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军拿下安庆后不久,咸丰就死了。
辛酉政变后,恭亲王奕䜣和慈禧掌权。奕䜣成了满清这盘大旗的实际操盘手。他是个头脑清晰的,年仅30岁的老政客,明智地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当作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最初对曾国藩,那是百般支持。
曾国藩当上两江总督后,所管辖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个省的一把手,全都换成了他的嫡系。这还不算,连全国范围内的封疆大吏,任用的先决条件是,能不能积极给湘军筹饷的。
奕䜣拍拍曾国藩的肩膀,放心兄弟,好好干,我全力支持你。从这些动作来看,确实比哥哥咸丰高明得多。
奕䜣等人的这通安排,让曾国藩身上暖洋洋,心里美滋滋,感叹这是自己从政来,从未有过的政治环境。他自然将慈禧、奕䜣当作明主,心甘情愿的卖命镇压太平军。
天京之战,是太平天国,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战争。
这场等了12年才来的胜仗过后,朝廷的脸,变得比川剧""变脸""还快!
不仅让人感叹,在官场,不是你努力苦干,做出成绩,就能获得应有的回报。
而曾国藩的做法就很聪明,避免自己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值得我们研究一番。
Ⅰ、曾国荃
在打天京这件事上,曾国藩还是有私心的。
他总想让别人打下手,头功让自己弟弟曾国荃得。就拿安庆之战来说吧,曾国荃负责围城,旗人将领多隆阿,负责打外围,功劳比他大,但得到的封赏却很薄。
胡林翼在的时候,会笼络人,多隆阿还愿意跟着干。胡林翼去世后,多隆阿很看不惯,曾国荃仗着自己是大帅的弟弟,飞扬跋扈。
见打天京,曾国藩还想这样安排,多隆阿不傻,他不愿意老是做,给别人抬轿子的事。
曾国藩安排他,从西路进攻天京。多隆阿却迟迟按兵不动,恰好西北有战事,借口远走陕西,从此再也没有和曾氏兄弟,打过交道。
所以说,不管和谁在一起共事,都不能打破平衡,不能让那个弱势的人总吃亏。次数多了,谁都不愿意。没有抬轿的人,哪里来的轿子坐。所以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大概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曾国藩为了稳妥,派了四路兵去攻打天京。
第一路,直插南京。这是拿头功,摘桃子的好活儿,自然分给了曾国荃。其他三路,分别是西路多隆阿,东路鲍超,北路李旭宜。分别从三个方向绕过去,当后援。这是三个出力不讨好的活儿,毕竟等天京攻下来,大家只认为攻城的那个将领,是英雄。
人算不如,不如天算。
曾国荃的部队,一路冲到,南京雨花台驻扎时。他四下一看,其他三路因为各种原因,都没跟上来。
他成了孤军深入。
曾国藩一看这种情形,这不是和当年自己惨败三河镇差不多吗。搞不好弟弟这支部队就要被吃掉。
沅弟是几个弟弟中,最能干的,他也愿意提携。
可是两人性格不合,曾国荃对他的话,总是听不进去。曾国荃求功心切,向南京一路冲杀的时候,自己一再让他停一停,等等其他几支,可他根本不听。
当曾国荃带着手下围着南京,大城墙转了一圈,看看要挖多长的壕沟来围困这座城。
绕了一圈后,他傻眼了!
