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武举里的舞关刀其实是考臂力。
张鸿翥(音同柱),说起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很陌生。
其实他是清光绪朝甲午恩科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三个武状元。
而更传奇的是他还是有清一代,江西唯一一个武状元。
关于张鸿翥的资料很少,知网上根本没有关于他的论文;兰台也是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张鸿翥的后人,通过和张鸿翥后人的交流才慢慢了解了张鸿翥的事迹。
张鸿翥,1868年出生,字长河,号高腾,鄱阳县城东湖里人。自幼务农,体格魁伟,膂力过人。
现在一般的资料都说张鸿翥家境贫寒,这不假,但是因为清代对于有功名者都有许多政策上的优待,所以那些从小天赋异禀的穷人家的小孩都会得到当地富户的资助,原因很简单,明清两朝社会都是“功名社会”,简单来说有功名的人才被朝廷看做“人“,没有功名的人,哪怕再有钱,那也是“工具”。
明史学者陈宝良先生在他著名的《明代社会生活史》里就披露过,在明朝,不管一个家族多么有钱,只要三代没有出一个举人,那么这个家族就会很快败落下去。
清朝民间社会也差不多。
所以,对于那些家里有钱,但是子女不上进,没有读书习武天赋的富户而言,资助一个穷人家的小孩读书习武,将来再嫁一个女儿给他,这样就能靠这个有功名的女婿守住自家家产了。
蔡锷将军6岁就得到了他未来岳父家的资助,就是这个原因。
张鸿翥也是一样,虽然他出生于一个普通江西农家,但是从小他就长得高大魁梧,而且膂力过人,很快就有当地富户来资助他学武。
张鸿翥也不负众望,在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他20岁的时候就考中了戊子科的武举人。
武举是真要举石锁的
虽然清朝的武举人不如文举人含金量高,但那也是普通老百姓仰望的存在了;清代规定武举人照例是可以优免徭役的,同时,武举人还可以直接在本省补授从六品卫千总的武职,清代从六品卫千总约等于今天的中校。
可能是当上举人老爷日子过得太舒服了,他在家歇了6年,等到他26岁,也就是著名的“甲午年”(1894年)才重新去北京参加武举考试。
目前互联网上关于张鸿翥的介绍都说他当时家里穷,出不起路费,还是师傅赞助的,这其实是胡说,武举人根本不可能缺少路费。
看过《范进中举》的朋友相信都知道,范进中举后立刻就有人送他几百亩地(投献)。
张鸿翥运气很好,被光绪皇帝钦点为甲午科武状元,授予一等侍卫官职。
不过之后张鸿翥的运气就不算好了,他好几次可以外放的机会都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一直在清宫担任一等侍卫,一直到1909年,41岁的时候才被外放湖北德安镇参将(三品)
换言之,他从1894年开始,一直在清宫里当了15年的侍卫。
清代侍卫
对于张鸿翥来说,他“北漂”十五年唯一的收获大概就是跟着同乡,也是翰林院庶吉士的周承光学了三年文化。之后,他利用空闲时间在北京恶补文化知识。
等他外放德安参将的时候,他成了当时清朝少数可以自己起草文告,能识文断字的旧式武将。
辛亥革命之后,他被“优化”了,于是他就从湖北回到了江西鄱阳湖老家,做起了普通的乡间财主。张鸿翥虽然经常在老家穿蓑衣,挑担子,还亲自去打渔,但是这不等于张鸿翥家里没钱。
张鸿翥家当然不是巨富,但是也算是基本上实现了财务自由。
1920年代“传统武术”在国内开始流行了起来,全国各地都在呼吁用“传统武术”这种国粹取代学校里的“西洋兵操”,一时之间,大江南北许多新式学校都聘请了许多“传武高手”当体育老师,那时候新式学校学费挺贵的,所以给老师开薪水也不小气,一个月挣7、80大洋的中学老师比比皆是。
也正是因为有了需求,再加上平江不肖生这些“民国金庸”写了许多武侠小说,使得练习传武的人,教授传武的人多了起来,不但武馆生意开始好了起来,就连杨露禅、孙禄堂这些传武大师也成了大名人。
孙禄堂练武
张鸿翥身边也有亲戚朋友建议张鸿翥出面在鄱阳县开武馆,要知道他可是武状元出身,这招牌不比什么杨露禅、孙禄堂响亮?
不过这些建议都被张鸿翥拒绝了,虽然已经是1920年代了,他还是保留着作为武状元的骄傲,他拒绝亲戚朋友开武馆建议的理由是:我还不至于去和撂地教拳的下九流抢饭吃。
虽然张鸿翥这么贬低传武大师不对,但是这种骄傲还真不是他一个人,不仅仅是张鸿翥,兰台几乎没有发现有晚清武进士进入民国后依靠教拳为生的。
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这样的三鼎甲(前三名)在民国以教拳为生的更是一个都没有。
兰台不认为是偶然现象,只能理解为这些前清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根本看不起传武圈子。
这就和清华计算机系的毕业生看不上蓝翔技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一样。
那么,大家怎么看清末武状元张鸿翥评价传武大师们是“撂地教拳的下九流”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