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一共十六位帝王,但是其中有两位皇帝当政,时间连一年都不到,而且命运还出奇的相似,朱高炽和朱常洛,都是爹不疼娘不在的主,人家们光当政怎么都有十年、八年,他们俩加起来都不到一年,为何评价会出奇的高,难道是历史给了他们一次机会?恐怕大清朝想说,想多了,其实就是没给史料,将他们评价给改掉。
这两位短命鬼天子,着实是验证了那句好不容易熬出了头,你却在关键时候掉链子,简直是混的惨到一个份上,
相似程度也非常高,都是自己的父亲不喜欢自己,都是嫡长子,逼得没办法了才当上了太子,都是做太子位时间太长
,快要坐疯了的那种,更是都是一肚子苦水没的倒、一肚子为政理念没处施展的苦主。
朱高炽:要是给我一次机会,我能将大明翻个天
明仁宗朱高炽,他父亲朱棣不喜欢他的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他的才能不够,而是因为他他长相、体格还有性格的问题。
因为长得胖,因为太仁慈,因为性格软软的,
导致朱棣一直认为他没有自己的影子,反倒是朱高煦很像自己,所以这偏爱就很成问题。
让他的太子之位艰难到差点失去,要不是因为当初的靖难之役中,他有着守住北京城的功劳,还有群臣,尤其是内阁这些文臣的力保,还有自己儿子朱瞻基的外挂之力,可能自己连8个月的皇帝都够呛的。虽然只有短短8个月,
却在前后两代帝王的治理国家方面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创了明朝第一个盛世“仁宣之治”。
这就是朱高炽的本事,不给他高评价,都有些说不过去。
“仁”这个字,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帝王最高的赞美,明朝却给了这个在位只有8个月的皇帝,
他从小就是一个受到了儒家思想教育的标准好学生,将这些儒家的仁政思想柔到了自己的骨子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改变了先帝期间的武力治国,将国家拉回到了恢复生产,减负免税,修生养息阶段,让百姓们能够重新回到田地上,安居乐业。
同时还停止了对安南的入侵,重新继承了太祖时期的朝贡政策,
让国家开始在内政和外交上全面开花,
同时开始大力推行儒家思想,为百姓们树立道德榜样。可以说他治理期间,是明朝百姓们最幸福的时间段之一,百姓口碑才是好口碑,这样评价不好,那就没天理了。
明史评价他:用人行政,善不胜书。涵濡休养,德化兴盛,可与“文景之治”相媲美。
朱常洛:要是给我一次机会,我能让大明重新回到正轨
明光宗朱常洛更可怜,他只当了1个月的皇帝,就跟坐了一下就下来了没什么区别,很多政策根本来不及施行,就直接去找他爹了。
他父亲不喜欢他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宫女生的,单纯的不喜欢,就是喜欢郑贵妃的儿子。
这可真是没处说去,自己的出身就是个错误,怎么做肯定都不讨父亲的喜。
太子之位,还是这些内阁大臣跟万历皇帝苦苦抗争的结果,在这么多的皇帝中,
属他的受教育程度最低,15岁才开始进行启蒙教育,
可以说这么大人才读书了也是很困难的一个存在,能识字不当文盲就不错了,还指望他怎么理政呢。可是他可能知道自己的缺陷所在,真的让他刮目相看了一眼。
仅仅一个月,就颁布了多项政策
,目的是消除万历年间的这些乱政现象,同时在辽东一事上也是做了一个很正确的举措,那就是
犒赏三军将士
,这对于守边的将士们可是一次非常大的鼓励,直接影响了辽东一线的战局。
然后还颁布了对于矿税和一些工商税的免除,
撤除了矿监这类型职位,因为和矿税、矿监这个职位可是在明朝毒害已久,很多因为此项收税,官场、矿上乱象严重,直接导致了许多无辜百姓的死亡,这一举措不得不说是深得民心的。
同时还将很多的因为和先帝“抗衡”所获罪的能臣、贤臣,让明朝官场得到了改善,
尤其是内阁中枢的调整,特别得很多大臣的心,像袁可立、邹元标、王德完等一些正直敢言的大臣都是在这一时间被起用的。
“光”字这个帝王号确实不好,但是
明史也给出了他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潜德久彰,海内属望,措施未施,可叹也夫!
确实可叹,也许历史给他一次机会,大明朝会是另一番景象,毕竟他留下的这些施政方略,全对上了万历一朝的弊政,而且还在短期之内起到了点成效。
咱们今天看到的明史,很多都是经过清朝人的修改的,
像有些皇帝就被贬的一文不值,比如说成化皇帝,都认为他是个“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昏君,但他在位期间的很多政策施行,却对当时的大明是很有好处的。
看皇帝,不能仅仅一面去看,而是通过他的很多方面,才能看到这个真实的帝王。
可清朝人却“秉承”着贬低前朝的“责任”,将很多明朝皇帝贬低,来证明当时清朝皇帝有多“伟大”,这两个短命的皇帝评价比较中肯,可能是因为在位时间太短,才没有怎么对他们进行什么修改,毕竟史料太少了,多做修改更会出错,还不如不怎么修改,也可能可怜这俩短命天子,笔下留了点情,真是没给他机会,不然清朝人指不定还要把这俩皇帝写成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