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往往在被赶下台的时候,下场都比较凄惨,身首异处也是十分常见的。其中更有一些特别不得人心的“暴君”,在死后依然会成为人们泄愤的对象,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董卓,死后不仅被曝尸街头,更被人在肚脐插上灯芯点了天灯,极其惨烈。
这种野蛮的行径发生在古代并不稀奇,但是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位总统遭遇了比董卓还非人的待遇,他是被自己国家的人民活生生虐杀致死,和他比起来,卡扎菲、萨达姆都要算死得“体面”多了。
他就是利比里亚共和国总统——多伊,到底他做了什么,才让曾经对他寄予厚望的子民们痛下杀手,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这一切的渊源还要从利比里亚的历史说起。
利比里亚共和国是一个地处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的小国家,国土总面积十一万多平方公里,也就是比中国的江苏省大一点点。但就是这样一个非洲大地上不起眼的“小角落”,却在日后酝酿出了无数的故事,要是说起这些事的开端,还是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利比里亚”这个名字其实是1824年才出现的,那时这片区域是属于美国的殖民地,所以美国殖民协会才给这里取了个名字——Liberia。据说这个名字是美国人参照拉丁文“Liber”(自由)一词才衍生出来的,给一个殖民地冠以“自由”之名,到底是掩耳盗铃还是另有隐情呢?
其实早在公元12世纪左右的时候,这片土地上还是人烟稀少,只有一些当地的土著人居住的,一直到了14世纪前后,才陆续有一些其北部和东部的人移居至此,慢慢形成了一个个原始部落。
就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还过着原生态生活之时,世界格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一本名叫《马可波罗游记》的书风靡了整个欧洲。
正是因为这本书的宣传,无数的欧洲“探险家”争相出海,希望能够探索更多的地方,发现更多的宝藏和财富。于是在14世纪至16世纪这两百年间,大批的维京人、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通过海路纷纷“探索”到了利比里亚这片区域。
这些欧洲人在登上这片原始的土地之后惊喜地发现,这里有很多新奇和诱人的资源,其中胡椒和象牙则是极其珍贵的物资。
慢慢的,这些欧洲的“探险家”从最初的简单贸易逐渐开始建立据点,甚至到15世纪时开始大肆贩卖奴隶,一批批的土著黑人被贩卖到欧洲充当最低级的劳动力。
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黑奴”这个群体的悲惨命运,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为那些贵族和庄园主们劳作,而且子子孙孙“终身为奴”。
1776年曾经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美利坚”崛起,宣布独立,从此美国这个后起之秀登上了历史舞台。
我们都知道,脱胎于英属殖民地的美国各州也都有“蓄奴”的习惯,即使美国独立初期也依然没有改变黑人奴隶的生存状况,但是随着1791年爆发的“海地黑奴起义事件”,美国人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了。
虽然普通的美国民众是不拥有黑奴的,但是他们怕有一天海地的悲剧在他们身边上演,一旦这些黑奴造反起义了,会不会也来个无差别屠杀。
于是在美国领导层的推动下,北方首先兴起了“废奴运动”,大量的黑奴恢复了自由的身份,不再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后来一直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美国的奴隶制才算真正消失。
但是这期间引发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些恢复自由的黑奴如何安置?
