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雍正皇帝临死前,为什么要赐死三皇子弘时?

雍正皇帝临死前,为什么要赐死三皇子弘时?

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康熙皇帝长大成人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为了皇位,其中有9个参与了争夺,这这场被称为“九龙夺嫡”的风腥血雨中,四阿哥胤禛胜出。

可到了雍正这一代,他自己一共有10个儿子,但是真正能够活长大成人的却只有4个,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以及弘曕。弘时原本是皇三子,但是因为前面几位哥哥都早夭,所以成了实际上的皇长子。

照理来说,弘时继承皇位的机会是很大的,但是事情却偏偏没有向着正常的方向发展。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 列传七》:

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最后不仅是由他的弟弟弘历继承了皇位,也就是以后的乾隆皇帝,他自己还被削了宗籍。可被革除了黄带子赶去做了八爷的儿子不说,在八爷死后不到一年也跟着离奇死亡。

而皇子这样一件大事,在《雍正朝实录》上竟然找不到只言片语,就好像这个人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甚至为此安排了一出雍正弑子的情节,当时弘时派人刺杀了自己最有竞争力的对手弘历,而雍正帝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为了给弘历留下一个安定的基业,就下令把这个儿子给赐死了。

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在皇帝心中估计一个儿子还比不上大清的基业,那么史实到底如何呢?

康熙晚年一直没有立储,或许也正因为这样才让诸位皇子都以为自己有当上皇帝的机会,这就引发了九龙夺嫡的危机。雍正作为这件事的亲身经历者,自然明白其中的厉害,大概是鉴于九龙夺嫡的教训,他登基不久就当众宣布了立储。

不过这个“秘密立储”又和以往不同,一方面雍正直接告诉大家自己已经把储君的人选放到了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让大臣人心思定;另一方面大家却又都不知道储君人选到底是谁,避免了骨肉相残。

这一做法堪称是无懈可击,毕竟储君人选虽然定下但是又随时可以更换,这就让皇子们不得不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凭借自身的优秀脱颖而出。但是再完美的做法也总有蛛丝马迹泄露了出去,而这“泄露者”就是雍正本人。

雍正元年,在举行登基后第一个祭祀大典之后,雍正就把弘历给召到了养心殿,赏赐了一份祭肉。如果说这个做法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雍正派年仅13岁的弘历前往景陵致祭,无疑是向所有人宣告自己心目中的储君人选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弘时可是雍正帝唯一一个成年的皇子,而且他的生母齐妃李氏在王府的时候就是雍正的侧福晋,而且齐妃育有三子一女,照理来说也是非常受雍正宠爱的。但是雍正却显然更为看重出身低又未成年的弘历,对此,弘时应该是非常沮丧的了。

在雍正二年弘历再次被派去祭祀景陵,弘时当上储君的幻想完全破灭,怨恨之下的他选择投向了自己的八叔允禩,站到了自己父亲的对立面。于公于私,此时的弘时都是不为雍正帝所容的,很快他就被划到了允禩名下当养子。

雍正四年,八爷一党从玉牒上除名,被革除了黄带子,而早已经成为八爷之子的弘时自然也是同等的待遇。当年9月,允禩病卒于监所,一年之后,弘时也离奇。

关于弘时的死亡,正史上没有任何明确记载,这显然是不符合常规的,或许正因为这样才惹人猜疑,衍生出了雍正下令赐死他的说法。

但是试想一下,雍正帝对于反对派八爷一党可谓是恨之入骨,尚且没有做出弑杀亲兄弟的事情,又怎么至于要对自己的亲儿子痛下杀手。而且允禩死后,他的亲子被发配热河充军,而弘时却被交给皇叔允祹管束,可见雍正对这个儿子并非无情,只是管教非常严厉。

《宫中档雍正朝奏折》中记载到当时雍正颁下谕旨让弘时去做八爷的儿子是因为他的“为人”出来问题,但是并没有详细叙述是什么问题。乾隆登基以后恢复了弘时的名分,这个时候他提到弘时是因为“性情放纵,行事不谨”才被雍正特加严惩,也是借此告诫其他儿子。

由此可见,弘时很有可能是因为秘密建储之后父子两的关系愈加恶化,再加上愈加亲近允禩一派,所以招致雍正帝的厌恶被逐出了紫禁城。而他也在雍正帝的长期打压之下,最终抑郁而亡。

弘历与弘时虽然都为雍正的亲生骨肉,可在江山社稷面前,只能存在一个人,经历过“九子夺嫡”的雍正,恰巧又是那场“战争”的胜利者,他自然知道其中的残酷,所以,在二选一的时候,他自然会偏向自己心仪之人。

但随着他的死一切也烟消云散,但不得不说“虎毒不食子”这句话,放在帝王家却并不适用,帝王家先是君臣,后是父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登基,雍正,人选,弘历,八爷,三皇,皇位,儿子,自然,时候,故事传记,齐妃,雍正,雍正帝,弘历,景陵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登基,雍正,人选,弘历,八爷,三皇,皇位,儿子,自然,时候,故事传记,齐妃,雍正,雍正帝,弘历,景陵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登基,雍正,人选,弘历,八爷,三皇,皇位,儿子,自然,时候,故事传记,齐妃,雍正,雍正帝,弘历,景陵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