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嘉庆皇帝到先农坛举行亲耕礼,可是遇到犟牛不干活,这该如何是好

嘉庆皇帝到先农坛举行亲耕礼,可是遇到犟牛不干活,这该如何是好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们对祭祀都十分重视,比如清朝皇帝的“亲耕”礼就是一种祭祀。据《清史稿》记载,嘉庆皇帝有一年亲耕时,遇到一头倔强的耕牛,怎么打都不下田耕地,因此嘉庆皇帝一怒之下惩罚了不少官员。其实仔细想想,要解决这一难题很简单,只需要一招就能制服耕牛。究竟是什么妙招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嘉庆皇帝是清朝第七位皇帝,继承了他老爹乾隆皇帝的宝座,以及当时稳定而繁盛的社会局面,因此嘉庆皇帝前期的日子很悠哉,所以“亲耕”制度也一直有所保留,体现了国家对农业活动和祭祀活动的重视。其实,“亲耕”制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后来延续到汉代称之为“先农”,并被历朝历代所保留,即“坛于田,以祀先农”,也体现农业大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既然清朝保留了“亲耕”制度,肯定也要积极实施。在如今的北京西城区,有一处叫做先农坛的旅游景点,虽然很少有人前去参观游览,但它曾经却是清朝皇室最重要一片土地,叫做“一亩三分地”,即清朝皇帝举行亲耕的地方,历代帝王都在此参加亲耕,比如参加亲耕次数(12次)最多的是雍正皇帝,还留下了《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故宫博物院)记录当时的盛况。在如今的先农坛遗址,还有保存完好的田亩,宫殿,观耕台和坛台,为专家们研究清代的“亲耕”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嘉庆皇帝要在每年仲春之前,先让大臣准备好亲耕用品,比如选定耕地的农具和耕牛,另外还要搭建一些阁楼等附属设施,一方面为了体现皇室权威,另一方面也为皇帝亲耕营造出庄严舒适的环境。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皇帝坐着銮舆抵达先农坛,而文武百官也都早早的在先农坛恭候了。首先,皇帝开始祭天,完毕之后亲自走入田中,左手扶着耕犁,右手拿着鞭子抽打耕牛,这样走上一趟就算亲耕了。紧接着,皇帝要登上观耕台观看大臣亲耕。需要注意的是,亲耕的过程中如果一切顺利则万事大吉,如果遇到麻烦就可能会要人命了,比如耕牛不听话,而这件倒霉事就让嘉庆皇帝碰到了。

《清史稿》记载,嘉庆十二年(公元1815年),嘉庆皇帝亲耕时选用了一头黄色耕牛,而且还是从大兴县和宛平县两地精挑细选选出来的,脾性温和,任劳任怨,据说平常耕地比其他的牛都要卖力。结果,在亲耕典礼现场这头牛却“变性”了,站在田里呆若木鸡,嘉庆皇帝连连抽了几鞭子都纹丝不动,仿佛就是一头木牛,成了典型的倔牛。如此一来,嘉庆皇帝也有些怒气,但是也不便发作,于是几个侍卫赶忙跑上去,两人个拉着牛鼻绳,两人在后面推着牛屁股,费了好大力气才让耕牛缓慢挪动几步。

嘉庆皇帝好不容易亲耕完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等大臣耕地的时候其中有些耕牛也变倔了,不管大臣和侍卫怎么抽打都一动不动。与之相反,还有些耕牛则变得十分活跃,还到处乱窜冲撞现场的人群。于是,各种骂声便开始此起彼伏,没一会就乱成了一锅粥,一场庄严肃穆的亲耕典礼俨然成了乱哄哄的菜市场。最后,这次亲耕就只好草草收场,负责的大臣也都挨了板子。

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农民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很好解决的事情,首先要冷静地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些耕牛都是从乡村选上来的,平时都没见过多少人,而亲耕现场有好几千人,过于庞大,所以耕牛被吓到了,有的牛则不敢动,有的牛则想逃离。因此,只需要给耕牛戴上眼罩便可解决,让它看不清现场的环境就可以老老实实地耕地了。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也常见,比如驴子拉磨的时候总喜欢走走停停,农民就蒙上它的眼睛,让它不受外界干扰就能一心一意拉磨,也就不会走走停停,耽误干活了。

由此可见,生活经验还是很重要的,如果嘉庆皇帝有类似经验,他便可以下令蒙上牛的眼睛,最终顺利完成亲耕,也不会留下这样一段可笑的历史。可惜,嘉庆皇帝一辈子都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毕竟他是皇帝,在宫里又不要耕地,也没有耕牛……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经验,图片,耕地,清朝,历史,嘉庆,皇帝,耕牛,制度,先农坛,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经验,图片,耕地,清朝,历史,嘉庆,皇帝,耕牛,制度,先农坛,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经验,图片,耕地,清朝,历史,嘉庆,皇帝,耕牛,制度,先农坛,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