这南京城,明太祖朱元璋花了21年才建起来。城墙最宽的地方有30米,高14到21米,规模极其宏大。据称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第一大城墙。
安庆城小,城墙不过九里十八步,就修了七十里的长壕和墙。
这南京城,还不得修七百里啊!我还不得成了秦始皇了。
曾国荃有点后悔了。一向倔强自负的他,不能轻易退兵,那太没面子了。只好硬着头皮,扎下营来,等其他几路人马来。
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句话到哪儿都没错。天京方面见来了一只清军,也不能坐以待毙,就召唤正在上海作战的李秀成回援。
李秀成的十多万太平军,对曾国荃部发起了进攻。
而湘军仅有2万人。
正值世界范围内的第三、四次霍乱大流行,曾国荃的军队,被水上运输的物资感染,有一半得了传染病,减员严重。
在人数上,太平军占绝对优势。武器是从上海获得的西式武器,洋枪洋炮。太平军连营数百里,白天休息,晚上用炮火攻。
曾国荃想,如果有一个月没有援兵,自己就完蛋了。
这时,他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哥哥曾国藩想办法救救他。
可是,各地的兵这时都不凑巧,曾国藩没办法,把自己的亲兵400人派过去,只够壮壮胆。
雨花台之战打了46天。
这46天,是曾氏两兄弟最难熬、焦灼的日子。
好在曾国藩有战略意识。他推算出李秀成的10万大军,每天要消耗60吨大米。长江运输又被湘军控制,李秀成挺不了多久。
最关键的时候,曾国荃的军饷被掐断,简直要命!
捣鬼的,不是别人正是曾国藩提拔的,林则徐的女婿、江西巡抚沈葆桢。
Ⅱ 沈葆桢
江西巡抚沈葆桢,突然宣布:停止供给曾国藩4万两漕折。
停了这笔钱,武器弹药都供不上,更别说吃饱肚子了。
停军饷的竟然是自己的嫡系,这让曾国藩感到震惊。
沈葆桢过去只是曾国藩的一个幕僚,被他保举为知府,后来又直接出任江西巡抚。这在清朝官场,十分破例,可以说没有曾国藩的保举,概率几乎为零。按常理来说,他应该感激涕零,大力回报。
为什么会做这种釜底抽薪、忘恩负义的事?
湘军的军饷问题,一直让曾国藩头疼。他保举沈葆桢,其实也是希望在江西,安排一个自己人,筹集军饷方便。
沈葆桢,是一个有政治理想,不愿做他人附庸的人。两人立场不同。
沈葆桢认为,江西是个农业省,工商业不太发达,湘军拿去的份额太多,当地政府的财源都快枯竭了。过去江西在军务上,一直依靠湘军,现在朝廷有意让地方,自己组建军队。沈葆桢招兵买马,建立""江勇""。需要大量的钱,因此就顾不上曾国藩了。
做这件事,沈葆桢知道曾国藩不会答应,所以干脆连招呼都不打。
曾国藩的第一反应是愤怒。
自己保荐的人,竟然会反过来害自己!
幕僚们十分气愤,大骂沈葆桢忘恩负义。他们要求曾国藩,马上向朝廷告沈葆桢的状。
这一次,曾国藩忍了,没有公开两人的矛盾。一是不好看,毕竟是自己提拔的人,二是,沈葆桢是因为公事,钱又不是很多。
算了。
拿下南京计划一年。三年过去了,还没攻下来。
曾国荃的办法,一是晚上偷爬城墙,一是挖地道,用炸药轰炸城墙。但毕竟是王师,太平军捍卫首都的决心很坚决,炸毁一段城墙,就被快速封起。
曾国荃无计可施,只有等城内断粮,饿死里面的人。
三年时间,湘军的其他人,羽毛都丰满了不少。
李鸿章到上海建立了淮军,从武器到训练都迅速西方化。用西洋炮拿下苏州、常州、战功赫赫。
左宗棠先后收复了金华、富阳、杭州。
同治三年(1864)初,天下战事陆续平息。全国的目光,聚焦到南京,看曾国荃围城。
李鸿章用大炮,几个月就攻下一座城,相比之下他的办法就显得很原始,也很笨。
短短三年,曾国荃四十岁,头发都白了一半。他常年围着南京城,每天焦急地骑着马一天跑几百里,看能不能找到敌人的破绽。
就在这种紧要关头,沈葆桢又出幺蛾子了。
他再次给朝廷上奏,要求江西所有的厘金,一分都不给曾国藩。这意味着曾国藩的军饷将每月再减少20万两。
目前,湘军把南京城,紧紧围住,兵员达到了10万,已经欠饷快1年了。曾国荃部的士兵,靠喝稀粥度日。
这种情形,让曾国藩压力巨大,正在四处求援。
沈葆桢这样做无异于雪上加霜。他的理由是,自己的江西受到附近江苏、浙江的叛军侵扰。而上海这么富庶的地方,也在给湘军供饷。足够了。
这一次,曾国藩不再忍让。
毕竟影响到全局,数额巨大。他上奏折对沈葆桢坚决反击。他告诉朝廷,如果停了军饷,很可能会出现江南江北大营,那样的溃败。多年的努力,就泡汤了。这不能不让朝廷忌惮。
况且,从职权上来说,作为两江总督,自己辖区地盘上,所产出的财物,自己有权提用。
他又忍不住吐槽,作为自己提拔的下属,沈葆桢不顾情面,做出这样的事,是不是太忘恩负义了。
为了证明自己,他甚至还把沈葆桢写给他的信,拿出来公之于众,证据确凿。他这时还认为自己身为国家重臣,地位显赫,朝廷不管怎样都会给自己,主持公道的吧!