要知道当时美国的黑人奴隶可不是几千人或几万人,而是有超过50万人,这些陆续恢复自由的黑人不可能都留在美国,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文化,没有技能,一旦放任自流将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甚至成为安全隐患。
于是美国政府想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把这些黑人送回非洲老家并且建立“移民区”,其实就是殖民地。
1819年,由美国殖民协会提出、国会批准的一项法案开始推行运作,经过两年的准备,第一批“自由黑人”被美国遣返回了非洲,其登陆的地方就是今天利比里亚的沿岸地带,当时的名字叫做“梅苏拉多角”。
这么多来自美国的“自由黑人”登陆后第一个诉求当然是需要一片足够大的安置地,于是带队的海军上尉和美国政府的代表找到了当地土著人的酋长。
经过一番“友好”的协商,美国上尉用枪顶着酋长的脑袋,以30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块长130英里、宽40英里的滨海区域做为安置地,当然由此也就埋下了仇恨的祸根。
虽然都是同一种族,肤色也一样,但是这些从美国“回乡”的黑人在当地土著眼中永远都是“外来户”,绝不能算是自己人。
但是面对美国人的洋枪洋炮,当地人又没有实力反抗,自然是暗气暗憋,小规模的摩擦也时有发生,随着源源不断的“自由黑人”被运送过来,双方的矛盾和积怨越来越深。
其实这片区域说是“移民区”,实际上就是美国的殖民地,只不过不是将本土的美国白人派遣过来,而是将大量的“海归黑奴”运送过来充当殖民者。
这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那点,由于是“自由黑人”占据了这里,所以美国人在1824年才会将这片区域的名字定为利比里亚,也就是“自由之城”的意思。
十几年的时间,美国将国内“过剩”的自由黑人一批批地运到这里,并且陆续扩建了8个移民区,并且在1838年将这些区域合并在一起取名为“利比里亚”联邦,还委派了白人总督管辖所有事务,俨然一个殖民地国家的雏形已经初具规模。
到1847年时,美国不再愿意担负这块殖民地的经费,索性做个顺水人情,让利比里亚联邦独立建国,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利比里亚共和国。
由于利比里亚的建立是美国一手扶持的,所以不论是宪法、体制还是国家机构完全效仿美国,而且自其建国后的历任总统也都是美裔黑人及其后代担任,完全将当地土著黑人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
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些“鸠占鹊巢”的美国黑人后裔与当地土著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此时差的只是一个导火索。
1979年4月,由于国内经济状况不好,利比里亚的第20任总统托尔伯特突然宣布提高大米价格,让很多本就度日艰难的平民更是雪上加霜,愤怒的人们走上首都蒙罗维亚街头示威游行,却遭到军警的血腥镇压,死伤500多人。
政府的这种行径自然招致了更加激烈的反抗,尤其是那些本就受排挤的土著黑人,一时间利比里亚局势动荡不安,反抗事件持续发酵升级。
此时一个名叫“多伊”的年轻土著黑人干了件“一鸣惊人”的事情——军事政变。
这个叫多伊的年轻人是利比里亚第一大土著民族——克兰族人,出生于农民家庭的他18岁就参军入伍了,并且一干就是10年,到1979年时他已经是所在部队的军士长,管理着百十号士兵。
当然多伊也正是因为土著的身份,不可能升任更高级的军官了。
按照常理来说,就算利比里亚发生军事政变,也轮不上这样一个低级军官,但正所谓天假其便,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小人物带着十几个人就把这件事做成了,不得不说算是个奇迹。
那是在1980年的4月12日晚上,准备放手一搏的多伊带着十几名亲信死党趁着夜色悄悄摸到了总统府,也许是因为军队中的高级军官都是美国黑人的后裔,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想过会发生军事政变,总统府的警备十分松懈。
多伊带着这十几个人竟然经过短暂的交火后,就一路势如破竹地冲进了总统的卧室,可怜的托尔伯特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多伊举枪打成了筛子。
