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赵熙是清末民初颇负盛名的诗人、学者及教育家。其书名在四川当地影响很大,时人称“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
赵熙是清末翰林,任监察御史时,上书弹劾亲王大臣,请为戊戌六君子昭雪。
梁启超赞他:“谏草留御床,直声在天地”。入民国后为“遗老”,虽“与时政绝不相闻”,数次拒绝政府邀请,然屡为民心所系,以乡绅身份为民请命,亦可看出其德望。
赵熙的书名也盛,陈声聪说他“峻整栗密,而又气骨开张,近百年问,罕有与并”,其早岁所书“颇驰誉,海内鼎革”,而晚岁风格在四川影响颇大,被称为“荣县赵字”,川内名山大川皆有其书迹留存。
行楷《东坡罗汉赞》
赵熙字尧生,别号香宋,四川荣县人,清末民初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其书法尤为人推崇。
赵熙科举人仕,后升任国史馆纂修,转任江西道监督御史。后辞官返乡,以对书画自娱,以诗书名世。
早年的赵熙是学颜、柳、赵一路,体势开张,风格雄强,微少涵停,这在荣县大佛寺内,他用“颜筋柳骨”写就的楷书文字中可以看到。
中年后,他的书法风格向“端严劲重”方向发展,其中一方面原因是赵熙吸取了魏碑书法厚重峻整的风格特点,在结字上外张内收,使字势更加紧密,用笔上突然加重一点,造成字势的跌宕跳动和字型的欹侧变化,笔画上如策、撇等,多用魏碑中常用的方笔和波磔,以增加笔画的滞重与浑厚感,其中方笔的运用成为赵氏行楷书的一大特点。
晚年,赵熙书风发生重大改变,主要是由学碑引起的,但心底里还是尊唐的,这可以从他晚年的一首诗中可以看出:
一代经儒古阁修,偶遗笺札见风流。北朝碑版时髦学。尚有闲情仿小欧。
诗的大意是,书翰弄墨,怡情笺札是一种很风雅的行为,作为像他这种经儒出身的正统文人,应该注重自身的品味和雅趣。学习北朝碑版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毕竟这些碑版文字有着粗俗不堪的一面。不能登大雅之堂,唯有法度完备的小欧才是文人学书的正道。
从赵熙晚年的行楷书来看,删掉方笔笔法,去掉横画和撇捺的延展倾斜,其实就是大小欧的字体。
70岁时写给传度大师的横幅便是碑帖融合的佳作。用笔率意,方圆结合。流畅处,任笔舒展,“今、丈”的长撇,“淡”的捺,“溪”的偏旁。而“南溪”二字笔断意连,呼应相衔,顾盼生韵。“烟”字,揖让相合;凝聚处,笔顿墨驻,力透纸背,气象厚重。重处凝固,轻处快意;结字大大小小,随意而出,中宫紧敛,笔势开张;字距行距清朗有致,知白守黑,丰神绰约。
行书《传度上人书至订峨眉之游》
赵熙的书法十分讲究用笔,因为楷书的功底深厚,“初摹颜平原,参以《董美人墓志》,以后不断变化自创一体。”
清末是碑学大盛的时期。自康有为《广艺舟双辑》一书出,碑学更有一统天下的趋势。赵熙初为帖学,学法颜、柳、赵,至京师归来后,始从碑学,于《董美人墓志》《张猛龙碑》独有入处。
但是赵熙不是人云亦云地放弃帖学而潜心碑学,相反,他吸收了碑学的精髓,融进帖学书法的创作,形成了一种碑帖交融的书法风格。
凝重而险峻,遒劲而秀媚,点中有些平圆,顿笔成珠。笔画随意夸张,使外向之笔如强弓硬弩,内向之笔似众蚁推沙。
赵熙书法用笔提倡中锋转指,要求笔笔送到家,这是因为毛笔的弹性有限,为取简易,遂用转指换锋之法。仔细观其字,特别是收笔,大多是随笔势与转指密切配合,造成一种遒媚之态。
转指换锋写字是一种颇为高难的书写技巧,非一般功力所及。因此后人学赵字,多貌似,然不能尽其妙。
赵字结构是故意倾斜,先收紧重心,造成极不平衡的架势,然后突然一笔伸出立心点外,形成重心的转移,以构成新的立足点,也构成了疏密的对比。结构往往犬牙交错,虚实朦胧,动静结合。
他的书法所体现的浪漫主义情感是构成赵字艺术特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他冲破自古以来奉为圭臬的“水平、垂直、方正”造型的法则,向斜倾、内紧外张方向发展。
他甩掉了早年崇敬的颜、柳那种四平八稳的笔划结构,用翻伏的笔划入字。最常见的捺笔倒过来形成一种支撑全字的力点,把有些笔划故意拉长,意在稳定全字,造成均衡感。
他从不着力停留于表象的模仿,不为字体的实用性所局限,而着力于内心平衡地追求,以表达内心世界的感受。
行书《与胡孝博先生札》
结语:
赵熙晚期书法中所体现的浪漫情趣还可以从现存的一些小品山水画中看到文人画对其书法的渗透。
他喜欢画树,单株独立,妙趣横生。在大量的空白处画一孤独的老翁,柱杖凝望。画中善于利用疏密的对比来平衡画面。基本上没有层次,山只画远近二峰。却在透视上变幻不定。高远、平远、深远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构思、布局都只利用二度空间。
其画其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完全是为了从沉闷回顾中解脱出来的自我反映,是一种超尘的梦幻。事实是赵熙在绘画和书法中寓以自己的理想。
他自叹:“白头吟望苦低垂,十九年来万事奇,巧借苏公庚千句,菊残犹有傲霜枝”。充分体现了他面对混乱的现状洁身自好的出世心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