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在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之主导下,清军进入了北京,从此开启了长达268年的清王朝,至此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到这就算终结了。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很多人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因为缺少人才的缘故,崇祯帝刚愎自用杀了袁崇焕导致明“长城”崩塌,然而事实上其实直到明朝灭亡,后金始终无法打进山海关,袁崇焕的价值也是被无限夸大了。明末祖大寿、洪承畴以及之后打开山海关的吴三桂都能够抵挡后金,与其说是明末没人,倒不如说是崇祯自己不够大气,不敢放权给将领。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当时国库空虚的缘故,在当时明朝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导致北方干旱,而此时又恰好碰上后金来犯,朝廷要打后金就要收军饷,可是百姓活都活不下去了你叫他们怎么去交税呢?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只有是官逼民反,最终又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局面,北面要抵挡后金,西面又要抵挡李自成的大军,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明朝越打越穷。
然而在天启朝,虽然当时矛盾也极为突出,可是努尔哈赤的大军始终无法对明朝构成威胁,当时虽然明朝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可是东北的国土始终牢牢掌握在明朝手里,那么当时的魏忠贤是如何抵抗努尔哈赤大军的。
收工商税,引起东林党的愤怒,魏忠贤太“不要脸”
其实相比起崇祯朝的窘境,天启朝比起崇祯的确是好的太多,崇祯皇帝是日日操心劳神,他的衣服很多都是缝补过的,可是架不住人家把江山越搞越差,而天启皇帝倒是轻松,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做自己的木匠。
由于魏忠贤当时和天启皇帝的奶娘客氏关系密切,所以就凭借着这层关系,魏忠贤得到了天启皇帝的信任,而魏忠贤也因此权倾朝野,而皇帝是万岁,魏忠贤则就是“九千岁”,甚至当时朝堂到了“只知魏忠贤,不知皇帝”的地步。
我们不应该漠视魏忠贤所造的孽,事实上魏忠贤残害忠良,欺压百姓等等这些事都是事实,我们也不应该双标的选择性忽视这些问题,但是另一方面魏忠贤的确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因为在当时明朝的确没有因为税收的问题而烦恼。
为什么呢?因为当和崇祯时期免收商业税不同,魏忠贤当时则是该收的税一分都不少的必须上交,由于东林党和江南士绅关系密切,因此在崇祯朝一家独大的东林党奏议让崇祯免除了工商税,而免除的工商税由谁承担呢?自然是大部分的百姓了,所以这就造成了官逼民反。
而魏忠贤时期则是不同,他虽然贪,但是他也懂得道理,你要想想普通百姓能有多少钱?真正的财政不都是掌握在士绅的手里吗?这就好比土匪打劫时候说只打劫富人,你要想想穷人身上有什么东西好打劫呢?
当然当时江南士绅的背后有东林党支撑,他们当然不会看着魏忠贤就这样胡搅蛮缠,这就引发了明末的“东林党争”,以东林党和阉党为首的两大集团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直到崇祯继位,东林党宣告胜出。
虽然当时魏忠贤收取的工商税不足以弥补明朝财政的大空虚,可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点,至少这些钱魏忠贤并没有摊到普通百姓头上,所以虽然当时很多百姓对魏忠贤也是恨之入骨,可是天启朝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起义。
孙承宗主政辽东,对后金战略有用
在晚明时期,崇祯任用袁崇焕,面对后金的进攻,崇祯启用了袁崇焕,而当时袁崇焕的战略是“凭坚城,用大炮”,可以说这是一种极为消极的防御方阵,如果崇祯真的任用袁崇焕,想要五年复辽谈何容易。
而袁崇焕的战略很多都是出自于他的老师孙承宗的,明末的历史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此,后来很多主政辽东的将领大多都出是文官,可是他们却能够切中时弊,而孙承宗就是如此,当时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他直言不讳的说道:
“武将领兵,文官练兵;武将指挥作战,文官指挥调遣;武将防守边疆;幕僚全是文官;将帅领兵在外,却问朝廷攻守之法”
而孙承宗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当时明廷最大的问题,在朝中的文官不知道前线局势瞎指挥,而在前方的将领由于没有权利不敢放手一搏,有时候明知道错的也要去执行,用兵法来说这就是“教条式的指挥”,属于兵家大忌,而中国历史上很多的惨败就是于此。
而孙承宗的主政辽东时期和袁崇焕不同,孙承宗的主张是以辽人守国土,御敌于国门之外,因为只有当地的百姓才能够激发血性对抗后金,而且就算同样是守卫国土,守卫山海关和守卫辽东是由本质区别的。
而后来袁崇焕的思想很多就是取自于孙承宗,可惜袁崇焕在孙承宗这只学了一半,他并没有完全发挥孙承宗的战略,而天启朝辽东所采用的一直是孙承宗的战略。
不过也正因为孙承宗功劳太大,魏忠贤都想要攀附,孙承宗本身就和魏忠贤不对付自然是直接拒绝了他,因此孙承宗不久之后就被撤了,而这就是魏忠贤的罪过。
可以说辽东有孙承宗有魏忠贤一点功劳,可是孙承宗后来被贬也有魏忠贤在里面作祟,所以魏忠贤的罪过也不能忽视。
由于天启朝本身明朝九边不缺钱,辽东又有孙承宗这样的良将,所以努尔哈赤的大军一直无法打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