笠作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对于蒋介石的性格、行为、心思早就了如指掌,如果他若是发火,则有挽回余地,若是全程冷脸,一声不吭,反而就不好办了。
于是,戴笠再次拿出了“杀手锏”,开始向蒋介石展示军统出版的抗战画册,有意无意的“邀功”,这话里话外,其实是诉说军统在抗战中有多么努力,多么拼命,付出了多大的牺牲……
蒋介石听高兴了,自然忍不住点头,偶尔还会表扬几句作为回应。
戴笠见状,赶紧趁热打铁,马上拿出准备好的报告,提出要把赵理君押回重庆审判的想法,表示一定会严惩不贷!
蒋介石心情舒畅了,事情就好办了,自然而然就在报告上签名批示了。
原本这件事情就此打住,最后会以军统的微弱优势而获得“胜利”。不料,赵理君的一封“邀功”电报,却让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反转,也把他自己亲手送上了黄泉路。
话说因为有戴老板的特别关照,赵理君坐牢的日子过得轻松舒坦,每天吃吃睡睡,还有好酒好菜供应,舒服极了。
对于外面的情况,赵理君也是门儿清,不时有喽啰以探监的名义,进来通风报信,他已经知道了所有事情进展。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见始终没有人来释放自己,不由心慌了,特别害怕蒋介石突然反悔,下命令把他处决了。
于是,赵理君找来情人,安排她把一封“邀功”的电报发到了蒋介石手里,企图添一把柴,把火烧更旺,尽快回去重庆。
电报里,赵理君细数了自己这些年来为蒋介石立下的汗马功劳,从当年跟随校长参加革命开始,铲除异己、杀唐绍仪、杨杏佛……跟踪孙夫人等功劳全部说了个遍,最后希望委员长念及旧情,让他戴罪立功,重返沙场,不负厚望,以死相报。
这封电报似乎没什么问题,毕竟只是犯了大错的部属,写给领导的求饶信,回溯一下过往功绩也情有可原,合情合理。
但是他忘了最关键的部分,他现在是阶下囚,一个手上沾满血腥的杀人犯,而偏偏杀害的还是中统的人!陈氏兄弟可不是那么好惹的……最最重要的是,他根本不懂蒋介石。
蒋介石接到电报,看完后只是冷哼一声:赵理君知道得太多了,这人可绝对留不得,赶紧杀掉!马上派人找来戴笠痛骂了一顿,然后直接下达了就地处决的命令。
这一封邀功求饶的电报,瞬间就变成了追命太岁的追命符。等到戴笠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早已无力回天,只能暗自大骂赵理君自己活该,自作孽不可活!
1943年初,赵理君年方37岁,彻底结束了自己专横跋扈,作恶多端的人生。
人们常说,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追命太岁”,可能至死也没有想明白,最后是自己被自己“追命”了,可谓是自食其果,罪有应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