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清朝宫廷剧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一些嫔妃们一个个穿着一双特别的“高跟鞋”,这可能就是她们独有的鞋子款式——“花盆底”,这种鞋又叫“旗鞋”,据说这是专门为清朝满洲贵族的女子们发明创造的鞋子。
原来,满族的女子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从小就没有“裹脚”,但是进入北京城后,当她们看到汉族女了都那“三寸金莲”般的小脚,走起路路袅袅婷婷的样子时,非常羡慕,也想拥有这样的小脚,可是当时的法律规定满族的女子不准裹小脚,于是一些聪明之人,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发明了“花盆底”这样的鞋子,穿上之后,走起路来跟“三寸金莲”相似,摇摇曳曳,风姿尽显。
“花盆底”鞋子的底部是一根很粗的木跟,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细下宽、前平后圆,落地印痕似马蹄的样子;一种是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但不管哪一种,一般是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的高度一般是在5到10厘米左右,也有更高些的。
但是,不管是哪种形状的,这种叫“花盆底”的鞋子,穿上走路的时候,远远没有普能的鞋子舒服,如果路面不平,或稍不留神,就有摔跟头的可能。那么,清朝的满族女子们为什么还都喜欢穿这种高高的“花盆底”鞋子呢?原因可能有这几点:
一、遮住大脚
穿旗袍的时候,“花盆底”鞋子正好可以遮住一双大脚。要知道,清朝满族的女子都喜欢穿旗袍,以显示修长玲珑的身材,唯一不足的是把大脚暴露在外,这时候穿上一双花盆底鞋,不但能弥补不足,还更显风情。
二、彰显身份
其实,平常人家的女孩子平时也是穿普通的平底鞋,以方便行动,而“花盆底”鞋子也是一种身份的像征,通常只有宦贵族与宫廷里的女子可穿,尤其是每当遇到正式场合要盛装出行时,有些身份的满族的女子往往一律都会穿上“花盆底”鞋。
三、爱美之心
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满族女子也不例外,尤其是后宫的妃嫔们,为了增高,使自己的身材更加修长,为了博得皇上的青睐,便会穿上高高的花盆底鞋,让自己表现得婀娜多姿,富有女人味。
四、抵御寒气
为了御寒,这种厚厚的花盆底鞋底子,就成为满族女子的首选。要知道,满族的发源于东北寒冷之地,因此满族女子的都会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双脚不受守寒冻,而高高的花盆底鞋的厚鞋底,正好可以抵御寒气又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