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时时刻刻皆警惕”。无论是已经成为天子的帝皇,还是潜龙在渊的太子,都是世界上最为叵测和凶险的人,他们一个是已经有了帝心,另一个则是在培养帝心,而帝心如渊,深不可测。
凡是有帝王之资的人,无不都是心狠手辣之辈。前有秦始皇,后有朱元璋,这两位皇帝不但是铁腕皇帝的代表,而且还是最难预测的皇帝中的一员。
古代中国历史上,不但出现了众多杰出的男性执权者,也出现了几位著名的女性执权者,慈禧便是其中一位。
慈禧的身世
中国古代有武则天、吕雉王后、慈禧太后等等女性统治者,这些女性统治者都是古代真正掌握时局大权的人物,她们用自己的能力改变了封建传统,得以掌握命运。
在众多的女性统治者中,慈禧太后是中国近现代最后一位女性执权者,她没有像武则天那般改朝换代成为女帝,但产生的影响却十分重大,曾遭到了无数人的谩骂。
倘若用一句话形容慈禧太后对清朝的影响,那便有一句话足以表明——“成也萧何败萧何”。为何这般讲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慈禧太后的经历。
慈禧太后原名叶赫那拉·杏贞,是满清八旗的镶蓝旗人。在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的统治期间,叶赫那拉氏被选入宫中,进宫选秀,样貌端庄的叶赫那拉氏被咸丰帝看重,赐兰贵人。
随着叶赫那拉氏努力的竞争下,在咸丰七年(1857年),叶赫那拉氏被册封为懿贵妃。晋升为懿贵妃后,叶赫那拉氏便有了终日陪在咸丰帝身边的机会,可咸丰帝的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
咸丰帝是清朝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但是统治的时间并不长,因为有顽疾在身而不能除去,所以在咸丰在位十一年以三十一岁年龄驾崩,于避暑山庄离世,庙号文宗。
在咸丰帝尚没有离世前,卧病在床的咸丰帝经常让叶赫那拉氏操笔,替咸丰帝批阅奏折,并且允许和鼓励叶赫那拉氏在奏折上批阅自己的想法,对于这样的行为,清朝臣子十分不满。
可咸丰帝对叶赫那拉氏十分的疼爱,因此不论群臣如何劝谏,咸丰帝都置若枉然。咸丰帝死后,太子载淳继位,定年号“祺祥”。
慈禧太后的宫中绯闻
在时局大致稳定后,叶赫那拉氏也被尊封为太后,也称“慈禧太后”。此时的慈禧太后年仅二十六岁,正值女子最为貌美和美好的年龄阶段,除此之外,慈禧太后也掌控了清朝大部分的政权。
女子、有权又貌美,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受到人们最多的注意,毕竟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女帝这一回事,而人们自然喜欢当权者背后的丑闻和密事,于是乎各种各样的传闻便从宫中传出。
随着众多的宫闱之事被传出,慈禧太后的形象慢慢的便成了一位喜欢淫乱太后,有权有势的同时也有足够的诱人姿色。这样类似的形象流传在了清朝民间,在众人的添油加醋下,一件件艳情故事出现。
在众多关于慈禧太后的传闻中,有一则传闻广为流传——慈禧太后怀孕了。这样的一件事情,放在当时可是极为轰动的事情,毕竟咸丰帝已经离世,那慈禧肚子中的孩子又是怎么来的?
这样的传闻一传十,十传百,可具体的经过又是如何呢?因为在慈禧太后四十六岁的时候,她突然感到自己有头晕,呕吐感,并且时常腹痛、浑身乏力和脾气不定。
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慈禧太后连忙找来了太医医治。第一位太医被慈禧太后诊断后,眉头紧锁,久久不能言语,无论是慈禧太后如何逼问,太医也不曾道出慈禧太后的状况。
求问无果的情况下,慈禧太后又传令第二位太医前来诊断。第二位太医到来后,马不停蹄地为慈禧把脉。这第二位太医虽然神情和第一位太医一模一样,但是他却向慈禧太后说出了诊断的结果。
“有喜了”。此番话一出,慈禧太后瞬间变脸,眼中杀意极盛,面若寒冰,久久凝视太医,紧接着将第一位太医叫唤过来。慈禧太后让侍卫马上将宫中的两位太医处死,不得有误,不可拖延。
两位太医被处死,可消息却被身边的宫女听去传到了宫外,慈禧太后也依然每日被病痛折磨,于是又请了第三位太医——薛福辰。
薛福辰到慈禧太后的寝宫,便立即给慈禧太后把脉,不久他神情愉悦的结束了诊脉。薛福辰对慈禧太后说:“您是火气欲结导致的气血不畅,因此才会身体不适,此病名曰血蛊。”
慈禧太后听完薛福辰的诊断后,心情愉悦地将他送出寝宫。在薛福辰的药方和调理下,慈禧太后的“怪病”最终得到了医治,而薛福辰也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视和赏赐。
这一“怪病”的解决,在民间成为了另外一种说法:薛福辰治病是假,在给慈禧太后打胎才是真。不论这一场“怪病”风波如何,最终都消失在人们的悠悠众口中。
慈禧太后出了有极多的宫闱异闻外,对整个时代和社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倘若用积极地角度去推测慈禧太后的作用,便是任用左宗棠对抗外敌的入侵,但她的负面影响却始终不可磨灭。
慈禧太后为了夺取政权,一直都是残忍的手段对待政敌,而当外敌来犯时,却始终都以软弱的方式应对,想以和平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得国权一步步的落入敌人的手中。
对于慈禧太后的评价有许多不一样的角度,身为一位女子执权者确实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慈禧太后也的确是使得中国沦陷的罪人之一,这是不容否定的。
“软弱、好面子、欺软怕硬、窝里横”是慈禧太后无数缺点的一小部分,正是因为这诸多的毛病,最终成为了推倒落后封建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