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洪秀全的儿子被抓时只有15岁,并且当时他的表现,甚至有几分“呆傻”到可爱的意味,但他的身份,注定了清廷必然会将他千刀万剐。
洪秀全的儿子,名字非常奇特,全名叫做“洪天贵福”,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据说背后还有一系列渊源。
根据太平天国的史书记载,洪天贵福出生于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初九(公元1849年11月23日),出生地为广东,其生母,为洪秀全的“又正月宫”赖莲英。
而洪天贵福出生之际,据说有“万鸟来朝”的异象发生,因此就被人认为这是祥瑞之兆。
出生之后,起什么名字自然成了头等大事,而当时洪秀全人在广西,因此,这件事便交代给了其曾经留过洋的弟弟洪仁轩。
最终,洪仁轩挑来挑去,为侄子选择了“洪天贵”之名,不久之后,洪秀全嫌这个名字不好听,因此又将儿子改名为“洪贵福”,到了后来,干脆连到一起,便是“洪天贵福”。
仅听名字,似乎这孩子将福气都占全了,但实际上,自打洪秀全去世,洪天贵福可真是没少遭罪。
1864年6月初,洪秀全病逝于天京,而在其病逝后,年仅洪天贵福继位,称为“幼天王”
虽说继了位,但当时的太平天国已然是江河日下,甚至用穷途末路来形容都不为过,除了因为“天京事变”,导致大量精英骨干被杀之外,同时石达开的出走,更让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这还只是内部隐患,而外部更是如此,湘军已围困天京城数月有余,城破只在旦夕之间。
总之就是,当时的太平天国内忧外患,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而这些,远不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能应付得来的。
并且,仅仅继位没多久,天京城就被湘军强行攻破。
在这种情况下,洪天贵福只得狼狈逃窜,史料记载,在城破当天晚上,还是忠王李秀成等人带着一帮部众,化装成清军模样,这才勉强从城内,保护着洪天贵福逃了出来。
但不幸的是,没等这群人彻底逃离,清军就发现不对劲,最终,李秀成因保护洪天贵福被俘,而洪天贵福本人,则在尊王刘庆汉的拼死护卫下,这才狼狈保住性命逃走。
而在此之后,洪天贵福更是倒霉到了极点。
他先是如丧家之犬一般,跟随太平天国残部一路逃窜,而这些太平军早已被清军杀破了胆,因此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之下,人数越来越少,到了后来,十几万人跑的跑,亡的亡,仅剩下了万余人而已。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阴雨,在这种情况下,这群人在江西境内又遭到清军围歼,一番苦战之下,几乎全军覆没。
而洪田富贵,在混乱之中不仅与大部队走散,并且在慌不择路之下,又不慎掉入一个大坑之内。
不过,也正是因为调入大坑之中,让他侥幸躲过清军的搜捕,就这样,他在深坑里战战兢兢待了很久,直到听外面没什么动静,这才敢爬了出去。
也就是说,洪天贵福暂时保住了性命,没有被清军抓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稍微有点能力,哪怕有十分之一李秀成的本事,那么就可以隐姓埋名,找一个地方生存下来,至少性命无忧。
但问题是,洪天贵福自小娇生惯养,哪里有什么本事啊,别说隐姓埋名逃走,就连野外生存都够呛。
因此,从深坑里爬出来之后,摆在洪天贵福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充饥。
据说,他跌跌撞撞一路走进深山,在这里,一连饿了四天之久,期间滴水未进,等到快要饿昏之际,出现了一个白发老者,给他了一块茶碗大的面饼,但随即这位老者又消失不见。
靠着这块面饼,洪天贵福又撑了两天,两天后,他实在是饿急了,只得冒险下山,希望能找点吃的。
幸运的是,在山下一户唐姓人家收留了他,给他吃喝,但条件是让他帮忙干点农活,但问题是,洪天贵福根本不会,因此,在这家呆了几天后,他又跑了。
而这一跑,直接跑到了清军手里。
据他被擒后交代,他从那户人家离开后,像个无头苍蝇一般根本不知道往哪里去,也不知道隐藏自己,期间,好几次撞见清兵。
原本他并不会被抓,但由于他里面的衣服十分华丽,与外面所穿的破烂衣裳根本不配套,于是在一次清兵对他搜身时,发觉了异常,因此才会被扭送至军营。
最终,在1864年10月25日,洪田富贵身份彻底暴露,被押送至湘军席宝田部,此时距离他继位登基,仅过去四个多月。
而在之后,洪天贵福的表现,既可笑又可怜,甚至令清廷方面都为之“瞠目结舌”。
被押入席宝田大营后,席宝田再三确认了洪天贵福的身份,确认无误之后,洪天贵福被迅速送往江西巡抚衙门。
在这里,他接受了南昌府知府许本墉和江西巡抚沈葆桢的分别审讯。
根据现存的资料记载,当时洪天贵福尚且做着能活下去的“春秋大梦”,因此,他将太平天国的事情,统统推到自己父亲洪秀全等人身上,声称自己对太平天国的一切活动都一无所知,即便是登基后,也是在李秀成等人的安排下去做的。
甚至,他还主动表示了自己愿意成为大清顺民的殷切希望,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低眉顺眼,靠着谄媚去讨好押解他的人。