就这样,一夜之间利比里亚结束了美裔黑人长达100多年的“精英政治”,迎来了第一位“土著领袖”。
前一天还是个小小的军士长,谁知一觉醒来多伊已经是国家的新主人了。
上台后的多伊并没有宣布自己就是总统,而是先自封将军之职,并且组建了一个叫做“人民救赎委员会”的军政府,实际掌控了整个国家。
上台后的多伊把对于所谓“精英阶层”的美裔黑人积蓄许久的怒火以及历史积怨,一股脑全宣泄了出来,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首先,多伊清除了原来政府的所有官员和幕僚,紧接着就释放了几十名被前总统关押的反对党领导人。如果他的肃清行动就此打住并且开始着手恢复国家的运转,那就是利比里亚崭新的一个篇章,但是多伊显然不想这样,一场血腥的屠杀即将展开。
多伊拘捕了百余名前政府官员和内阁成员,其中甚至还包括托尔伯特的弟弟,这些人都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指控。
为了能够更加为所欲为,多伊甚至暂停了宪法,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处理这些人。
为了能够置这些人于死地,他指使自己的手下暗中威胁了陪审团,导致宣判之时没有一人敢于出庭,最终如愿以偿的将这些人判处了死刑。
此时的多伊如同一只刚被解除封印的魔兽一般,疯狂地报复着、宣泄着,对于那些曾经身为统治阶层的“精英黑人”他的心中只有憎恨,扭曲的心态让多伊后面的行为已经超出了理性范围。
在这位出身行伍并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心中,认为暴力手段是可以解决一切的,并且他也是这么干的。
很多前政府官员被逮捕后,没有任何审判、没有书面文件定罪,直接就被剥光衣服绑在木桩上立于海边示众,直到多伊觉得羞辱和折磨够了才将他们枪决,然而这一切竟然被他当做一种炫耀和震慑进行了电视现场直播。
至于其他类型的“私刑”更是不胜枚举,手段之残忍令人侧目,多伊竟然把非洲部落的原始定罪标准以及惩罚手段堂而皇之的照搬到一个共和国的司法体系中,简直就是历史的倒退。
假如说多伊对政敌和曾经的统治者如此残忍尚可理解,那么他对“自己人”的所作所为就只能解释为“凶残的暴君”。
首先是帮助他攻入总统府夺取政权的那十几名同伴,这些所谓的“开国元勋”也没能幸免,他们都在多伊掌权期间被罗织罪名一个个处理掉了。
其中西恩、奎翁巴、泰勒三人要算是他最亲密的战友,这四个一起“白手起家”的伙伴后来也都分崩离析、互相仇杀。
先是被任命为副总统的西恩,由于给多伊提了一些意见,就被冠以阴谋叛变的罪名杀掉了,然后就是总参谋长奎翁巴在1983年被解除兵权、流亡海外。
这位奎翁巴在1985年时曾回国发动武装政变,企图用老办法解决掉多伊,可惜功败垂成,不仅命丧当场,尸体还惨遭肢解。
把这一切都看在眼中的商业部长泰勒不等多伊发难就溜之大吉了,顺手还利用职务之便带走了一百万美元当做“路费”,正是这位跑到科特迪瓦避难的泰勒,日后成为了多伊的“掘墓人”。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对曾经帮助自己上位的战友都能下此毒手,多伊这种“薄情寡义”的性格注定了他将来悲惨的下场。
既然“自己人”都能随便处理,那“外人”就更不必说了,虽然从1980年到1985年期间多伊还没有总统之名,但其实就是当时利比里亚的最高统治者,这也让他变得十分傲慢和喜怒无常,比如他会因为心情不佳就让手下直接把前来采访的国家电视台总编拖下去活活打死。
多伊的这种行为还真的像极了东汉末年的军阀董卓,让这样一个只懂得打打杀杀的人来管理几百万人口的国家,大家可想而知后来的结果会怎么样。
在多伊武装政变之后的五年时间里,利比里亚完全属于“无政府状态”,全国百姓本来以为换了土著黑人当领袖之后能够揭开崭新的篇章,结果他们看到的却是随意的逮捕和屠杀,国内经济每况愈下,混乱的程度比以前有过之无不及。
感觉上当受骗的群众发出了愤怒的抗议,要求尽快举行新总统的民选。
此时的多伊就算是再心狠手辣也总不能杀光所有人,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他又动起了歪脑筋。
为了让自己能够名正言顺地当上总统,多伊一边宣布将在1985年举行总统的民选活动,一边却悄悄修改了自己的出生日期来符合选举条件,更是大肆行贿笼络人心。
即便如此,到1985年10月举行大选之时,他依然只有不到25%的支持票。
气急败坏的多伊再次展现了他贪婪无耻的本性,在他的授意下,大选计票委员会被强制解散,改由多伊的亲信前去重新统计选票,如此一来他自然就以51%的多数票当选了新总统,绝对算得上是 “吃相难看”。
就这样,利比里亚第一位“民选”的土著黑人总统诞生了。
