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给大家聊一聊清朝康熙皇帝的文化水平,尤其是汉学水平。
历史上关于康熙皇帝刻苦学习的记载很多,著名的清史学者阎崇年教授就曾多次在文章中写道康熙皇帝学习特别刻苦。
比如阎崇年教授就提到康熙皇帝从五岁开始就到上书房读书,还让汉人师傅教他读“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还说康熙由于特别刻苦学习,连孝庄太皇太后都忍不住劝康熙:“你贵为天子,不必像生员那样苦读”
根据阎崇年教授介绍,康熙帝17岁开始,就经常举行经筵大典,就是由讲官给皇帝讲解“四书”“五经”等。康熙帝不满足于隔日进讲,命大臣们把经筵改为每天举行。他不满足于只是听讲,而主动提出师生互讲,加强讨论。
阎崇年教授还说康熙皇帝一生读书,博览众取。除了儒家景点外,康熙皇帝也涉猎史部的《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以及诸子百家,将经、史、子、集打通;不仅如此,康熙帝还遍读道、释、医、药、农、地理、治河之书,并学习西方的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医学、药学、测绘、语言、音乐、绘画、人体解剖等知识。
不仅阎崇年教授这么说,就连康熙皇帝自己都说“每天处理政务之前,五更就起床诵读,傍晚政务稍微空闲,再讲论琢磨,竟然因为过度劳累,痰中带血,也没有放松。”他认为,“朕七八岁所读的经书,至今五六十年,还不遗忘”。
然而康熙帝真的精通儒家经典以及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吗?
阎崇年教授
只能说,康熙帝也许真的精通儒家经典以及诗词歌赋、经史子集,但是他的汉文水平相当一般。
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董建中说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是目前国内研究清史最权威的机构,目前国家清史编纂文员会主任委员就是人大清史所第一任所长戴逸教授。
也就是说能进入清史研究所的学者,都是清史方面的真正专家。
董建中老师梳理了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康熙帝的朱批,整理出康熙帝朱批里的所有错字,发现康熙帝除了纯粹笔误,比如把“知道了”写成“知道子”之外,更多的错别字是因为康熙帝汉文水平有限造成的。
因为康熙帝很多错别字错误是古代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时经常会犯的错误。
比如同声而错。因为满文本质上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汉字不是,所以很多时候康熙帝写汉字的时候就会犯同声而错的错误。
比如他把“封疆大吏”写成“风疆大吏”,把“犹恐失调”写成“犹恐矢调”。
还有就是形近而错,这也是汉字初学者最爱犯的错误之一。
比如朱批里康熙帝把“米价”写成了“米贾”,将地名“漳泉”写成了“章泉”,以及“夏”、“忧”不分,把“不可残害百姓”,写成了“不可绕害百姓” 等。
康熙帝朱批里的错别字
可是康熙帝曾说过,他从小好写汉字,每天都要临摹上千字,从不间断:
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凡古名人之墨迹石刻,无不细心临摹。
那么,为什么康熙帝还有这么多错别字?
除了前面说的康熙帝汉文水平有限之外,更重要原因是康熙帝对自己很自信,几乎从不改自己的错别字。
董建中老师说过,他看清代皇帝的朱批,不少皇帝在朱批里也会写错别字,但是许多皇帝发现写错了都会修改;但是在康熙帝的朱批和赏赐书法中是绝对看不到改正的痕迹的。
所以,这也让后世研究者对康熙帝的汉语水平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满文版的四书五经
那么,阎崇年教授和董建中副教授的说法,哪一个更准确呢?
在这里,兰台觉得阎崇年老师其实是把康熙帝努力学习和康熙帝努力学习汉语搞混了,康熙帝学习文化知识很努力,这是没问题的,但是这未必代表他学习汉语也很努力,很用心。他完全可能读的是满文版的儒家经典和《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其实这一点,阎崇年老师自己都曾经说过。阎崇年老师自己说他有一次在高校演讲,有一位同学认为康熙帝1147首诗的水平并不高,阎崇年教授告诉这位同学,康熙帝的母语是满语,他要把满语转化成汉语,还要有押韵对仗等很多讲究,已经很不容易了。
换言之,康熙帝写东西还是以满语母语为主;那么,既然写东西是以满语为主,那么康熙帝读书是不是也以满文书籍为主呢?
我觉得这是相当有可能的。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康熙一面博览群书,一面出现大量汉字错别字的情况。
那么,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