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晚清重臣左宗棠,力排众议,上书朝廷收复新疆,树立国威,并认为塞防和海防并重。
此时,掌控大清王朝的慈禧太后,询问朝堂下的左宗棠,收复新疆需几时可成?
左宗棠,斩钉截铁地说出“剿抚兼施,一了百了,需五年时间”!
左宗棠
公元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剿匪,左宗棠也由此成为收复新疆的最高统帅!
古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出关作战,战线绵延上千里,沿途经过沙漠、戈壁、并需要翻越天山,对于后勤补给来说绝非易事,左宗棠也深知新疆战事的艰难,绝非陕甘之战可比。
所以,早在1874年,左宗棠便命令部将张曜率领前锋部队进驻哈密,并在关外展开屯田,兴修水利,年收成军粮可达两万石以上。
但是,运输军粮也是一件难事,特别是对于西北地区长途运输,还会面对地形复杂带来的危险!
从资料来看,从威武到达酒泉大约900里路,而酒泉再到达嘉峪关、玉门大约360里路,在进入安西又是200里路,最后到达哈密至少是3000里路。
从安西到哈密的全路途共有11站路,路途几乎都是戈壁,无粮、无居民、无骡马车辆,对于转运来说十分不便。
左宗棠为提高运力,在一次转运中,就雇佣了5000辆大车、29000头骆驼,还有5500头骡马,但是费用开支也是逐渐攀升。
左宗棠统领的军队,年军费支出需要800多万两,而户部最多只能划拨500万两,剩下的300万两便需要左宗棠自行解决。
同时期,左宗棠为保证军需供给,便在上海专设采办转运局,在汉口设置粮台,并借助大商胡雪岩购置军火,而后又在西安设置总粮台和军需局。
1870年,兰州制造局落成。1875年,兰州火药局建立,核心目的就是就近为左宗棠麾下军队提供军火供应。
对于左宗棠来说,军费问题依然面临不足,为此只好上书朝廷希望借外债来补充军费。
最终,清廷同意了左宗棠的要求,先是向上海外商洋行借款300万两,而后又向汇丰洋行借款500万两,清廷分7年偿还,并且以福州、上海、广州、汉口四地海关的收入作为抵押。
随后,清廷再从户部的海关税中再拨出200万两供左宗棠军费开支,这才勉强解决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费问题。
左宗棠为筹措军饷,在整个新疆用兵期间,一共大举借外债4次,累计1375万两,具体如下!
公元1875年,借款库平银300万两
公元1877年,借款500万两
公元1878年,借款175万两
公元1881年,借款400万两
其实,在这4笔借款中,除开1875年300万两,其他都是由英商汇丰银行借贷。
当时,洋人自然知道清廷收复新疆,自然需要大把军饷,而清廷的财政无法充足支持,所以外国商人将利息定得很高,年利息10.5、9.75,以及月利息1.25。
仔细计算,清廷除开需要还款本金外,需要支付的利息居然达到借款总额的半数,实则是一笔不折不扣的高利贷。
根据清史料记载,从公元1875年到1881年,左宗棠率领的西征军队,累计耗用军饷5237万两,而借款费用就占四分之一。
由此,左宗棠的西征军队,虽然得到了高利息的贷款,但是却保障了军队的军饷、粮草、器械得到充足供应,也就是为收复新疆失地提供了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