有了总统的头衔,多伊更加肆无忌惮,利比里亚完全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本来经济就不好的这个国家愈发雪上加霜,直接沦落为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就在百姓们穷困潦倒之时,多伊却悠哉地享受着他的优越生活,不仅将其家人以“治病”为由全部送到国外,还陆续向海外转移了两亿多美元,这对于已经穷到极致的国家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面对多伊的胡作非为,人们的忍耐到达了极限,就在他上台的短短三年时间里就爆发了将近40次武装政变,虽然都被他血腥镇压下去,但越来越激烈的反抗也让多伊心惊肉跳。
1989年底,流亡在外的泰勒带领着自己组建的“全国爱国阵线”反政府武装从科特迪瓦杀了回来,利比里亚的全面内战爆发。
早已被掏空的利比里亚政府军一触即溃,而且谁也不愿意为多伊这种杀人成性又贪得无厌的人卖命。
到第二年9月时,泰勒率领的军队攻陷了首都蒙罗维亚,兵败如山倒的多伊带领着几十名贴身警卫准备逃往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驻地申请政治避难,结果消息走漏,半路上遭到伏击。
多伊的警卫悉数都被打死,他自己本人也腿部中弹被俘,一代“暴君”终于迎来了他的末路。
咬牙切齿的泰勒亲自审问多伊,这对曾经的“患难兄弟”此时见面竟然上演了极为血腥的一幕。
泰勒及其手下一直希望让多伊低头认罪并且说出转移走的巨额资产下落何处,但自知必死的多伊倒也算是个硬骨头,硬是闭口不答。
恼羞成怒的泰勒让士兵砍下了多伊的所有手指、割掉了他的双耳,并且残忍地割下了他的生殖器官,最终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恶魔”被另一位“恶魔”终结在了血泊中,惨死当场。
就这样,这位统治了利比里亚十年之久的独裁者被他的昔日好友虐杀致死,不仅断其指、割其耳、去其势,甚至还将他的尸体展当街众,虽然也算是天理昭彰、报应循环,但由此也能看出泰勒比多伊强不到哪儿去。
后来这位取而代之的新军阀依然没能拯救利比里亚,穷兵黩武、内战不断,最终在2013年被海牙国际军事法庭以十一项战争罪及违反人道罪行判处50年监禁。
直到今天,利比里亚依然是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做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粮食尚且不能自给自足,百姓依然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纵观以往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利比里亚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不平等和种族矛盾,虽然都是黑色皮肤,但是曾经在美国为奴的这些黑人反倒引以为荣,自觉比土著同胞高级一等。也正是他们的这种浅薄的傲慢才招致了后来的“多伊之祸”。
而多伊上台之后本可以借助群众的支持心态大有作为,让整个利比里亚重新回到平等自由的局面,但是目光短浅的他只顾着血腥屠杀和奢靡享受,完全忘记了他那些依然水深火热的同胞,最终招致“反杀”,也是咎由自取。
可惜的就是利比里亚的老百姓,整天生活在恐惧与饥饿当中。
纵观世界的近现代史我们可以发现,越是贫穷落后的国家越是容易兵祸不断,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国内的和平与稳定。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如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让全世界为之惊叹,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
其实不论是美裔黑人还是土著黑人,他们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人民。
一个不为人民着想的政府永远不能长远,一个只知道穷兵黩武的独裁政府早晚会被推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希望非洲未来的领导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并且去切实的解决问题,能让这片曾经孕育了人类最初文明的神奇大地焕发出真正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