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清宫剧一直在国内的影视荧幕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剧中各色人物的爱恨情仇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清宫剧的日益发展,人们将目光从各宫的嫔妃上转移开来,聚焦在清宫中的一个个其他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身上。 御医、太医院也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
从人才选拔,到教学,而后考核升迁,每一步都充满荆棘坎坷。在清朝,培养一个御医到底有多难? 一、人才选拔——初出茅庐 清朝御医所属的部门是太医院,而太医院隶属于礼部。《大清会典》曰: “国初,太医院属礼部,职专珍视疾病、合药饵之事。”既然太医院隶属于礼部,那么御医的选拔也多少与一般的官员选拔有所类似,甚至更胜一筹。
准备参加入学考试 御医选拔自然是有考试这一个环节的,但是在考试之前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报名参加的。就拿现在的任何一个考试制度来说,都不是完全社会开放式的。
成功考上≠官职到手 当考生得知自己考上了太医院之后,可别开心的太早!这还远远没有到可以开心愉悦的时候。通过了考试之后的第一关,便是要去参加太医院的复试。
现在的医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是有着科学依据支撑的,在一些地方是有迹可循,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在古代,古书上记载的一些医学知识,许多都是前人的一两次意外的收获,许多根本就没有规律可循,这对于古代医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被录取的学生进入太医院后,最后还是要参加考试。资格考试是肄业生在太医院学习期间参加的考试。据《太医院志》记载,太医院定制每年分四季考试署内医员,考试内容主要是“ 《内经》《难经》《脉经》《本草经》及各科要紧方书内出题作论、分别等第。每届三年,由礼部堂官来院考试,取中者曰医士、不取者仍照常肄业、以待再考”。
升秩考试 太医院的升秩考试,也就是会考,每六年举行一次,由太医院会同礼部考试署内太医和肄业生员, 根据考试成绩分别等第、以定去留。
评优考试 升秩考试之外,太医院还有另一种考核方式,便是 京察。 京察每年举行一次,每次在京察的时期,太医院堂官将对署内御医、吏目甄别等第,继而保送四名一等医官,册送礼部。 京察属于太医的评优考试,类似于现在的评选“先进员工”,京察为太医评定等级,一般不以京察结果为太医加官授职。
参考资料: 《大清会典》 《太医院志》 《大清缙绅全书》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