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中人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夏秋之际,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的五世孙爱新觉罗·敦诚,在松关(喜峰口)写了《寄怀曹雪芹》一首。诗云:
爱新觉罗·敦诚《寄怀曹雪芹》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扬州旧梦久以绝,且著临邛犊鼻裈。爱君诗笔有才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接罗倒着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敦诚在文中暗示“曹雪芹”乃魏武之子孙。这个“魏武”便是曹操,又称“曹魏”。
《三国志·武帝纪》曰:“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是三国时代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但是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人也叫“武皇帝”,他也是太祖。他就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曹雪芹#
1626年9月30日,努尔哈赤兵败,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努尔哈赤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所以努尔哈赤就是“武皇帝”,他原本谥“武”!比如他的妃子阿巴亥,就叫孝烈武皇后。康熙元年四月,康熙才将太祖谥号由“武”改成了“高”。
所以在诗中,敦诚用曹操暗射努尔哈赤。
暗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乃“武皇帝”曹操的子孙,实际上不过是暗示他是“武皇帝”努尔哈赤的子孙,他是帝王之后!这一点恰恰和《红楼梦》第五回不谋而合,因为脂砚斋亦明确指出:“盖作者正因古今王孙公子”。所以《红楼梦》的作者,毫无疑问是货真价实的帝王之后,而且还是爱新觉罗的子孙!
“少陵昔赠曹将军”中的“曹将军”,即曹霸将军。他是曹魏皇帝后人,唐玄宗时期的画家。其文武全才,有“文如植,武如操,字画抵丕风流”之美誉。安史之乱爆发,曹霸因一幅作品有影射唐朝之嫌,被削职免官,从此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后来靠为人绘画肖像谋生,生活极度困苦。
敦诚在诗中将“曹雪芹”喻作曹霸将军,实际上是暗示了以下两点:
第一,《红楼梦》作者具有将军身份。而爱新觉罗·弘暟,恰恰曾担任过都统和散秩大臣一职。
第二,《红楼梦》作者晚年的遭遇和曹霸将军相似,他虽然文武全才,但贫困潦倒,靠卖画为生。敦敏《赠芹圃》便有一句“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指出“曹雪芹”卖画付酒钱。
爱新觉罗·弘暟(1707年—1759年),爱新觉罗·胤祯第四子。官至都统、散秩大臣。都统,就是古代武职官名,始见于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兴兵攻东晋,征富家子弟年二十以下者三万余骑,置少年都统一人领之。”
在清代都统有三类:
一、八旗组织中一旗的最高军政长官。顺治十七年(1660年)定汉名为“都统”,秩为从一品(初制正一品)。职掌一旗的户口、生产、教养和训练等。
二、驻防八旗的最高军政长官之一。
三、驻扎新疆地区的军政长官之一。
而散秩大臣,则是清朝官名,从二品,是皇帝和皇宫的警卫部队侍卫处的官员。这意味着《红楼梦》作者是名副其实的将军。
诗中的“虎门”,古语指宗学(贵族学校),又兼指宗学的所在地石虎胡同。《八旗经文·宗学记》:“即《周官》立学于虎门之外以教国子弟之义也。”石虎胡同位于北京瞻云坊(西单牌楼)以北街东,胡同东口原有白石雕虎,是右翼宗学和敦惠伯府的所在地。这里曾是敦诚与曹雪芹读书的地方。
雍正二年(1724),始定左右翼宗学之制,是专门为宗室皇族所设的官学:左翼四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右翼四旗(正黄、正红、镶红、镶蓝) 各设宗学一所。凡宗室子弟内就学读书者, 均令入学分习清书、汉书,并兼学骑射。再次表明作者曾在皇家的学堂里就读,他是大清皇家爱新觉罗的子孙。
在《红楼梦》的第九回,就有顽童大闹学堂一节。按书云: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家的子弟,俗语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的障眼大法,点破了学堂里的学童全部都是“龙种”,暗射贾府家塾实乃皇家学堂。
而现在看来,这件事很可能就是取材于作者曾经就读的虎门学堂!
那么,诗中曹雪芹著书的地方“黄叶村”又是哪里呢?很可能暗射西山大觉寺!
这是因为西山大觉寺是顺治帝出家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古银杏树。其中有一棵辽代的千年银杏王,树高25米左右,胸径7.5米,一树成林。乾隆曾写诗赞誉:“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缘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另外还有北跨院明代的“九子抱母”,以及北下院明代的雌雄合抱的“龙凤树”。
每到秋冬时节,西山大觉寺的银杏树便鹅黄透亮,漫天黄叶纷飞,像是一幅幅水彩画。红墙黄叶,古寺暮钟,蔚为大观。或许是出于保护作者,抑或是因为顺治帝墓地是绝密的,不可公之于众。所以大觉寺才被爱新觉罗·敦诚暗喻为“黄叶村”。
雍正、乾隆和胤祥等大清皇家子孙均多次光临过西山大觉寺,只为凭吊太公顺治帝。所以《红楼梦》作者选择在他太公顺治的墓旁著书,也绝非偶然,或许他本身就是在那里守墓的。在第十二回,脂砚斋就曾暗示过作者“‘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甚至在《红楼梦》第一百零三回,还出现了大觉寺特有景观“松柏抱塔”的暗示。
紫禁城直线距离西山大觉寺约30公里。《寄怀曹雪芹》诗中的蓟门,指的是北京城西德胜门外西北隅的蓟丘,它是紫禁城途经西山大觉寺路上的一个土城关。乾隆帝曾寻访其古城址,立碑题写“蓟门烟树”四个大字。其实不过是“元大都城西面城墙、靠北端的一个门,即肃清门的遗址”。
那么,大清皇室的人为什么会和《红楼梦》的作者有交往?原因很简单,只因大家同是努尔哈赤的子孙。另外亦不过是在西山大觉寺凭吊先祖顺治帝时,顺路看望下罢了。
而作者在“黄叶村”西山大觉寺著《红楼梦》,也可以同样表明他是大清皇家子孙。作者或许是守墓人,正因为他在太公顺治帝的墓旁著书,才会“哭向金陵事更哀”。
甄士隐竟是顺治帝?智通寺竟是北京大觉寺?乾隆一匾额道出实情!
其实顺治不仅真的出家了,而且还活了89岁,真相就写在红楼梦上!
万万想不到,红楼梦在开篇就指出补天石,来自满清发祥地长白山!
其实,林黛玉和雪雁、紫鹃的画像,就画在《雪艳图》上!
万万没想到,贾琏是大清皇帝,更没想到他竟是顺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