谁知,朝廷的态度,却大出他的意料。
不占理的是沈葆桢,朝廷却让他们一人一半。朝廷假装为难,当和事佬,实际上是沈葆桢赢了。
曾国藩先是感到意外,敏感地意识到:这是朝廷嫌他权利太大,做出的举动。
攻下南京,对朝廷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这件事发生不久,朝廷又发来一道命令,从别处拨了50万两银子,给曾国藩当军饷。
他不由得明白,局势变了啊!
起初,奕䜣和慈禧刚上台,清廷内外交困、外强中干,他们要用自己,所以将天下全力都向自己倾斜。
眼下呢,除了南京,其他地方都大局已定,清廷的腰杆子硬了。
可怕的是,朝廷的注意力,开始从太平军,转移到如何对付湘军!
清廷选择偏袒沈葆桢,是把他当做制衡和牵制自己的一颗棋子。从这以后,曾沈二人,彻底决裂,多年音讯不同。
曾国藩通过这些事情,萌生了功成身退的想法,为裁撤湘军埋下了伏笔。
Ⅲ 南京(天京)
天下,其他地方都已熄火。只有南京久攻不下,就算曾氏兄弟有耐心,朝廷也没耐心,派李鸿章带着强大的西洋武器,前去助攻。
可曾国荃为了独占头功,不愿意淮军插手。李鸿章碍于情面只好称病不去,但私底下又表明态度,一是自己并不愿抢曾国荃的战功,二是,催促他赶紧攻城,别让朝廷老催自己。
曾国荃的压力到了极点。精神几乎崩溃,身上大片长癣,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他只有疯狂地挖地道。
李秀成很聪明,看那片草枯黄,就知道下面有地道,想办法破坏。所以地道挖了33条,费了十几万斤火药,死了一两千工兵,都没成功。
九十九条不成功,我就挖第一百条。
终于,有一条地道侥幸躲过太平军的破坏,挖到南京城下。数万斤火药爆炸,随着一声巨响,南京城墙被炸塌。
同治三年(1864)六月十六日,太平军天京陷落!
这时只打下来内城,曾国荃已经几天没合眼,写了一封报喜信后就睡觉去了,任由部下厮杀。
曾国藩得到消息后,悲喜交加。12年来,他失去了两个亲弟弟,还把几万湘籍老乡送进鬼门关,自己自杀三次,才换来这一次捷报。
他详细写了一封奏折,邀功的奏折。
曾氏兄弟满以为,这天下第一功,朝廷会大加封赏。他们竟然发现,自己豁上身家性命,渴望多年的首功,竟是一场空!
朝廷连发两道上谕:都是严厉的指责。
第一道圣旨,指责曾国荃:外城虽破,内城没破,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就急着写信表功!
