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有句谚语说:“创造, 继承,毁灭”。
这句谚语和中国古语“富不过三代”意义很是相似,他们共同想体现的就是第三辈人身上将会毁掉先祖留下来的财富。
这两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它们却是真正的豪门定律,鲜少能有豪门贵族能逃脱这个定律。
但是这个家族,它是豪门贵族中的例外,400年的时间里长盛不衰,祖孙12代都是富豪,至今家族的庄园仍旧屹立不倒,它就是——河南的康氏家族。
河南康家
康氏家族一开始时并不是从事经商的,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依靠着种地为生。
直到康氏家族的第六代康绍敬开始从商,康绍敬从小就十分的热爱学习,后来也是一举高中,成为了明朝的管理地方交通还有盐务方面的官员。
在明朝的时候,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造船业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有一些人想要利用水运赚钱,康绍敬作为管理交通的官员,自然也是发现了商机,所以康氏家族也开始进行起了运输业。
当时,商户也可以介入盐业,加之康绍敬管理盐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所以康氏家族就开始了水运贩盐。
清朝水运行业
康氏家族通过经商完成了资本的积累,在康氏家族最繁荣的时期,有人写过这样一话:“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
在繁荣时期的康氏家族拥有很多的土地,和著名的富豪沈万三、阮子兰一起被大家称为是“三大活财神”,可见康氏家族究竟有多有钱,富可敌国。
买田置地,修建康氏庄园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喜欢追求安稳,所以一直有着买田置地,修建庄园的传统,康氏家族也不例外,在最富有的时候,康氏家族修建了如今在河南的康氏大庄园。
康氏庄园依山傍水,可谓是修建在了风水宝地之上,也是几大著名的庄园之一。
康氏庄园的占地面积很大,修建的十分气派,在庄园里面,不仅仅只有住宅,还有许多的公族人娱乐的休闲区。
康氏庄园不光很大而且很美,是一座集""古、大、雅、美""于一体的恢弘建筑群,更是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从康氏庄园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古建筑的美感,更多的是康氏家族的财富,要有多少的财富,才会修建出来这样的庄园。
“康百万家族”名称的由来
康氏家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康百万家族”,但是康百万并不是康氏家族中的一个人名,而是整个康氏家族的名称,而且“康百万”这三个字还是慈禧太后御赐给康氏家族的。
在晚清时期,社会动荡,慈禧太后逃难到了西安,众所周知,慈禧太后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很高,所以她在逃难的路上非常不适应,因为马车一路颠簸,而且食物也不能满足慈禧太后的高要求。
康氏家族的大家长看到了这个机会就给慈禧太后修建了一所行宫,还通过太监李莲英捐献了数百万的康氏家族的家产给慈禧太后。
康氏家族虽然十分的富裕,但是并没有参与到政治当中, 所以并不被朝廷重视,而且朝代的兴亡也会影响商业的发展。
慈禧太后看到康氏家族修建的行宫还有数百万的捐献十分的开心,就给康氏家族取了一个名字“康百万”,这也就是康百万家族的由来了,当然,康百万对于康氏家族也是实至名归的。
在社会大背景下,康氏家族也逐渐没有了生意,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是走了下坡路,康氏家族积累的资产也是多族人生活很多年了。
慈溪西逃图
但是族人哪能看着祖祖辈辈的商业江山就此结束,在他们心中,祖先的商业江山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一定要守住这个江山。首先就得让朝廷重视,通过朝廷再次东山再起。
“留余”思想教育后代
中国从古至今有许多像康氏家族一样的富豪家族,但是这些家族都是昙花一现,创业容易守业难,先祖通过创业致富,但是却对后辈疏于管教,最终后辈败光了家产,整个家族就此结束。
但是康氏家族却传承了400年,祖孙12代都是富豪,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定律,没有出现有不良风气的后代,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良好的家风。
康氏家族十分重视对于后世子孙的教育,成有勤俭败由奢,虽然家族十分的富有,但是他们仍旧教育后代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而且康氏家族还有一个祖训,就是不论做什么都要“留余”。