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非常看重长子。作为一名父亲来讲,这是自己的一个儿子亦或有可能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喜悦之情自认涌上心头;作为一位皇帝来讲,如果这位长子聪明伶俐、文武双全,未来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接班人。
作为皇长子的母亲的嫔妃的心情自然也不用多说,不但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更因为他是皇长子,是在“母凭子贵”的古代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孩子。但天意并不能迎合每个人的算盘,“皇长子命”也不都是幸运的。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諴贵妃是嘉庆皇帝时期的一位皇贵妃,也是一位皇太子的母亲。她的命运因为她儿子皇太子的身份有哪些变化?她的后代还有哪些?名震一时的僧格林沁和她什么关系?
一、諴贵妃的后宫史
嘉庆皇帝的諴贵妃名叫刘佳氏,只比嘉庆皇帝小三个月的。跟很多皇后、贵妃比起来,她的出身并不怎么好。刘佳氏的父亲在朝内没有任何的品级,类似于今天政府的雇员,为朝内衙门办事,但本身没有“编制”。
由此也可以推测出,作为一名出身不好的格格来到嘉庆身边,心中想翻身的愿望肯定是有的。乾隆四十二年的时候,刘佳氏被选中,成为了嘉亲王(即嘉庆皇帝)的格格。
入宫两年后,刘佳氏为嘉庆生了第一个儿子,这也是嘉庆的第一个孩子。诞育皇长子的刘佳氏喜悦之情难以言表,让身在后宫深闺的她看到了许多希望。身为父亲的嘉庆自然也是欢喜的不得了,在他的弱冠之年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孩子。
从諴贵妃以后的后宫生活中,不难看出,“皇长子命”对她而言还算是幸运的,曾经当了二十三年的后宫副主,但是对皇长子本身确实不幸,因为他很快便夭折了,后面我们会介绍到。
后来嘉庆皇帝即位后,册封刘佳氏为諴妃。而且这时候的刘佳氏在后宫的地位也极高,仅次于皇后和贵妃钮钴禄氏,册封的“諴”字也是地位非常高的封号。
但仅仅一年多过后,皇后就去世了,因此贵妃钮钴禄氏后来又被封为了皇后,这时候的諴贵妃刘佳氏也就成了实际上的后宫“二把手”。从这一年直到嘉庆皇帝驾崩,諴贵妃刘佳氏当了足足二十三年的后宫副主。
此后的后宫生活中,刘佳氏的生活大体算是平静。后来嘉庆皇帝喜得皇长孙,大封六宫,此时的刘佳氏被封为了諴贵妃,按次序排仍然是后宫的“二把手”。她待人真诚,尽心尽力辅助处理后宫大小事务,直至嘉庆皇帝驾崩。
二、贵妃不幸的子女
前文说到,諴贵妃为嘉庆皇帝生育了皇长子。但是好景不长,这个孩子在第二年的三月份就夭折了。这个孩子来到世间甚至还有没被取名字就匆匆地离开了,仿佛只为给刘佳氏和嘉庆皇帝带来那短暂的惊喜和无尽的悲痛。后来他的父亲嘉庆即位后,追封他为穆郡王。
不难看出,古代生育率高的同时也伴随着高死亡率,即使是皇家的子嗣也不例外。尤其是清朝,清代皇子女的夭折率和死亡率都是很高的。
除了这位皇长子以外,諴贵妃和嘉庆皇帝还有一位女儿。諴贵妃刘佳氏为嘉庆皇帝生了第三个女儿,在嘉庆皇帝长女和次女都去世后,这个孩子就成为了嘉庆实际上的“长女”,被封为庄敬和颐公主,这个女儿也寄托了刘佳氏所有的母爱。
嘉庆六年,对于母亲刘佳氏来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出嫁了,也就是嘉庆皇帝的皇三女庄敬和颐公主。嘉庆帝将她许配给了科尔沁部的一位郡王,并为此大摆筵席,赠予他们一处宅子供他们居住。
但是,成婚十年后,庄敬和颐公主却不幸去世了,与其妹庄静固伦公主一同葬在了今天北京的公主坟。虽然諴贵妃的后宫生活还算幸运,可她的子女都不是很幸运,儿子夭折,女儿三十左右也离开了人世。这对于中年的刘佳氏而言又是一次打击。
但是,公主也留下了血脉。庄敬和颐公主为科尔沁郡王育有一女和一位嗣子僧格林沁,也就是刘佳氏的外孙,曾在晚清名震一时,是晚清名将和民族英雄。
三、名震一时的外孙
前文提到,庄敬和颐公主并没有亲生儿子,而是有一个过继来的嗣子,名叫僧格林沁,也就是諴贵妃的外孙是晚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将军。
身为嘉庆皇帝和諴贵妃的外孙,出身显赫的他在仕途上自然是平步青云。道光帝年间屡次晋升,曾任御前大臣,在道光帝驾崩时也身为顾命大臣之一。
作为晚清的重要军事统领,他的主要功绩是与大破太平军北伐和大沽口之战。太平天国起义是晚清时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曾占据了清王朝的半壁江山。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派出太平天国北伐军,一度进逼到北京。咸丰三年的八月,太平天国北伐军的攻入京畿重地,北京即将失守。僧格林沁率军抵抗,在天津打破太平天国军队,解除了京师的危难。
之后,僧格林沁重整军队,再与太平天国军队决战。全歼东连镇守军,活捉统帅林凤祥,五个月后又在山东大破太平天国军,活捉统帅李开芳,太平天国军再无力北伐,僧格林沁也因此名声大震。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天津大沽口失陷,僧格林沁主张与侵略者决一死战,却并未被采纳,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后来战火又起,咸丰皇帝派僧格林沁督办大沽口防守。
大沽口保卫战中,由于事先修缮了大沽口的防御工事,僧格林沁打破敌军,重伤英国海军司令,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是奈何清朝已经落后太久了,双方军队实力相差悬殊。
僧格林沁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接连失败,退守通州,天津和北京相继失陷,清朝又一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圆明园也被烧毁。僧格林沁也因此被削去了爵位和官职。
咸丰十年,河北山东等地发生捻军起义,咸丰皇帝恢复僧格林沁王爵,派他率军平叛。僧格林沁曾多次打破捻军,但在山东曹州的战役中身陷重围,最终战死沙场,一代名将、“国之柱石”落下帷幕。
四、总结
整个清朝的后宫史中,諴贵妃并不为很多人所知,也并没有过多的故事色彩。虽然是皇长子的母亲,但却早早地经历了丧子之痛。但她性格真诚,待人平和,辅助后宫事务二十三年,高龄善终,在后宫深闺中也算是幸运的。
虽然经历了丧失儿女的痛苦,但諴贵妃还有一个好外甥。僧格林沁一生战功赫赫,英勇抵抗英法侵略者的入侵,是整个晚清时期的“国之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