语气十分不客气,还提醒曾国荃""不要骤胜而骄"",字里行间充满,满满的厌恶。
不几日,又传来一道上谕追问:南京城里的财宝,都上哪去了?
连吃两记闷棍,把满怀喜悦,等待奖赏的曾国荃,打得晕头转向。
朝廷为什么这种态度?有2个原因。
一、是朝廷的猜忌,天京被拿下后,曾国藩被封为一等侯、太子太保。曾国荃,被封太子太保,封一等伯爵。二人声望已经达到顶点。
我们知道顶点,往往是也是转折点。
清廷的头号敌人太平天国已灭,曾国藩的作用已不同以往。12万湘军,代替太平军成为清 廷的最大威胁。
二、是曾国荃太贪婪了。对南京城的大抢劫、大屠杀,让他恶名昭彰。
是什么能支撑着他的部队,喝着粥打仗——
攻下南京,就能发财!
南京毕竟是太平天国,经营多年的首都,财富巨大,难以统计。南京之战,是扫平太平天国最后、最大一战,也曾国荃报偿这些追随者,最后的机会。
这些湘军将士们也渴望,借此捞足一生的资本。
南京城一攻下,湘军烧杀抢掠,大火烧了七天七夜。恶行足足一个多月的,连小兵都发了大财。他们不但把金银财宝洗劫一空,连建筑物上的,好木料都拆下来,从城墙上吊出,再用船运回湖南。
整个长江江面,百舸争流,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船只,载着从南京抢来的财物,日夜不停地从江面游过。
这是从南京到湖南的一场财富大转移,太平天国惨淡经营十几年的财富,全进了湖南湘乡的口袋,瞬间提高了湖南的GDP!
曾国藩也敲打过弟弟,在捞钱上,要有节制,不要在经济上,把自己搞臭。
曾国荃每攻下一城,就回家买一次地,建一次房。曾家的府邸,巍峨浩大,豪华的像王宫。曾国藩认为,乱世显财露富,不是明智之举。他一再写信强调:官场要注意小节,否则小事积累起来,说不定哪天就会引起舆论风暴,把一个人吹倒在地,难以翻身。
曾国荃发现,自己一战成名,恶名却大于功名、美名!
奕䜣派亲信福明阿来暗访,停船在西门恰好看到,湘军从城里往外吊出木料、各种财物器具。曾国荃部队爱财的传闻,原本不过在当地和湘军内部间流传,经过这一做实,直达天庭。
慈禧、奕䜣,原本想用南京城里的财宝,缓解一下,朝廷的财政赤字,没想到却被曾国荃抢光了,十分恼火。
不过也有人说,曾国荃本人并没有捞到什么东西。他后来辞职回家,带回去的仅仅是3万两白银,这和他的合法收入相差无几。
过去,他名声不好,朝廷还需要他冲锋陷阵,只好先忍着。现在仗打完了,朝廷再也不用忍了。
曾国荃知道,那些声色俱厉的圣旨,慈禧等人表面上是说弟弟,其实是敲打他。自己再怎么战功赫赫,也不过是手握权柄之人的一颗棋子,真是太悲哀了!
他看了许多史书,明白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的运势达到顶峰的时候,就是走下坡路的时候,最好见好就收。
他现在要做的是:自剪羽毛,才能避祸。
他请求,1、奏请曾国荃辞职还乡,2、主动裁撤湘军。
在曾国藩授意下,曾国荃以身体原因,请求辞职,回家调理。按政治惯例,朝廷应该挽留一下,所以第一次没有批准。第二次再辞,清廷没几天就批准了。慈禧、奕䜣等人,多么希望曾国荃尽快在眼前消失。
这恰恰说明,曾国藩这事做到他们心里去了。
刚刚攻下天京一个多月,曾国藩就申请裁军。兄弟俩直辖的湘军,全都裁撤,左宗棠的也裁了一半还多。
朝廷的态度大变,不再追问财宝的下落。
曾国藩继续担任两江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