不知道被俘而牺牲的李秀成,如果看到他所保护的人是这么个德行,会因此而作何感想。
最可笑的是,当时负责押解洪天贵福到南昌的是清朝的一个小人物,名字叫做唐家桐,此人为了让洪天贵福乖乖招供,对他百般利诱,而洪天贵福只不过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被唐家桐连哄带骗,就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说了个一干二净。
更夸张的是,在洪天贵福有限的认知里,他认为这个唐家桐是能决定他生死的大人物,因此不仅尊称其为“唐老爷”,并且还对其百般谄媚,甚至写诗来恭维唐家桐。
比如,他就写了这么一首打油诗,来拍唐家桐的马屁。
这还不算什么,洪天贵福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又做了另外一首诗,在这首诗中,他不惜咒骂自己的父亲等人。
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就能看出,这个洪天贵福,一来没啥文化水平,不然也不会把诗写成这番模样,二来,也没什么骨气,他只想保住性命,只要能达到目的,其他都无所谓。
但可惜的是,洪天贵福即便是再卑颜屈膝,再阿谀谄媚,但依然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最终,在当年11月18日,被清廷下令,将其凌迟处死。
其死时,极其凄惨,据说被割了1003刀方才毙命,就这样,在一声声惨叫中,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结束了自己15岁的生命。
那么问题就来了,从洪天贵福被俘前后的表现,足以看出此人只不过是一个不堪大用的少年而已,为何清廷还要将其下令凌迟处死呢?这么做又有什么好处呢?
事实上,清廷这么做,是有必须这么做的理由。
首先,清廷对于太平天国,那是恨到了骨子里。
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开始,清廷就始终处在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之中,并且,在前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愈演愈烈,更是让清廷如坐针毡。
说句不好听的,曾几何时,清廷一度被太平天国给折腾的夜不能寐。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对于洪秀全也好,以及太平天国的其他人也罢,是怀着一种恨之入骨的态度,如果有机会,他们恨不得将最严酷的刑罚加在这些人身上。
而这样一来,洪天贵福作为太平天国的一份子,自然就也在清廷的仇恨对象范围内。
再者,不管是在古代什么时候,造反都是一件要被处以极刑的事情,而太平天国一干人等,干的正是造反的事。
基于上述这两个原因,清廷诛杀洪天贵福,是有充足的理由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清廷最恨的就是洪秀全,但问题是洪秀全死了,没落在清廷手里,这么一来,对于清廷来说,真的是一个遗憾。
毕竟如果洪秀全活着被抓的话,那么凌迟处死的酷刑,必然会落在他身上。
而今,洪秀全已死,清廷的恨意无处释放,恰好洪天贵福被抓,所以,这种情绪必然就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换而言之,洪天贵福颇有几分是替其老爹受过的意味。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洪天贵福的身份,什么身份呢?要知道,他可是洪秀全钦定了的继承人,是太平天国正统的继承者。
而这个身份,才是清廷最看重的,清廷用凌迟处死,其实也是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
即,太平天国的继承者,已经死了,并且还是被酷刑处死的,剩下那些尚在“负隅顽抗”的太平天国分子该怎么做,就需要掂量掂量。
说得简单点,就是“以儆效尤”的意思。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向所有人宣告,太平天国就此没了,结束了,灭亡了,不要再有什么不安分的想法。
毕竟,当时太平天国的号召力,实在是太强了,这一点,清廷十分清楚,也极为忌惮。
所以,通过用酷刑处死洪天贵福,就是要起到上述这些作用,并且,也只有用凌迟处死这种残忍的刑罚将洪天贵福处死,才能达到清廷想要的效果。
如果只是一刀将洪天贵福砍了,其震慑力,远远不足以让清廷满意。
其实,当时江西巡抚沈葆桢曾就该如何处置洪天贵福一事向朝廷上书,而在他的奏折里,已经将必须处死洪天贵福的理由说的明明白白。
沈葆桢这番话的大意就是说,洪天贵福只不过是一个毛孩子而已,本身是不足为惧的,但是,洪秀全折腾了十几年,到处都有受其影响的人,如果再有一个能力极强的人利用洪天贵福的旗号,必然会因此再次形成祸患。
所以,尽管洪天贵福只有15岁,尽管他是个不堪大用之人,但是,他必须死。
这便是年仅15岁的洪天贵福必须要死,并且还得被凌迟处死的核心原因,说白了,就是因为清廷担心留着他,将来会有人利用他的名号再次掀起一场类似于太平天国的运动,因此才会用极其残忍的方式将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