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的四川德轩拍卖会中,有一枚清朝硬币,拍出了1362万!
清朝的机制币,大家也不会特别陌生,它们最早发行于1900年。
到1905年,清朝进行了货币改革,准备发行3种统一的货币,分别为大清铜币、银币和金币。
不过,由于当时黄金挖掘量有限,加上多位重臣的反对,最终金币被取消发行,只留下铜币和银币。
因此,目前大家见到的清朝机制币,基本都是大清铜币和大清银币。
虽然金币最终取消发行,但已经铸造了少量样币。这些试铸币,最终又有极少量流传至今。
由于数量稀少的原因,它们已经成为特别珍贵的机制币。
在拍卖会中成交的,就是一枚丙午一两大云金币,它是1962年,由户部天津造币厂铸造的。
在100多年后,这枚金币的品相依然如新,PCGS的评分也达到63分。少见的好品相,也让它单枚突破千万。
值得一提的是,试铸的大清金币,除了大云金币外,还有1种丙午一两小云金币,它们都极为罕见。
在此前,小天介绍过不少现代钱币的试铸币或试印票,它们单枚往往能达到几万,甚至是几十、几百万。
但试铸币毕竟没有进入流通,不少藏友据此认为,它们算不上是钱币,也不应该有如此高的收藏价值。
事实上,无论是现代钱币,抑或是机制币和古币,它们都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
而未进入流通的试铸币,在数量远少于流通币的前提下,自然会拥有极高的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