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1962年,我国一位少将带着6万人逃到苏联,他们结局如何

1962年,我国一位少将带着6万人逃到苏联,他们结局如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当初以肺腑之言表达此意的时候,国家

正处极为危难的处境中。只可惜,

人们思想精神上未能觉悟,一直到多年后才有惊醒的迹象。时至今日,人们的精神已达到升华高度,国家遇到严峻的问题,民众们上下一心共同解决,不免让人欣慰。

可难免会有一些将国家利益抛之脑后的人,将自私自我诠释地淋漓尽致。今天我们要奇特的这个人物马尔果夫,他也曾给国家做出诸多贡献。然而在1962年,少将身份的他带着6万人跑去了苏联一带,造成轰动一时的“伊犁事件”。那么这件事最后怎么样了?那6万人又何去何从?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剖析

其中内情吧。

马尔果夫的成长史

伊犁这片区域也是有过一段复杂历史的,早在1871年时,中俄两国就签订丧权辱国的租借条约,一直到1881年才告一段落。虽然回归中国大陆,但这片区域不可避免

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比如两国百姓密切往来,长期处于混居状态等。不过当时没人会想到,这种形势竟会产生极深隐患,为后来六万人离疆埋下了伏笔。

1962年4月,新疆伊犁地区突然爆发内乱情况,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跑去苏联,产生很大影响。然而政府不作为的态度,让这种局势变得愈发严峻。与之形成对比的,苏联政府另外一边的态度很明确,即愿意接收大量中国居民。他们接连三天往边境运输汽车,将民众们悉数给带走了。

一边出去一边主动收容,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一场精心谋划的活动,性质恶劣,已经给新疆伊犁一带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伊犁有多达40多万亩良田无人耕种,22万头牲畜被带走,直接损失900多万元。这在1962年必然是巨额般的存在,只可惜,等到政府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已为时过晚。

政府深入彻查才发现,这件事的全过程跟马尔果夫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马尔果夫,中国近代史上最年轻的少将之一,曾为共产党做出不小贡献。但这样一个人物,却是助长伊犁事件恶化的元

兄,这是人们所无法想象的。要知道,马尔果夫在新疆的威望很高,年纪轻轻就已颇富才华学识,还在当地从事教育工作。

当时新疆还处在盛世才的疯狂压迫之下,马尔果夫敏锐

的嗅到问题后,果断站在他的对立面。过程中,马尔果夫也被盛世才抓捕入狱,不过考虑到他的影响力比较大,盛世才也不敢做过多动作。再加上共产党在后方不断接洽做思想准备,马尔果夫也就自然而然

的出狱了。

1944年,盛世才背靠国民党发动叛乱,新疆呈现一片民不聊生的景象。这种情况下,马尔果夫果断带领新疆战士们崛起,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最后获得了阶段性胜利。值得一提的是,马尔果夫成功解放伊犁,为解放新疆做出了突出贡献!因着此事,共产党对他施以很高评价,也就有了后来被评定为少将军衔的结局。

马尔果夫投奔苏联

1955年国家授予军衔时,马尔果夫凭借着英俊的外貌和32岁的年纪,被评定为新中国最年轻的少将。如果按照这种局面发展下去,他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只可惜,马尔果夫剑走偏

峰,选择跟苏联“同流合污”,故而造成1962年的伊犁事件。

事情需要回到1961年,当时马尔果夫受上层安排前往苏联学习,本是做着回归后带动伊犁经济发展的打算,却没想到,他此次前去竟会受到苏联的影响。马尔果夫认为,苏联不论军事还是经济都强过中国,来这里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了解他的想法后,苏联上层也积极接洽,他们商量明细,只要马尔果夫在伊犁劝说民众成功,他们的计划就能顺利进行。

马尔果夫回到伊犁开始自己的演讲,前后几天时间,竟唆使6万民众“偷渡”苏联。新疆政府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立刻派人和苏联方接洽,但最后结果却

不尽人意。无奈之下,我方只能派遣当地工兵团前去应援农业区域,以最大程度保障经济体系不受破坏。至于马尔果夫,能带走如此之多的伊犁民众,他在苏联的地位段时间里是有保证的,在那里生活也算惬意。

本以为这件事可以就此告一段落,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问题也就

变多起来了。6万伊犁民众并没有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毕竟是外来居民,民众们的处境十分困难,手中财产被收拢不说,还要被胁迫放牧,远不如在中国境内的环境。

这样想着,有不少民众产生要回去的想法,可他们刚抵达边境入口,就被解放军用“外来人口”拒绝了。从离开中国大陆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不再是中国人,等待的,只有非法入境的反对声。当初,国家处于最危难的时候,这些人毫不犹豫放弃大家,为一己之私抛弃家园。如今中国强大了,他们又想谋取更多利益

地回归,怎能成功呢?

结语

而给这6万民众画大饼的马尔果夫也没好哪儿去,他在苏联处境不尽人意的时候,主动向中国提出申请要回归,但最后被拒绝了。苏联解体,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马尔果夫因忍受不了恶劣环境,在解体第二年郁郁而终,这个结局是人们所没想到的。

1962年,我国一少将马尔果夫煽动6万人逃往苏联,结局反差让人震惊。在国家大义面前,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在选择放弃祖国的那一刻,民众们应该做好最好和

最坏打算才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带着,政府,果夫,苏联,中国,民众,马尔,伊犁,少将,消息资讯,苏联,新疆,民众,伊犁,马尔果夫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我国,带着,政府,果夫,苏联,中国,民众,马尔,伊犁,少将,消息资讯,苏联,新疆,民众,伊犁,马尔果夫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我国,带着,政府,果夫,苏联,中国,民众,马尔,伊犁,少将,消息资讯,苏联,新疆,民众,伊犁,马尔果夫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